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采矿CAD绘图实用教程四章到五章(共十五章)
“修剪(T)”:用于控制系统是否将选定边修剪到圆角线端点。 “多个(M)”:可给多个对象进行圆角。 (1)设置圆角半径的步骤
1执行圆角命令。 ○
2输入 r(半径)○。 3输入圆角半径。 ○
4选择要进行圆角的对象。 ○
(2)为两条直线段圆角的步骤
1执行圆角命令。 ○
2选择第一条直线。 ○
3选择第二条直线。 ○
(3)圆角而不修剪的步骤
1执行圆角命令。 ○
2如有必要,请输入 t(修剪)○,输入 n(不修剪)。 3选择要进行圆角的对象。 ○
(4)为整个多段线圆角的步骤
1执行圆角命令。 ○
2输入 p(多段线)○。 3选择多段线。 ○
(5)圆角多组对象的步骤
1执行圆角命令,输入 m(多个)○。 2系统将显示主要提示。 ○
3选择第一条直线,○或者输入选项并根据提示完成该选项,然后选择第一条直线。 4选择第二条直线。 ○
5系统将再次显示主要提示。 ○
6选择下一个圆角的第一条直线,或者按 Enter 键或 Esc 键结束命令。 ○
4.12.1.3 相关说明
(1)给通过直线段定义的图案填充边界进行圆角会删除图案填充的关联性,如果图案填充边界是通过多段线定义的,将保留关联性。
(2)如果要进行圆角的两个对象位于同一图层上,那么将在该图层创建圆角弧。否则,将在当前图层创建圆角弧,此图层影响对象的特性(包括颜色和线型)。
(3)使用“多个”选项可以圆角多组对象而无需结束命令。 (4)若圆角命令参数设置为0时,该命令相当于延伸命令。
4.12.2操作实例
受地质条件影响,工作面设计时,常遇到等长旋转开采情形,工作面长度150m,上回风巷位置、拐点等均已确定,如图4-36(a)所示,试求工作面的实旋转中心,并完成下运输巷的绘制。绘图比例1:5000。
(1)绘图分析
工作面设计实旋转中心进行调斜开采,且要保持工作面等长,调斜处的上回风巷就要设计成以工作面长为半径的弧形巷道,弧形巷道可用倒圆角来完成,弧形巷道确定后,旋转中心即可确定,此旋转中心也就是下运输行的拐点,拐点确定后,下运输巷的方位随之确定。由以上分析得出,对上回风巷进行倒圆角是完成该工作面巷道设计的重要环节。
25
(2)操作过程
命令: fillet↙ //执行倒角命令 当前设置: 模式 = 修剪,半径 = 10.0000 //当前默认设置 选择第一个对象或 [放弃(U)/多段线(P)/半径(R)/修剪(T)/多个(M)]: r↙ 指定圆角半径 <10.0000>: 30↙ //指定圆角半径,即工作面长度,1:5000
时工作面的绘制长度是30mm
选择第一个对象或 [放弃(U)/多段线(P)/半径(R)/修剪(T)/多个(M)]:
//选择直线AA,如图4-36(b)
选择第二个对象,或按住 Shift 键选择要应用角点的对象:
//选择直线BB,如图4-36(b)
倒圆角操作结束,同理完成上回风巷另两边的倒圆角,但圆角半径为32,因为要考虑2mm的巷道宽度,倒圆角完成后如图4-36(c)所示。
单击下拉菜单【标注】→【圆心标记】,标记弧形巷道的圆心o点,如图4-36(c),o点既是工作面的实旋转中心又是下运输巷的拐点,用多线连接工作面下端头点与拐点绘制巷道,再沿水平方向绘制,完成下运输巷的绘制,如图4-36(d)所示。
倒圆角对于工作面以虚旋转中心开采的调斜设计同样适用,所用圆角半径不同而已,虚旋转中心及下运输巷拐点均可精确确定,读者可自行演练。
B上回风巷上回风巷BAA150下运输巷(a) (b)
B上回风巷150下运输巷 B上回风巷AAoo150150下运输巷下运输巷 (c) (d) 图4-36 倒圆角在工作面调斜设计中的应用
26
4.13 打断、打断于点
4.13.1命令使用
4.13.1.1命令调用方式
◆ 下拉菜单:【修改】→【打断】 ◆ 工 具 栏:【修改】→打断按钮/打断于点按钮 ◆ 命令行:Break 快捷形式:Br 4.13.1.2操作步骤
打断命令可以将一个对象打断为两个对象,打断命令使用后两个指定点之间的对象部分将被删除,对象之间具有间隙,而打断于点是使完整对象变为两个对象,对象之间不具有间隙。要打断对象而不创建间隙,需在相同的位置指定两个打断点。完成此操作的最快方法是在提示输入第二点时输入 @0,0。可以在大多数几何对象上创建打断,但不包括以下对象:块 、标注 、多线、面域。
执行打断命令:
(1)选择要打断的对象,默认情况下,在其上选择对象的点为第一个打断点。要选择其他打断点,请输入 f(第一个),然后指定第二个打断点。
(2)指定第二个打断点,要打断对象而不创建间隙,请输入 @0,0 以指定下一点。 打断于点操作于打断操作基本相同。打断于点命令只能适用于“开口”对象,如直线、圆弧等是,对封闭的圆或矩形等对象执行命令无效。
4.13.2操作实例
4.13.2.1 打断点命令在标注等高线中的应用
对煤层底板等高线标注时,通常如图4-37(d)所示,将标高数值置于被打断等高线的开口处,用打断点命令完成等高线标注。
AB
(a)原图 (b)A B之间打断
- 440- 440- 460- 480
(c)添加标注 (d)标注后图形
27
图4-37 局部煤层底板等高线平面图
单击修改工具栏的打断按钮
命令: _break 选择对象: //选择AB所在的多段线 指定第二个打断点 或 [第一点(F)]:f↙
指定第一个打断点: //指定A点
指定第二个打断点: //指定B点,也可用相对坐标输入;AB之间断开 添加标注数值后如图4-37(c)所示。
同理完成各个等高线的打断及标注,目标图形如4-37(d)所示。 打断于点命令常与对象捕捉点结合使用,在绘制“采煤作业循环图表”可用到打断于点命令。
4.13.2.1 打断于点命令在绘制循环作业图表中的应用
在2.5.5的操作实例中我们介绍了对综采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里工作面长度作标识的一种方法,图表框架如图2-27所示。为了使工作面长度12等分,需要选择工作面长度AB边,当选择时选中的是整条边长度CD,如图4-38所示,这样选择对象是将CD长度作12等分,不符合要求,需要在A、B点处打断。
图4-38 未打断时工作面长度所对应边的选择
单击修改工具栏的打断按钮
命令: _break 选择对象: //选择AB所在直线 指定第二个打断点 或 [第一点(F)]: _f //选择A点 指定第一个打断点:
指定第二个打断点: @ // 操作结束,A点处已被打断
同理再在B点处打断,不能按空格或Enter键重复上述命令,如此操作,所进行的命令是打断点而不是打断于点,应再按打断按钮重新执行命令。
此时再对AB长度作定距离等分时即可满足要求。
为绘制采煤工艺循环作准备,再将上下两时间横轴打断于E点及F点。
4.14 分解对象
4.14.1命令使用
4.14.1.1命令调用方式
◆ 下拉菜单:【修改】→【分解】
2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