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3子长总规说明书 - 图文

2013子长总规说明书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4 16:14:02

子长县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说明书·

郭家崖窑 (东南)赵家沟 —— 43ha 水渠两边用地平整,平均宽度150m

1 结合环城东路形成未来县城东南部组团 综上所述,本轮规划确定城市发展方向可概括为“东进、西拓;南调、北跨”。

五、“四区”划定

基于上述工程地质评定结论、土地适宜性评价以及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分析,划定子长县城区未来已建区、适建区、限建区、禁建区如下:

已建区:主要集中在秀沿河与南河交汇处及其周边区域,包括城市现状居住、工业、公共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工业、对外交通、道路广场和农村居民点等用地。该地区建设密度较大,功能混杂,因此应加快旧城改造的步伐,调整改造与城市整体发展不相协调的地区;同时采取多种措施,提升城市品质和城市整体环境水平。

适建区:建成区东西两侧的未建设用地。适建区是城市发展优先选择的地区,但建设行为须要根据资源环境条件,科学合理地确定开发模式、规模和强度,有计划、按时序发展,保证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

限建区:现状建成区周边的缓坡地带为限建区。对于在限建区的城市建设项目,应按照相关条例提出具体建设限制标准,通过开发强度的控制避免城市建设自身的工程地质安全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禁建区:考虑到有可能发生的滑坡、山洪等地质灾害影响,除现状已建设的用地和被划为适建区、限建区的范围以及除生态公园外,所有的城区周边山体和各类工程管线所形成的防护廊道划为禁建区。禁建区作为生态培育、生态建设的首选地,禁止任何与资源环境保护无关的开发建设行为。禁建区通过划定绿线、蓝线、黄线,依据相关法规实施管制。

45

子长县人民政府 西安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

子长县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说明书·

第七章 城市总体布局

一、现状概况

子长县城区现状人口10.09万人,建成区城市建设用地779.26公顷。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和子长县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源产业的开发及各级领导部门、职能部门对城市建设的重视,子长县城的城市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

子长县城区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秀延河以及南河交汇处所形成的带状沟壑区内。现有205省道、子靖公路、子安公路成为城区对外联系的主要公路,同时,神延铁路穿越城区。在2003版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城市已经初步形成以安定路和中山街为骨架的“T”字形空间结构,目前的建成区主要分布在秀延河两侧,其中南侧依托中山街为老城区呈南北向带状发展,北侧为城市新区并形成以安定路为主轴线的棋盘式的道路格局。城市商业服务设施主要沿安定路、中山街、秀延街、安兴路等两侧轴向展开,行政办公用地主要集中在广安街、金融街两侧以及四路口广场附近的区域;城区居住用地主要以窑洞式三类居住用地为主,城区东部少量的二类居住用地多是单位(子北采油厂、瓦窑堡采油厂等)附属住宅用地,居住用地内的中、小学等较为分散;现状工业、仓储用地一部分位于城区南部瓷窑村,另一部分位于城区东部火车站地区。

目前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子长县城区地处黄土高原带状沟壑区,城市周边自然生态环境对城区用地发展的限制较大; 2.城市功能结构不甚明晰,行政办公、居住、用地混杂,公共设施分布不尽合理;

3.居住用地比例过高,远远高于国家28~38%的标准,并且以三类和村民居住用地为主,居住环境品质不高,城中村现象较为突出; 4.神延铁路穿越城区,给城市空间结构的完整性带来一定影响;

5.城市道路骨架尚未形成系统,断头路较多,缺乏公共停车场,部分道路用地被沿街建筑侵占,部分地势较高的建成区道路严重缺乏;

6.可供城市居民日常休闲娱乐活动的城市公共绿地总量不够,目前仅有龙虎山森林公园、安定塔和秀延河绿化带三处一定规模的公共绿地,其他区域绿化水平和品质较低;对外围生态景观资源的利用不够;

7.中山街两侧的旧城区缺乏一定的活力,不仅使得旧城区内的居民生活环境较差,也使得旧城区内以革命会址、革命故居等为代表的子长县红色文化资源没有得以很好展示;

8.城区未来城市发展建设用地内的几条高压线、一条西气东输管线对土地的完整性造成较大影响。

二、布局分析

1.受到地形条件的限制,子长县城只能沿秀延河向两翼被动发展。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增加,典型的带状沟壑型城市形态对未来城市的发展,特别是对交通问题将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如何结合子长县独特的地形地貌特征探索一种新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是本次规划的重点。

