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13 19:40:37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_成绩______ 一、选择题。(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糯[nuò]米 掺和[huo] 獠[liáo]牙 妩[fǔ]媚 .... B、间[jiàn]断 模[mú]样 娴[xián]熟 吞噬[sì] .... C、招徕[lái] 奇葩[pā] 蜜饯[qián] 深邃[suì] .... D、豁[huò]达 粘[nián]合 夯[hāng]筑 贮[zhù]仓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肃然起敬 别无所求 零七八碎 悠哉游哉 B、美不胜收 行善积德 灯火通霄 家道兴旺 C、喜气洋洋 祟山峻岭 和睦相处 秩序井然 D、随心所欲 朴实敦厚 赞叹不已 迎风引吭

3、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万象更新 半夜三更 B、形态各异 异口同声 .... C、店铺开张 张冠李戴 D、色味双美 形色匆匆 ....4、下列带点的成语运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博物馆里的鸟类标本大到鸵鸟,小到蜂鸟,不一而足,令人大开眼界。 B、每当我看漫画书,读到幽默的俏皮话时,我时常会哄堂大笑。 C、周六,我把作业完成了,剩下的时间我就可以在网上随心所欲地遨游了。 D、台风过后,这棵大树仍安然无恙地矗立在广场中央,令人啧啧称奇。 5、下面诗句跟传统节日有关,如果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1)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A、(1) (3) (4) (2) B、(2) (4) (3) (1) C、(4) (3) (1) (2) D、(3) (2) (1) (4) 6、下列句子中说明方法的辨析或句子改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谁能想象那黄灿灿、香喷喷的烤肉是在土堡似的土馕坑里烤熟的!(改为陈 述句)没有人能想象那黄灿灿、香喷喷的烤肉是在土堡似的土馕坑里烤熟的。 B、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 伟壮观。(列数字、举例子)

C、和田维吾尔人热爱土地的程度令人惊叹。(改为双重否定句) 和田维吾尔

人热爱土地的程度不得不令人惊叹。

D、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 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作比较)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提起维吾尔族,我们眼前就会浮现出他们载歌载舞。

B、土楼内所保留的民俗文化,让人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久远。 C、腊八粥里的食材有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

D、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准备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了。 8、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用法不正确的一句是?????????( ) A、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

B、建造竹楼,是傣家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按照传统习俗,先要选好地方、打 好地基、再立柱架梁。

C、随着雄浑的歌声响彻雪山旷野,有人献出钱财,有人布施铁块,有人送来 粮食,更有大批的农民、工匠跟着他们,从一个架桥工地,走到另一个架桥工 地??藏戏的种子随之洒遍了雪域高原。

D、和田地处大漠边缘,那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扼杀维吾尔人爱美的天性。 他们天生爱花。花儿不仅盛开在南疆的沙土里,还盛开在维吾尔人的门框边、房 梁顶、墙壁的挂毯上。

9、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或文学常识的叙述,有错误的一句是???( ) A、《北京的春节》作者老舍,他的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 等,课文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与 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B、《藏戏》课文以时间为序,先概括介绍藏戏主要特点:“戴着面具演出”“演 出时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接着详细写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及“面 具”的特点、作用等,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点明藏戏靠师传身授下去。 C、中国民居具有古老而独特的魅力,是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体现了民族的 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各具特色的民居》这篇课文是写我国地方民居的说明 文,介绍了特色鲜明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

D、“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这句话的含 义是生活在沙漠中的和田维吾尔人,物质条件虽然很差,但是他们有豁达、乐观 的品性;他们热爱生活,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享受美,所以无论生活 有多苦,他们仍觉得是甜的。

10、某地艺术中心贴春联,上联是“春满神州苏万物”,那下联是??( )

A、东风彩笔绘三春 B、文昌艺苑谱千篇 C、香随梅蕊送春来 D、福到门庭喜气迎 二、判断题。(5分)

