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验一:波形的分解与合成
宁波理工学院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
实践环节报告书
实验名称 实验一:信号的分解与合成 专业班级 机制124 姓 名 倪盼盼 学 号 3120611122
现代制造工程研究所2015.3
实验一 信号的分解与合成
一、实践目的
1、谐波分析是将周期函数展开为付氏级数,通过本实践环节熟悉常见信号的合成、分解原理,了解信号频谱的含义,加深对傅里叶级数理解;
2、认识非正弦周期信号幅频谱的实质,增强感性认识与了解; 3、认识吉布斯现象,了解吉布斯现象的意义。
二、实践原理
根据傅里叶分析的原理,任意周期信号都可以用一组三角函数{sin(n?0t);cos(n?0t)}的组合表示,即:
x(t)?a?acos(?t)?bsin(?t)?acos(2?t)?bsin(2?t)?......
010102020即可以用一组正弦波和余弦波来合成周期信号。
三、实践内容
1、方波的分解
下图所示方波为一奇对称周期信号,由傅里叶级数可知,它是由无穷个奇次谐波分量合成的,可以分解为:
1x(t)??sin(2?nft)?,n?1,3,5,7,9,??n?n?104A
图1、方波信号
若方波频率为f0?100Hz,幅值为1.5,请画出t?0s到t?0.1s这段时间内信号的波形。
a.画出基波分量y(t)?6?sin(?0t),其中?0?2?f0。
b.将1次谐波加到基波之上,画出结果,并显示。
y(t)?6?6[sin(?0t)?sin(3?0t)/3]
c.再将1次、3次、5次、7次和9次谐波加在一起。
y(t)??[sin(?0t)?sin(3?0t)/3?sin(5?0t)/5?sin(7?0t)/7?sin(9?0t)/9]
d.合并从基频到9次谐波的各奇次谐波分量。
- 2 -
e.将上述波形分别画在一幅图中,可以看出它们逼近方波的过程。
方波基频波形
方波三次谐波波形
方波五次谐波波形
图2 方波的1、3、5次谐波
2、方波的合成与吉布斯现象及其意义
图3为方波的合成示意图。周期信号傅里叶级数在信号的连续点收敛于该信号,在不连续点收敛于信号左右极限的平均值。如果我们用有限项傅里叶级数来近似周期信号,在不连续点附近将会出现起伏和超量。信号的低频分量主要影响脉冲的顶部,其高频分量主要影响脉冲的跳变沿。
实际上,将具有不连续点的周期函数(如矩形脉冲)进行傅立叶级数展开后,当选取有限项进行合成时,是以有限项傅式级数去近似代替无限项傅氏级数,这样在不连续点附近会引起较大误差。这种现象称为吉布斯(Gibbs)效应。其特点是:
①当选取的项数越多,在所合成的波形中出现的峰起越靠近原信号的不连续点,合成波形越接近原波形;
②在所合成的波形中,波形顶部逐渐平坦,而跳变峰逐渐向间断点靠近;
③当选取的项数很大时,跳变峰所包面积趋于零,跳变峰高度趋于一个常数,大约等于间断点处幅值的9%。
吉布斯现象给人们一个启示:当从时域观察一个信号时,从波形变化的缓急程度就可以看出所包含的频率成分,即变化平缓的信号其频带窄,变化越快则频带越宽。在信号分析技术中,Gibbs现象是研究滤波器及窗函数的数学基础。
- 3 -
A、基频分量 B、基频加3次谐波
C、前5次谐波相加 D、近似合成的方波(半周期)
图3 方波合成与吉布斯现象
四、实验报告要求
1、下述周期信号波形的幅值为10、频率1 Hz,计算各次谐波系数,写出三角函数形式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学号尾数1、6做b;2、7做c;3、8做d;4、9做e;5、0做f】 2、画出各次谐波曲线,然后合成原周期信号(使用软件不限),对比谐波项数不同时,合成波形的差异,画出合成波形的曲线图; 3、结合实验结果,分析吉布斯现象及其意义。
x (t) x (t)
a) ((b)
t t
x (t) x (t)
t (d) ( c) t
x (t) x (t)
t t (e) (f)
- 4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