2.根据子长县未来“以旅游商贸和居住功能为主的陕北黄土高原宜居城市”的城市定位,未来城区中旅游服务和商贸用地的比重将显著增加,规划应从区域及城市总

46

子长县人民政府 西安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

子长县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说明书·

体上把握,安排布置与旅游产业相关的用地。

3.根据城市“东进、西拓;南调、北跨”的空间发展方向选择,县城西部作为未来城市主要发展用地将会承担城市主要的居住、行政、旅游服务等职能,东部凭借与火车站和工业园区的便利联系,可以布置一定量的工业和物流仓储用地。城区北部的郭家崖窑(上冯家村)组团、寨子沟组团、袁家沟组团和南部的瓷窑村组团、赵家沟组团适合城市建设的用地面积较大,与主城区交通联系方便,可以作为城市空间南调和北跨的重要选择。

4.现状城市行政办公用地主要位于四路口广场的东侧区域,该地段功能比较混杂,各类行政办公用地的土地使用效率不高,并且与城市的商业中心在空间上有所重叠,不能适应城市未来的发展需求。对行政中心位置的重新考虑,应成为调整完善城市未来布局结构的重要措施。

5.由于未来将要建设的清安高速公路要从城区周边经过,因此在城区合适的区域选择高速公路的下线口,使之与主城区形成便捷的交通联系。

6.县城内目前已经建成通车的环城西路和正在建设的环城东路未来将作为县城的环城快速干道,但对于带状的城市形态来讲,环状交通系统对城市交通的疏解作用并不明显。对城市环路的考虑应与未来新的城市空间结构有机结合,使其达到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7.由于未来子长县城要作为城区周边能源化工区“一区四园”和煤盐气综合利用精细化工循环经济园区的生活服务基地,因此在规划中应考虑设置一条高效、便捷、快速的通勤交通路线,实现城区外围工业园区和主城区的交通联系。

8.城区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三横三纵(横:安定路—开元大道、安定路—朝阳路、迎宾大道;纵:中山街—长兴街、安兴路、冯家屯路)”的方格网道路系统,规划道路应在完善现有道路系统的基础上与现状道路形成良好的呼应,并保证与城市过境路连接顺畅,同时应力求与周围自然地形地貌和各类防护廊道形成良好的关系,以使道路布局与周围自然与人工环境有机结合。

9.县城西部的安定镇凭借其安定古镇、钟山石窟等旅游资源未来以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为主,这在功能上与子长县城未来重点以发展旅游服务为核心功能的城市定位相匹配。因此规划考虑将安定镇也作为未来子长县中心城区的一个重要组团,与县城旧城区内的各类红色旅游资源共同构成未来城区发展的主导产业。

10.目前子长县旧城区内的瓦窑堡会议遗址、毛主席故居、周恩来故居、张闻天故居等会址和革命故居是子长红色旅游的集中体现,但这些会址、故居不仅相互之间缺乏一定的联系,在空间上也没有形成统一,加之旧城区内的城市空间环境较差,导致旧城中心缺乏活力,也使得子长县的红色文化资源没有得以很好展示。

11.城区周围的黄土高原地貌是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自然生态景观。在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将现有的龙虎山森林公园、安定塔生态公园以及其他山体公园通过绿化渗透引入城市内部,结合城区内的秀延河、南河共同构成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打造具有黄土高原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

12.城区未来发展建设用地内高压走廊、输油输气防护廊道对城市建设用地分割较为严重,给城市建设带来一定的困难,但同时也为城市生态廊道的建设提供了条件。因此规划应当因势利导,使各类防护廊道与城市生态廊道和绿化系统充分结合,在发挥其生态作用的同时形成未来城市的布局和生态景观特色。此外,考虑到实际搬迁的困难,近期内各类管道及高压走廊无法迁移,远期内新敷设管道和高压线路应尽可能另行选线,避免由于从规划范围内经过而给城市带来不必要的影响。

三、布局综述

1.城市空间按照“一城三区、组团布局、城园分离、紧凑发展”的原则,科学构筑未来子长县城发展的时空战略,统筹和协调中心城区、能源化工区、煤盐气综合利用精细化工循环经济园区的发展,中心城区形成“一心两基地(城市综合中心、旧城区红色旅游服务基地和安定生态文化旅游服务基地)”的空间格局。

2.依据城市现状布局结构及形态以及“东移、南扩、西跨、北延”的用地发展选择,规划充分结合环城道路在城市整体空间基础上形成“环状组团型”的城市空间结

47

子长县人民政府 西安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

子长县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说明书·

构骨架,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布局形态,各片区采用集中布局的方式,并且片区之间通过城市环路有机联系,并通过便捷的道路系统与城市中心紧密联系。

