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第二课时(总第______课时)
复式统计表练习
教学内容:
教材练习十五第3、4、5、6题。 教学目标:
1.学生熟练的认真填写复式统计表,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感受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继续用统计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发展初步的统计观念。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准确进行分析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调查活动的内容 1.本校各年级男生、女生人数。
2.调查本小组同学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情况,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的各组人数。
3.调查自己所在年级的两个班,学校田径运动会班机的得分情况。 1.小组分工合作,整理调查到的有用的数据。 2.小组分工合作,把下面的统计表填写完整。 ————小学男、女生人数统计表 性别 人数 年级 总计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合计 男 女 二、完成练习第4题 1.根本统计表回答问题
2.交流,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适当解释表中相关“动物类群”的含义。例如,哺乳动物是指靠母体的乳腺分泌乳汁哺育出生幼体的高等脊椎动物;爬行动物是指身体表面有鳞或甲,体温随气温的高低而改变,用肺呼吸,卵生或卵胎生的脊椎动物;两栖类动物是指幼时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长大后可以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和皮肤呼吸的脊椎动物。
从表中数据看出,我国哺乳类、鸟类、鱼类等动物类群的物种数目超过了全世界的十分之一。 三、完成练习十五第5题 1.根据课前调查,完成统计表 2.交流,并回答问题
提出“你了解自己班男生、女生的身高情况吗?”这个问题后,可以先让学生根据日常的观察试着说一说。除了对男女生身高数据的分布范围进行比较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比较男、女生的身高的情况,并试着给出相应的结论。
第三课时(总第______课时)
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9页例2、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2.使学生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问题并加以解决。
3.通过操作活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问题并加以解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例题引入
1.根据男生、女生跳绳测试情况,分别出示他们跳绳统计图
2.提问:这两张统计图都能反映各自跳绳情况,那么,如果老师想更清晰的比较男女生跳绳测试情况,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小组交流
3.课件合并统计图,成为复式条形统计图。
(1)你能看懂这个条形统计图吗?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揭示:这就是复式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4.看一看复习条形统计图都有哪些信息? 指名说
5.根据信息,填写统计表 (1)独立填
(2)展示一生填写数据 6.小组讨论:
(1)男生中,跳绳成绩哪个等级的人数最多?哪两个等级的人数较为接近?女生呢?
(2)哪些等级男、女生人数差别较大?哪个等级男、女生人数差别不大? (3)从整体看,是男生的成绩好一些,还是女生的成绩好一些? 7.体会:回答上面的问题,看统计图方便,还是看统计表方便? 二、练一练
1.根据课前调查的数据,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 2.交流情况
3.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能进行分析和比较吗? 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六第1题 1.出示题目
2.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3.回答问题 四、课堂总结:
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板书设计:
复式条形统计图
直观 形象 便于比较
第四课时(总第_______课时)
复式条形统计图练习
教学内容:
教材练习二十的第2—6题。 教学目标:
1.复习复式条形统计图,能独立完成统计图的填写和比较。 2.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用统计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发展初步的统计观念。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准确进行分析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醒写统计图和统计表时间的三种方法。
2.写“一句话”的具体要求:完整、不重复、体现一定的水平。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