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8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7:文言文的阅读基础题及答案

2018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7:文言文的阅读基础题及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12:34:12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②仕:做官。③坐:因为。 19.解释字的意思。

(1)识:_______________ (2)欲: _______________ 20.翻译下列句子。

(1)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选择正确的答案。

(1)北人食菱,并壳入口。是因为( )。 A.连壳吃可以清热。 B.他不知道吃菱要去壳。 (2)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A.他们那个地方前山后山都有菱。 B.他不知道菱生长在水里。 22.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巳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23.解释文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1)暮:____________ (2)闻:_____________ (3) 善:_____________ 24.用“/”划分画线句子的朗读节奏。 盲 臣 安 敢 戏 其 君 乎? 25.文中师旷连用了三个比喻,意在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叶公好龙

叶公子高好( )龙,钩以写龙,凿( )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 )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26.在括号里给带横线的字注音。 27.解释题目的意思 28.翻译下列句子。 (1)钩以写龙,凿以写龙。

(2)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写出你喜欢的三个寓言故事的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学斋规(节选) 朱熹

凡读书,须整顿①几(jī jǐ)案②,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

书册,详缓看字,子细④分明读之。

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dào dǎo)一字。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注:①整顿:整理。 ②几案:书桌。 ③对:正对。 ④子细:同“仔细”。 31.用“√”选出文段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32.下面的句子,每个分句如果都作一次停顿,该如何停顿?在没有画停顿线的分句中画上 “/”。

凡/读 书,须 整 顿 几 案,令 洁 净 端 正,将 书 册 齐 整 顿 放,正 身 体,对 书 册,详 缓 看 字,子 细 分 明/读 之。

33.“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这句话强调了什么?请用两个成语来回答。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关于读书的名言还有很多,请你写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升题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35.读句子,完成下面各题。

叶如桂,冬靑;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 (1)这句话介绍了荔枝的叶子_____、_____、_____。 (2)仿照这个句子写一写你眼中观察到的植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用“”画出。 37.文章按照( A.从整体到部分 B.从部分到整体 C.由内到外

38.这篇短文主要运用了( )这种说明方法。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举例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的顺序介绍了荔枝的特点。

蚌方出曝(pù),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qián)其喙(huì)。鹬曰(yuē):“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39.解释加点的词

40.用课文中的原话来解释下面语句。 (1)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滥竽充数

齐宣王①使人吹竽②,必三百人。南郭处士③请为王吹竽。宣王说④之,廪食以数百人等⑤。宣王死,湣王⑥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齐宣王:战国时代齐国的国君。②竽(yú):古代的一种乐器。③南郭处士:南郭先生。④说:通“悦”,喜欢、高兴。⑤廪(lǐn)食(sì)以数百人等: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廪食,官府供给的粮食,待遇。以数百人,按(那)几百人(的标准)。⑥湣(mǐn)王:齐国国君,宣王死后继王位。 4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齐宣王使人吹竽:( ) ②好一一听之:( ) 42.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 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

43.现在“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什么呢?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②仕:做官。③坐:因为。 19.解释字的意思。 (1)识:_______________ (2)欲: _______________ 20.翻译下列句子。 (1)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选择正确的答案。 (1)北人食菱,并壳入口。是因为( )。 A.连壳吃可以清热。 B.他不知道吃菱要去壳。 (2)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A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