3.规划将中心城区在现状基础上向东、西两个方向适当扩展,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综合片区,以商贸、服务、旅游、居住等功能为主;城区南部瓷窑村组团和北部的郭家崖窑(上冯家村)组团地势平坦、适宜建设的区域较大,并且与城市建成区和综合中心联系紧密,可以作为未来城市的居住生活片区;城区东部的赵家沟组团已经规划成为子长能源化工区“一区四园”的组成部分,而寨子沟组团除适合开发建设的区域也较大外,更为重要的是与赵家沟工业组团和火车站片区联系紧密,因此也适宜作为一处工业用地与赵家沟工业组团共同实现集聚发展。

4.行政中心位置的选择首先要有利于对内、对外体现子长城市发展的新气象,起到带动城市发展的作用,其次应位于一个环境良好的地段。城区西部的稍木子沟区域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地势相对平坦,并且与城区的交通联系也较为方便,有利于对外展示子长城市的新风貌和新气象,形成具有现代理念的开放型、服务型行政中心,可以作为未来城市行政中心的最佳选择。位于城市中心的行政办公用地搬迁后可逐步置换为商业服务设施用地,从而提升中心城区土地的价值。

5.规划分别在未来城区西南部瓷窑村组团和东部寨子沟工业组团设置两处下线口,使其既与城区保持便捷的交通联系又对城区交通不造成影响。

6.规划将齐家湾东路作为未来联系城区与能源化工区“一区四园”和煤盐气综合利用精细化工循环经济园区的专用通勤线,并在城区东部工业园区和生活区之间设置换乘中心一处,周边布置部分商业服务设施,从而实现中心城区与各类工业园区的便捷交通联系。

7.规划将205省道进行局部改线,使过境交通由城市外围环路(环城东路)承担,尽量避免其穿越城市所带来的影响和干扰;将改线后的省道(迎宾路)作为城市生活性干道,最终形成一个快捷、安全、高效的城市对外交通系统。

8.规划城区道路系统在沿承现状棋盘式道路系统的基础上,注重保持与周围自然地形、河流以及各类防护廊道的有机呼应,形成一种自由式方格网加环路的城市道路系统。

9.对旧城区采取“有机更新”的方式,结合子长县旧城区现有的红色文化资源,通过对其改造过程中结合保留的陕北特色的窑洞建筑形式注入旅游服务功能,并结合城市居住生活恢复与提升子长县传统中心区的活力,成为“魅力子长”的集中展示地。

10.鉴于子长县城可建设用地相对紧张的问题,规划将充分利用城区四周的山体、生态公园等自然环境营建生态绿地。结合现状西气东输管线及高压线的防护廊道构建生态廊道,通过人工绿化进一步加强城市内外的绿化渗透,使各生态节点之间紧密联系,最终形成一个包括“点”状的片区级公共绿地、“线”状绿化渗透廊道和“面”状的山体生态公园共同构成的联系城市外部自然环境和城市内部人工环境的网状绿地系统。

11.在各类防护绿地上设置适宜的游憩设施,使其承担部分公共绿地的功能和作用,以争取在有限的黄土沟壑区内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土地。

四、规划结构

本次规划将形成“一体两翼、一主两副;环状组团,以点带片”的空间结构。 1.一体两翼,一主两副

保留和延续现状依托安定路和中山街形成的“T”字型空间发展主轴,在其交叉口区域形成未来城市的一级公共中心,集中布置大型商贸服务设施;同时将中心城 区在现状基础上沿秀延河向东、西两个方向进行扩展,分别在未来城市西部的行政中心西侧和东部生活区与工业区结合部形成两个城市副中心,带动未来城市东西两翼地区的发展,最终形成“一体两翼、一主两副”的城市公共中心结构体系。

48

子长县人民政府 西安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

搜索更多关于: 2013子长总规说明书 - 图文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子长县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说明书· 郭家崖窑 (东南)赵家沟 —— 43ha 水渠两边用地平整,平均宽度150m 1 结合环城东路形成未来县城东南部组团 综上所述,本轮规划确定城市发展方向可概括为“东进、西拓;南调、北跨”。 五、“四区”划定 基于上述工程地质评定结论、土地适宜性评价以及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分析,划定子长县城区未来已建区、适建区、限建区、禁建区如下: 已建区:主要集中在秀沿河与南河交汇处及其周边区域,包括城市现状居住、工业、公共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工业、对外交通、道路广场和农村居民点等用地。该地区建设密度较大,功能混杂,因此应加快旧城改造的步伐,调整改造与城市整体发展不相协调的地区;同时采取多种措施,提升城市品质和城市整体环境水平。 适建区:建成区东西两侧的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