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4 曹冲称象【教案】.doc
精品资料
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1)指名读描写曹冲称象的语句,想一想他是怎样做的。(课件演示曹冲称象的步骤)
(2)师生合作读,了解曹冲称象的具体办法。读后讨论交流:曹冲的办法能称出大象的体重吗?
(3)教师现场模拟演示曹冲称象的步骤。 设计意图:
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脑,既可检验学生是否读懂了课文,又可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还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请学生完成课后第二题,给内容排序,借助“先、再、然后”等词语,指导学生把曹冲称象的步骤说得清楚、有条理。
课件出示:
读第4自然段,给下面的内容排序,再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 )赶象上船
( )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 )在船舷上做记号 ( )称石头的重量
4.细读、思考、讨论:曹冲称象的方法好在哪里?
(1)分小组讨论: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官员们的方法相比,好在哪里? (2)归纳展示: 课件出示: 官员曹冲
用大树做秤来称重用船来称 (借水的浮力来称大象)
(3)你觉得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 课件出示:
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
精品资料
让学生比较着读一读,体会“才”字的表达效果,读出惊讶、赞叹的语气。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
课件出示:
善于观察 乐于动脑 大胆表达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细读、思考、讨论,读思结合,读悟结合,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抓住“先、再、然后”进行说话训练,指导他们有条理地说清楚,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曹冲称象的具体步骤,而且学习了方法——有序表达,锻炼了他们语言表达的能力。通过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堂上自由地朗读,模拟演示,在落实课后练习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 三、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出示“底、做、岁”等6个生字,观察生字的特点。
2.教师范写,强调“半包围结构的字”和“四点底的字”的书写规律。 3.学生书写,展示评价。
4.拓展:你还有什么好办法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吗?课后,把“曹冲称象”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1.多样识字,理解词语。
教学中我采用随文识记“曹、底、岁、站”等生字,看图识记“称、杆、秤”,偏旁识记“柱”等方法认读本课的生字;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换近义词的方法帮助
精品资料
学生理解“才、直、议论、果然”等词语的意思,再运用让学生开火车读、领读等方法巩固学习生字。
2.朗读品味,引导说话。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教学中我采用对比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抓住课文内容进行对比,围绕“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指导他们生成自己的阅读体验。用课件演示、实物模拟等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曹冲当时是如何称象的。结合课后第二题,引导学生抓住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先……再……然后……”,有条理地说清楚曹冲称象的步骤,为复述课文做准备。
3.拓展延伸,创新思维。
在课堂的结尾处,我进一步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维:“你还有什么好办法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吗?”类文链接学生的情绪又高涨起来,有的读课文,有的看插图,有的热烈地讨论。有的学生提出用人代替石块的方法,这就锻炼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