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分析
作者:姜辰
来源:《考试与评价》2017年第12期
【摘 要】告状行为,教师与幼儿之间发生最为频繁的互动之一,提到告状行为,一般会认为给教育工作者带来工作负担,花费了教师大把的精力以及时间;有的认为告状行为全是消极无用的,但真的是这样的吗?告状行为对于教育工作毫无用处吗? 【关键词】大班幼儿 告状行为 分析研究 一、告状行为的原因分析
根据一日生活中的观察分析,借鉴专家学者的宝贵经验可以得出幼儿告状的一些原因,大致有这几点: 1.请求明确的回答
幼儿有时候弄不清教师的明确意图,或者在教师讲述规则的时候幼儿注意力没有集中。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看见别的幼儿出现了与自己所预估的行为不一致时,又或者有疑惑时,就会向教师“告状”。 2.自身利益受到侵犯
自身利益受到侵犯包括有打架、作品遭到破坏、发生口角等等。有时候告状幼儿会过分夸大自己的情绪情感,使得一些小事变成幼儿之间争议的问题,结果就会导致告状事件的发生。 3.寻求表扬
幼儿在告状时表现形式就是自我表现型。通过自己和同伴不同情况的对比,意在突出自己是认真仔细的好孩子,希望教师能够表扬自己在群体中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这与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的研究理论相吻合,做一个“好孩子”是每个幼儿的追求。 4.请求帮助
当察觉到同伴有了困难比如身体不适、行动不便、情绪低落,或者是觉得自己遇到需要帮助的事情等,无力解决时,就会向老师求助。 5.说明情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