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北专版)2017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编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二课内20篇文言文阅读(含比较阅读)第4篇陋
第4篇 陋室铭(河北近8年未考)
刘禹锡
原文呈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室中景之清幽宁静)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室内生活情趣之高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运用类比,引古贤名言以证“陋室不陋”。) 段层精解 第一层:开头运用类比立论,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概括全文主旨。第二层:以“苔痕”二句写“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以“谈笑”四句写室内生活情趣之高雅;再由此引出“无丝竹”二句,表现陋室主人的超凡脱俗。第三层:连举三位古人来证明“陋室”不陋。 【全文中心】本文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以“惟吾德馨”的立意贯穿全篇,层层铺垫,主要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抱负和情操,但字里行间也流露出讽刺现实的意味。
【文学常识】刘禹锡,字梦得,曾任太子宾客,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古文运动的积极参与者。著有《刘梦得文集》。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此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现实意义】在生活、工作与学习中,个人应做到不慕虚荣、不慕名利。
文言词汇分类积累
特殊 用法 古今 异义 丝竹 词语 无丝竹之乱耳 例句 古义:琴、瑟、箫、笛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今义:丝绸和竹子 古义:形体,身体;今义:形状 方位名词用作动词,长到上面 形容词用作动词,变绿 名词用作动词,出名 名词用作动词,灵异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 名词用作动词,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意思 形 一词 多义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其中往来种作 词类 活用 上 绿 名 灵 乱 劳 馨 虚词 无案牍之劳形 往来 表示交往的人 表示来来往往的人 苔痕上阶绿 苔痕上阶绿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高,有龙则灵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则 之 无案牍之劳形 何陋之有 有仙则名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那么,就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有龙则灵 灵:__灵异__ .(2)斯是陋室 斯:__这__ .(3)惟吾德馨 惟:__只__ .
(4)谈笑有鸿儒 鸿儒:__博学的人__ ..(5)往来无白丁 白丁:__没什么学问的人__ ..(6)无案牍之劳形 劳:__使……感到劳累__ .
2.(2016太原中考改编)下面几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B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 ..
B.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C.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D.可以调素琴 虽广素爱人(《陈涉世家》)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016太原中考)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它简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6太原中考)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__
苔
痕
碧
绿
,
长
到
阶
上
;
草
色
青
葱
,
映
入
帘
里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__(来到室内)谈笑的都是些学识渊博的人,交往的人中没有学识浅薄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子云:何陋之有?
__孔子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品德高尚)有什么简陋的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__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一: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示例二: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6绍兴中考)文章先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是否自相矛盾?请简要分析。 __不矛盾,因为居室环境雅,生活情趣雅,主人品德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6绍兴中考)作者在文中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两个典故有什么作用?
__借先贤之室不陋来证明陋室不陋,也以此来勉励自己,要像先贤一样坚守高尚的道德操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陋室不陋”体现在哪几方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__“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以自然环境的优美表现“陋室不陋”;“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以往来人物博学表现“陋室不陋”;“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以生活情趣的高雅表现“陋室不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石家庄41中模拟)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16分) 【甲】《陋室铭》(文略)
【乙】安贫乐道
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①学,不营②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③,意怡如④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⑤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⑥。
(选自《晋书》)
【注释】①耽:非常爱好。②营:谋求。③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④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样子。⑤哂:讥笑。⑥通儒:指贯通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惟吾德馨.
馨
:
__
香
气
,
这
里
指置……乞品的而丐德
高标担一
尚志忧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陋之.有 之:__宾语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妻患.之 患:__以……为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丐.食诵《诗》 丐: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__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__王欢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志向,后来终于成为贯穿古今、学识渊博的儒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甲】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陋室的?(2分) __
居
室
环
境
,
交
往
人
物
,
生
活
情
趣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乙】文写王欢与妻子的对话有何作用?(2分) __
反
衬
王
欢
专
心
求
学
的
决
心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比较【甲】【乙】两文,说说刘禹锡与王欢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4分) 相同之处:__安贫乐道。刘禹锡居室简陋,生活高雅,品德高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之处:__王欢安于过贫困的生活,专心求知。(意思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