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学 武汉大学 5总需求
5 总需求——总需求的一般均衡: AD─AS模型
一.名词解释
1.总需求 2.总需求函数与总需求曲线 3.利率效应(凯恩斯效应) 4.总供给 5.总供给函数与总供给曲线 6.实际余额效应(庇古效应) 7.长期总供给曲线(古典总供给曲线) 8.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 9.货币中性 10.古典的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 二.选择题
1.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 )。
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 B.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 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 D.以上几个因素都是 2.当( )时,总需求曲线更平缓。
A.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较为敏感 B.政府购买支出乘数较小 C.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较为敏感 D.货币供给量比较大 3.水平区域的劳动供给曲线表示( )。
A.工资不影响劳动供给 B.工资对劳动供给影响很大 C.劳动供给不影响工资 D.劳动供给对工资影响很大 4.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的原因是( )。 A.工资提高 B.价格提高 C.技术进步 D.需求增加
5.若扩张总需求政策的价格效应最大,则表明总供给曲线是( )。 A.水平的 B.向右上方倾斜的 C.垂直的 D.难以确定 6.短期劳动力供给函数( )。
A.由于不断增加的劳动负效用而呈正斜率 B.由于不断减少的劳动负效用而呈负斜率 C.由于不断减少的闲暇负效用而呈正斜率 D.由于不断增加的闲暇负效用而呈负斜率 7.在既定的劳动需求函数中,( )。 A.产品价格上升时,劳动需求减少 B.产品价格上升时,劳动需求增加
C.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增加 D.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减少
8.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函数是800—2N(N为使用劳动的数量),产品的价格水平是2美元,每单位劳动的成本是4美元时,劳动力的需求量是( )。
A.20 B.399 C.800 D.80 9.当( )时,古典总供给曲线存在。
A.产出水平由劳动力供给等于劳动力需求的就业水平决定 B.劳动力市场均衡不受劳动力供给曲线移动的影响
C.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作出调整 D.劳动力市场均衡不受劳动力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
10.假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减税将( )。
A.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 B.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 C.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 D.对价格水平和产出均无影响
11.假定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增加政府支出会提高( )。 A.产出和价格水平 B.均衡产出和实际工资 C.均衡产出和实际利率 D.以上都有可能
12.假定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会增加( )。 A.实际工资、就业量和实际产出 B.名义工资、就业量和实际产出 C.劳动生产率和实际产 D.劳动力需求、就业量和实际工资 13.在简单凯恩斯模型中,有效需求和均衡产出的关系是( )。 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小于后者 C.前者等于后者 D.不确定
14价格水平提高,则LM曲线( )。
A.右移 B.左移 C.不变 D.不确定
15.凯恩斯认为,价格水平下降,则实际消费需求(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16.庇古认为,价格水平下降,则实际消费需求(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17.凯恩斯学派认为,未达到充分就业时,劳动供给对工资的弹性( )。 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D.无穷大 18.在极度萧条时,供给价格弹性( )。
A.大于零 B.小于零 C.等于零 D.无穷大 19.向上倾斜的总供给曲线表明( )。 A.名义工资不变 B.技术不变 C.边际产量递减 D.“A+B+C”
20.若扩张总需求政策的产出效应等于乘数效应,则总供给曲线( )。 A.是一条水平线 B.向右上方倾斜 C.是一条垂直线 D.是不确定的 三.简答题
1.总需求曲线和单个商品的需求曲线有何不同? 2.凯恩斯学派关于劳动市场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政府采取扩张总需求的政策对价格和利息率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4.货币需求减少对总产出和价格有何影响? 四.论述题
1.为什么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2.总供给曲线呈水平状、垂直状和向上倾斜的不同形状的假定前提是什么? 五.计算题
1.(1)名义货币供给为150美元,价格水平为l,实际货币需求函数为
L=0.2Y一4r(这里r为利率水平,Y为实际国民收入)时,求解货币市场均衡时的LM方程;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价格水平上升到1.2,LM方程如何变化? 2.(1)如果消费需求c=100+0.8Y。(这里Y。为可支配收入),投资需求 I=150—6r,税收T=50,政府支出G=40,求解产品市场均衡时的Is方程;
(2)如果经济的名义货币供给为150,货币需求为L=0.2Y一4r,分别求解当价格水平P=1、1.2和1.5时的LM方程;
(3)分别求解当价格水平P=1、1.2和1.5时使产品和货币市场同时到达均衡时的国民收入和利率水平。
(4)如果在P=1的价格水平下,名义货币供给从150下降到125和100,货币市场与产品市场的均衡有何变化? 六.案例分析
自1997年10月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经济增长率持续下滑的疲软走势。政府部门陆续采用了较为强烈的财政、货币政策以刺激投资和消费。虽收到一定效果,但总体作用不显著。在多数商品价格大幅度下降给百姓带来实惠的同时,下岗,失业,企开工不足等经济衰退的征候也同时出现,经济学家们更是剑拨弩张,严阵以待。有关分析治理通货紧缩的理论文章频频见诸报端,分析角度见仁见智,但较为一致地认为:中国目前出现了通货紧缩现象,并伴随一定程度的经济衰退。其主要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
造成我国目前总需求不足的原因有哪些?结合相关的宏观经济理论分析我国当前所实行的宏观调控政策的理论依据,并简要评论其实际效果。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