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通史)练习:板块三 魏晋至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成熟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通史)练习:板块三 魏晋至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成熟Word版含解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5 23:02:36

材料二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三 议事已定,德彝(尚书仆射)数反于上前,由是有隙。时房玄龄(中书令)、杜如晦新用事,皆疏瑀(尚书仆射)而亲德彝,(以上所提人物都是宰相)瑀不能平,遂上封事论之,辞指寥落,由是忤旨。会瑀与陈叔达(宰相)忿争于上前,庚辰,瑀、叔达皆坐不敬,免官。(此后,李世民下旨)自今中书、门下及三品以上入阁议事,皆命谏官随之,有失辄谏。

——《资治通鉴》

(1)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唐代的三省辅政体制有何不同? (2)据材料三,说明唐代三省辅政体制在运行中是如何体现“制衡”与“专制”的?

(3)据上述材料,指出三省辅政体制发展的趋势,并评价该体制。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二,从三省的职权、运行机制、三省的地位等角度来对比分析。第(2)问,“制衡”根据材料三中“以上所提人物都是宰相”等信息归纳即可;“专制”根据材料三中“遂上封事论之,辞指寥落,由是忤旨……皆命谏官随之,有失辄谏”说明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结合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从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等角度回答。

答案:(1)不同:确定了三省各自的职权;确立了三省的运行机制;三省的地位平等。

(2)“制衡”:三省长官共同议事;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专制”:议事过程中发生分歧或异议时,由皇帝最终裁定;派谏官驻阁监督。 (3)趋势:隋朝确立,唐朝发展完善。(或从隋到唐,三省制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评价: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材料二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三 议事已定,德彝(尚书仆射)数反于上前,由是有隙。时房玄龄(中书令)、杜如晦新用事,皆疏瑀(尚书仆射)而亲德彝,(以上所提人物都是宰相)瑀不能平,遂上封事论之,辞指寥落,由是忤旨。会瑀与陈叔达(宰相)忿争于上前,庚辰,瑀、叔达皆坐不敬,免官。(此后,李世民下旨)自今中书、门下及三品以上入阁议事,皆命谏官随之,有失辄谏。 ——《资治通鉴》 (1)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唐代的三省辅政体制有何不同? (2)据材料三,说明唐代三省辅政体制在运行中是如何体现“制衡”与“专制”的? (3)据上述材料,指出三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