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福利思想考试内容
社会福利思想思考题
第一章
1、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1历史性 ○2多元性 ○3明显的流派性 ○4强烈的意识形态性 ○
2、西方社会福利思想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1)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其特征是以强调个人责任为核心内容与基本特征的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
(2)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其特征是体现国家干预为核心内容与基本特征的激进自由主义与新历史学派的社会福利思想
(3)二战时期,其特征是以强调政府宏观政策为核心内容与基本特征的凯恩斯主义和瑞典学派社会福利思想
(4)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其特征是以强调充分国家责任、全面的国家福利为核心内容与基本特征的社会民主主义社会福利思想
(5)20世纪70年代以来,其特征是以强调市场的机制和作用、减少政府干预为核心内容与基本特征的新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
(6)20世纪90年代以来,其特征是以强调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的协调,提倡国家、个人与社会共同责任为核心内容与突出特点的“第三条道路”社会福利思想 第二章
1、简述柏拉图的社会福利思想。 (1)城邦的起源与目的
A、城邦是人们为了各种需要而建立的聚居区。
B、城邦各种立法的目的必须促进城邦成员整体的幸福与城邦的和谐。
C、按照人性与分工的原则将城邦的成员划分为三个等级:社会理智化身为统治者,社会意志化身为保卫者,社会情感化身为劳动者。 (2)理想状态的国家
A、在《理想国》中提出按照不同等级施行不同的财产所有制度。 B、在财产所有制思想的基础上,主张实行共妻制度与子女公养制度。 C、教育是建立一个理想国的国家所必不可少的。 (3)晚期所有制思想
A、认为在不同的等级中实行一定程度的财产私有制更有利于更有利于消除冲突与争斗。
B、按照各自的等级拥有相应数量的私有制财产的主张,重新将社会成员划分为四个等级。
2、简述亚里士多德的社会福利思想。 (1)城邦的起源及理想政体
1.起源:人类为了共同的利益而组成城邦 ○
2.理想政体:A、照顾公共利益的原则 B、多数人原则 C、人人都能幸福生活的原○则
D、轮流执政的原则
(2)中产阶级与社会冲突
A、中产阶级对理想政体的建立及其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B、平等对于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影响,而社会冲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社会的不平等 (3)理想状态的社会
A、理想的城邦最重要的是公民与土地的面积 B、理想的城邦应该实行财产私有制 C、理想的城邦应实行一夫一妻制 D、要注意教育 第三章
1、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基本特征及其对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 (1)基本特征
A、提倡以人为核心,探讨人的本性,歌颂人的美,促进人的幸福,培养完整人格 B、反对禁欲主义,提倡享受尘世生活
C、提倡理性,崇尚知识,反对迷信,强调修养
D、揭露和批评天主教的黑暗统治,动摇了天主教的权威 (2)影响
文艺复兴具有广泛的思想内容,但其核心思想则是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对西方社会福利思想产生了直接影响。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关心人的生活及其幸福的一种制度,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人的生活及其幸福,如果一个社会尚不能将其成员及其现实生活放在首要位置,也就不可能建立某种制度以保障人的现实生活及其幸福;只有将人作为社会的核心,将其成员的现实生活及其幸福置于重要位置,才有可能去设计某种制度以体现人的核心地位,并满足人的现实生活及其幸福。文艺复兴确立了以人为核心的人文主义,也为社会福利制度的出现奠定了重要基础。应该说,没有文艺复兴所确立的人文主义,现代社会福利思想及社会福利制度就成了无源之水,也就是根本不可能的。 2、宗教改革对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
宗教改革是近代西方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将人们从传统宗教的繁文缛节中解放出来,树立一种仅凭个人的内心信仰及勤奋及笃诚即可得到上帝认同的朴素简单的宗教观,它将宗教从传统的核心与支配地位转变为附属于世俗生活的地位,它阐明了在以人为核心的世俗社会中宗教地位及其功能,从而进一步确立了人文主义的核心地位。因而,人们一般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看做是人文主义兴起时期的两个不同阶段。宗教改革的目的不是为了废除宗教并建立一种完全世俗化的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使宗教世俗化的社会,但是,毫无疑问,宗教改革促进了西方社会的世俗化,也有利于西方福利思想的出现。 第四章
1、简述莫尔的社会福利思想。
答:他认为,英国社会普遍存在的贫困问题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频繁的战争。(2)大量不劳而获者的存在。
