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8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7:文言文的阅读基础题及答案

2018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7:文言文的阅读基础题及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12:34:06

参考答案

1.【答案】(1) 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2)①来时多么欢乐, 离去为什么如此痛苦, 连江边升起的云彩都发愁。②这只乐曲已经结束,不能再弹起, 为了知音,宁愿摔掉这三尺长的瑶琴。③ 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解析】(1)考查学生对本文内容的掌握。“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意思是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与“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的含义形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意为这首曲子永远都不会再弹起了,这把三尺的琴陪你一起死。(2) 考查学生对句子含义的理解。“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的意思为来时多么欢乐, 离去为什么如此痛苦, 连江边升起的云彩都发愁。注意平时对词组含义的积累与识记。“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的意思为这只乐曲已经结束,不能再弹起, 为了知音,宁愿摔掉这三尺长的瑶琴。(3) 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能力。意思正确即可。 2.【答案】

(1)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2) 有个楚国人乘船过江时,剑从船上掉进水里,他就在船帮上刻下一个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等船靠岸,他就从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剑。船已走了很远,而剑却没走,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人应该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改变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死守教条,否则会一事无成。同时告诫人们不能平面、静止地看待问题。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段的理解能力。意思对即可。 3.【答案】(1)儒林外史 (2)立刻

(3)①B ②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太费油了。 (4)极其吝啬、爱财如命、守财奴(其一即可)

严监生即将咽气之时.还惦记着灯盏里点了两根灯草,怕浪费油。这件事充分反映了他吝啬之极。

【解析】(1)《儒林外史》是一部以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典型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描写了一些深受八股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反映了当时世俗风气的败坏。

(2)先分清楚所给的近义词在意义、用法或感情色彩上的区别,然后联系所给的句子进行判断选填。

(3)描写方法: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描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按内容来分,有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种。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六种,即概括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则包括静态与动态、客观与主观、反衬与对比三种。

(4)“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严监生是一个爱财如命的人。 4-7【答案】

4.胡: 胡人(的住地) 皆: 全;都 此: 代词这

居: 停止;休息;止息 归: 回去 十九:十分之九

5.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6.福与祸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不能误解成福与祸的转化是必然的。如:家庭突遭打击、变故,陷入困境,这是祸。但如果能从容、镇静,在困境中拼搏、

奋起,那么,这又不失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丧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气,这祸就只能是祸了。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转化的条件。 7.(1)靠近边境一带居住的人中有一个精通道术的人,他们家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

(2)唯独这个人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解析】

4.试题分析:此题考察同学们解释词语的能力。 5.试题分析:略

6.试题分析:课内阅读理解主要考察同学们对课本内容的深入理解。通过上课认真听讲,同学们会很容易答出此题。 7.试题分析:略 8-10【答案】

8.管宁继续读书和先前没有两样,华歆放下书,出门去看车。 9.①锄菜遇金;②读书观车。

10.管宁是一个不贪金钱、不羡慕有钱人,懂得好学习、慎交友的人。 【解析】

8.试题分析:文言文翻译要注意关键词的准确把握,贵在突破难点,本句难在“故”与“废”字的正确理解,应该分别是“原来”和 “放下、中断”的意思。“宁”与“歆”分别是指管宁与华歆。这样就能很容易理解全句的大意了。 9.试题分析:全文的大意是: 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依旧挥锄,视之如同瓦石一样,华歆却拣起来给扔了。俩人还曾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管宁读书和先前没有两样,华歆却丢下书,出去观望。管宁就把席子割开,和华歆分席而坐,并对华歆说:“你已经不是我的朋友了。”文中的一个“又”表明短文写了两件事。理清大意后,就会很容易理解前面写的是锄菜遇金之事,后面写的是读书观车之事。

10.试题分析:本文通过管宁、华歆二人在锄菜见金、见轩冕过门时的不同表现,显示出二人德行之高下。管宁在读书学习过程中,看到金子以及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丝毫不为所动。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管宁毅然与华歆割席断交。从中可见管宁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性淡气清、爱憎分明、鄙弃世俗的性格特点。

11.【答案】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掩耳盗铃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句子的意思:“晋国的大夫范氏灭亡的时候,百姓中有个人得到一口钟,想要背着跑,可是钟大背不动;就用槌子来砸毁它,钟况况地发出了响声.他怕别人听到响声来跟自己抢钟,就急忙堵住自己的耳朵。”来划分节奏。 12.【答案】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变得困难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清代彭端淑《为学》中的话语。彭端淑在这篇文章中提到了他对“聪与敏”、“昏与庸”这些先天条件的看法。这两句话的意思可以这样理解: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变得困难了。 13-15【答案】

13.宋国有一个富人,天下大雨,冲垮了他家的墙。富人的儿子说:“要是不修筑,一定会有盗贼来偷东西。”邻居家的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果然丢失了很多钱财。结果,那个富人认为自己的儿子聪明,却怀疑邻居家的老人(偷了他家的东西)。

14.是因为雨天损坏了墙壁,使盗贼有了方便之门。 因为儿子是自己的,关系亲近,而邻居跟自己关系疏远,再说儿子是财产权的共同受益人和继承人,所以儿子显然缺乏盗窃的合理利益动机。

15.如果对富人发表感慨可以是:富人,你听别人意见要选择正确的,而不要看提意见的人与自己的关系亲近还是疏远,而且对人不可以持偏见。

对于邻人:你说话的时候,不但要考虑自己说的话对还是不对,同时还要想一想自己的地位和处境,是否适合发表这样的意见。 【解析】

13.试题分析:智子疑邻,成语典故,是出自《韩非子·说难》。其中“智”的意思是“以为??聪明”、“觉得??聪明”。“雨”的意思是下雨,名词用作动词,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参考答案 1.【答案】(1) 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2)①来时多么欢乐, 离去为什么如此痛苦, 连江边升起的云彩都发愁。②这只乐曲已经结束,不能再弹起, 为了知音,宁愿摔掉这三尺长的瑶琴。③ 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解析】(1)考查学生对本文内容的掌握。“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意思是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与“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的含义形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意为这首曲子永远都不会再弹起了,这把三尺的琴陪你一起死。(2) 考查学生对句子含义的理解。“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的意思为来时多么欢乐, 离去为什么如此痛苦, 连江边升起的云彩都发愁。注意平时对词组含义的积累与识记。“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的意思为这只乐曲已经结束,不能再弹起, 为了知音,宁愿摔掉这三尺长的瑶琴。(3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