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1+3安全监控体系规范

1+3安全监控体系规范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17:15:37

淮安市“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规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事业单位“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消除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淮安市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以下称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

第三条 “1+3” 安全监控工作体系: “1”是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以下称监控法);“3”是建立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动态管理机制、持续改进机制、系统评价机制(以下称三项机制)。 监控法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监控事故隐患、职业危害的方法,三项机制是监控法有效实施运行的保障。

第四条 单位应当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履行安全生产职责,保障生产安全。

第五条 单位应当建立“群防、群控、群治”的安全生产监控体系,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 第六条 单位应当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职责,确定各级、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人。

第七条 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工会组织和安全机构。 第二章 监控法内容

第八条 监控法是单位构建“群防、群治、群控”的安全生产网

络,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运用现代安全管理的理论、方法对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进行有效监控,防范各类事故和职业危害发生的工作方法。

第九条 单位应在下列场所确定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作业点,并设置标牌。

(一)有爆炸、易燃、易发生火灾危险的场所; (二)有触电伤害危险的场所; (三)有中毒和窒息危险的场所; (四)有人员高空坠落危险的场所;

(五)有机具、物件挂、绞、碾、碰、挤、压、切、撞、割刺危险的场所;

(六)有灼烫、透水、淹溺、坍塌等危险的场所; (七)有落物、崩块伤人危险的场所; (八)粉尘超标和环境污染的场所;

(九)存在噪音、低温、高温、振动、辐射、生物毒性危害危险的场所;

(十)因雨、雪、风等自然因素和其他容易致人伤害、发 生事故频率较高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场所。

第十条 单位应按下列标准划分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作业点监控等级。

(一)A级(红色监控区域):易发生群死群伤,造成重大财产损失,或可能发生重大职业危害事故,对单位造成重大影响。

(二)B级(橙色监控区域):易发生多人伤害,财产损失较大,或可能发生较大职业危害事故,对单位造成较大影响。

(三)C级(黄色监控区域):发生事故的概率较小,伤害程度较轻,财产损失较小,或可能发生一般职业危害事故,对单位造成一般影响。

第十一条 单位应对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作业点进行排查评估、分级建档监控。

(一)单位应层层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依靠职工群众,组织人员,深入生产现场,分析排查。

(二)单位应组织有分管领导、安全技术人员和职工参加的评估小组,对排查的问题进行评估,确认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作业点,并根据上述监控等级划分依据,确认其监控等级。任何级别的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作业点均应先行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三)根据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作业点监控级别,分级登记建档。 (四)凡通过评估,列入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作业点的监控点统一设置分色标志牌,标明监控点名称、危险等级、易发生事故的种类、预防措施、控制要求、紧急处理预案、责任人、检查周期等,组织职工群众定期进行检查。 第三章 三项机制内容

第十二条 三项机制是单位建立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动态管理机制、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持续改进机制、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系统评价机制。

第十三条 单位应建立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动态管理机制。重点是:

(一)建立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点实时监控制度。对已经被监控的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点按照监控内容要求进行监控,因出现意外情况导致危险程度升高或通过采取技术、工艺等措施整改后,其危险性消除、降低,应及时进行评估,更新监控内容或进行动态清零;

因单位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新产生的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应进行排查评估,确认监控等级;

对生产作业过程中移动危险源点,要采取跟踪监控,使监控点处于可控状态。

(二)建立事故预警制度。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和职业危害,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组织职工现场演练,熟悉应急救援预案要求、内容和方法。

(三)建立职工教育更新制度。单位应对职工加强监控点管理、日常安全教育和现场安全教育,并对录用新人员,贯彻新法规,调换新工种,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情况及时进行职工安全知识更新教育。

(四)建立奖励制度。对职工在监控过程中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和避免事故发生的,单位应当给予一定奖励。

第十四条 单位应当建立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持续改进机制。重点是:

搜索更多关于: 1+3安全监控体系规范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淮安市“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规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事业单位“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消除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淮安市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以下称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 第三条 “1+3” 安全监控工作体系: “1”是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以下称监控法);“3”是建立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动态管理机制、持续改进机制、系统评价机制(以下称三项机制)。 监控法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监控事故隐患、职业危害的方法,三项机制是监控法有效实施运行的保障。 第四条 单位应当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贯彻“安全第一、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