(3)圈地运动使大批人口失去土地,从而失去生活来源。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1)“给以谋生之道,使任何人不至于冒始而盗窃继而被处死的危险”。
(2)通过法律恢复被圈占的土地,使得失去土地的人口重新回到土地上从事耕作。 (3)控制囤积居奇。
(4)少养活好吃懒做者,振兴农业,恢复纺织业,吸收劳动者。
提出了未来社会的理想状态,与人类社会福利的发展和进步相关的内容有:
(1)反对私有制,主张建立公有制和平等的社会。(2)主张人人劳动,没有剥削。 (3)主张追求幸福快乐的生活,提倡人道主义。
(4)未来的理想社会应该是人类社会福利得以充分发展和进步的社会。 2、简述圣西门的社会福利思想。 答:他提出了社会进步的四条标准,提倡通过社会改革实现人类精神福利和物质福利的改善:同时,他主张为民造福,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解决所所有制问题,应该实行平等制度,必须尊重生产劳动者;他的“实业体系”的社会蓝图为以后的社会福利制度提供了思路。 3、简述傅利叶的社会福利思想。
答:傅利叶创造了社会发展理论,指出了工业社会的弊端,为了消除工业制度带来的种种弊端,以便使全社会成员得到更好的福利,他提出了关于社会福利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他提出了一种综合性保障观点,并指出保障制度具有明显的政治性,还主张实行一些具体的社会保障制度项目。
4、简述欧文的社会福利思想。
A、社会福利思想的理论基础:
(1)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思想。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坚信公
有制代替私有制是不可避免的; (2)人是环境的产物,同时有认为环境是人的理性缺陷造成的,这两观点存在着矛盾,
也反映到欧文的实践过程中,最终也是没有解决两者的矛盾。 B、对资本主义的评判:
(1)揭示和评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 (2)评判了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严重社会后果; (3)评判矛头直接指向资本主义私有制。
C、福利社会——合作公社:合作公社不仅是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未来新社会的基层组织。这是一个和资本主义相对立的,没有阶级、没有剥削、人人劳动、人人平等的福利社会。
(1)生产资料公有制 (2)一个农、工、商、学相结合的大家庭组织 (3)产品极大丰富,实行按需分配; (4)重视文化、道德教育的发展 (5)实行民主制。
第五章
1、简析亚当·斯密的社会福利思想。
A、劳动价值与工资理论:(1)劳动价值学说构成斯密经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2)社会财富在所有国家都不是完全用于劳动阶级;(3)有关工资的理论构成斯密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内容之一;(4)工资不仅与劳动者生活资料所需直接相关,更与国民财富的不断增加直接相关;(5)还对英国的工资情况进行了分析。
B、社会财富与社会福利:(1)制定最低工资率,保证工人自己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从而保证劳动力的供应能维持基本的生活需要;(2)根据国民财富的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提高工人的工资,使劳动者能分享到经济繁荣的成果。
C、自由放任政策主张:(1)公共利益应该通过充分的自由竞争得到发展;(2)使个人利益在充分的自由竞争中得到实现,为国民财富也得到迅速地增长,社会福利也就不断得到增进。
增:(1)亚当·斯密认为收入有哪三种来源?P79
答:劳动工资:来自于劳动的收入 资本利润:将资本转借他人所获的收入 土地地租支出:完全来自土地的收入
(2)贫富不均的原因是什么?贫富的衡量标准是什么?P80 答:原因: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合理。
衡量标准:一个人是贫是富要看他能够支配多少劳动,也就是看他能够购买多少劳动。 (3)制定工资的标准是什么?工资影响因素有哪些? P80
答:标准:依靠劳动生活者的工资至少必须维持其生活所需,在大部分情况下,工资 还应该能够超过维持劳动者自己所需,否则劳动者就难以赡养自己的家人。 影响因素:(1)劳动者生活资料所需;(2)国民财富的不断增加。 2、简述以马尔萨斯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思想家对济贫的态度。
1济贫法不能消除贫 首先他认为贫困的存在不仅是必然的,而且也是有用的。其态度是:○
2济贫的对象一般为无价值人员,会使更多人依赖济贫。○3济贫制度对民困,会越来越糟。○
4影响人们的自立意识的发挥。○5助长穷人的浪费行为,不利于节约。 众自由构成影响。○
3、简述穆勒的社会福利思想。
穆勒的思想只要体现在它的“有限性”。 1有限自由思想 ○
自由放任主义是最普遍的原则,但个人自由不应该妨碍他人的自由。 2有限的干预思想 ○
他主张把“市场与政府干预”结合在一起。但政府干预存在很多缺陷,所以他认为除了存在巨大利益的项目之外,政府不应进行干预。他提出的思想是“自由第一,调控第二”。 3有限的救济思想 ○
政府是应该救济穷人,但为了鼓励劳动,救济的标准必须比不救济的劳动者的劳动收入低。
第六章
1、德国新历史学派的基本主张。
(一)强调精神和伦理在社会经济与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强调国家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主张实行强有力的国家干预。 (三)提倡社会改良主义,实施社会立法,促进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 2、英国新时期的“人民宪章”是谁提出来的?内容是什么?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