11、藏戏的开山鼻祖是唐东杰布,藏戏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

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 ) 12、京剧被誉为“国粹”,藏戏被誉为“藏文化的活化石”,傣家竹楼被誉为“世

界民居奇葩”。???????????????????( ) 13、“腊七腊八,冻死寒鸦”和“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都是民间俗语。 ?????????????????????????( ) 14、“那是个停电的晚上,沙尘暴铺天盖地地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我缩在被窝

里惊恐地竖耳听着。”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 15、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节日风俗,如:藏族的雪顿节,哈尼族的火把节, 不同的地方也有独具特色的艺术样式,比如,安徽的豫剧,浙江的越剧?( ) 三、看拼音写词语与按课文内容填空或提示填空。(15分) 16、看拼音写词语,要求把字写工整。

suàn bàn biān pào fěi cuì zá bàn cǎi pái ( ) ( ) ( ) ( ) ( ) 17、从《北京的春节》我们知道了北京人过年是从_______________开始的,一直 延续到______________结束。作者在谋篇布局时,做到了有详有略,我知道这样 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___________,整条大 街像是办喜事,___________。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___________ 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我还知道北京人过春节的另 外两个高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腊八这天,北京人家家都熬腊八粥。文中写到:“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我知道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积累与运用。(10分)

20、要过年了,广场上很热闹,听说这里有精彩的演出,人们就像一窝蜂似地拥过来。我可以用______________来形容这一景象;妹妹多才多艺,唱歌、跳舞样样行,我可以用______________来形容她;火把节上,人们又是唱歌,又是跳舞,我可以用______________来形容这个热闹、喜庆的场面。(以上都填四字词语) 21、古人常以民风民俗来作诗作词, 如:王安石的《元日》,诗中“爆竹声中一 岁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

迎来了新年,人们饮美味的屠苏酒时,又有和暖的春风铺面而来,很惬意!诗 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写出了天 刚亮时,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春联,换上新春联,迎接新春。又如《天竺寺八月 十五日夜桂子》是唐代诗人皮日休创作的。这首绝句描状桂花的,诗的前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是到现在,我还不知道 天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些桂花和桂花上的雨露,应该是广寒宫里的嫦娥撒落 下来送给我们的吧!与此意思相对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如宋代的苏东坡在《水调歌头》 中写道:“但 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 宋代的欧阳修在《生查子?元夕》中写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约黄昏后。” 宋代的姜白石在《诗曰》中写道: “元宵争看采莲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一个人总是挨官司。过年时,他对家人说:“今年我们都不能打官司。”并 且贴了上联,意思是 “今年好,晦气少,不得打官司。”只是当时没加标点。 结果儿子去读时,意思完全不一样,让全家十分惊讶。他是怎么读的?请在合适 位置加上标点符号:今 年 好 晦 气 少 不 得 打 官 司 五、课内阅读。(7分)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 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 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 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23、这段话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2分) 24、划线的句子,作者写了北京人在除夕时的哪些活动?概括地讲是从哪3个角度写人们过除夕的情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你从“万不得已”“必定”这两个词中体会到什么?(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守岁”有两重的意义,(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六、课外阅读。(13分)

花 灯

节日往往最能集中地表现一个民族的习俗和欢乐。西方的圣诞、复活、恩 等节日,大多带有宗教色彩,有的也留着历史的遗迹。节日在每个人的童年回忆中,必然都占有极为特殊的位置。多么穷的家里,圣诞节也得有挂满五色小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_成绩______ 一、选择题。(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糯[nuò]米 掺和[huo] 獠[liáo]牙 妩[fǔ]媚 .... B、间[jiàn]断 模[mú]样 娴[xián]熟 吞噬[sì] .... C、招徕[lái] 奇葩[pā] 蜜饯[qián] 深邃[suì] .... D、豁[huò]达 粘[nián]合 夯[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