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钻孔桩充盈系数控制
钻孔桩充盈系数控制 集通复线四分部QC小组
一、工程简介
改建铁路集宁至通辽线扩能改造工程林东至查布嘎段站前工程集通复线工程指挥部四分部起点里程桩号DK692+200,迄点里程桩号DK728+372.54。扩能改造前,线路长度36.17km(含站场),扩能改造后长度为34.86km(含站场)。其中包括既有林东车站改造和会让站衙门庙站改造,途经巴林左旗衙门庙、刘家店、小坑至阿鲁科尔沁旗先锋镇。集通四分部管段共计有大桥5座、中桥3座、小桥3座。共计1.0m钻孔桩284根,1.25m钻孔桩60根。2013年共计完成92根1.0m钻孔桩。剩余1.0m钻孔桩192根、1.25m钻孔桩60根。按照施工方案均采用冲击钻孔方式成孔水下浇筑混凝土的方式施工。 二、QC小组简介
课题名称 注册日期 注册号 活动时间 序号 1 2 3 4 5 6 7 姓 名 李义 汪家胜 甘春雷 赵向阳 郑金勇 王林 冯有庆 钻孔桩充盈系数控制 2014.3.27 YGS-QC-2014-18 2014年7月~9月 年龄 28 42 28 24 24 35 24 性别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组内职务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课题类型 TQM教育时间 小组人数 活动次数 项目职务 总工 副经理 工程部长 技术主管 技术主管 试验室主任 试验员 问题解决型 48 小时 7人 3次 三、选择课题
1
改建铁路集宁至通辽段扩能改造工程林东至查布嘎段集通四分部管段2014年复工后组织对桥梁桩基施工。通过7月前施工桩基资料统计显示。桩基充盈系数达到了1.21,造成混凝土浪费严重远远超出成本。
小坑中桥桩基数据统计分析 桥梁名称 墩台 桩位 0#-1 0#-2 0#-3 0#台 0#-4 0#-5 0#-6 1#-1 小坑中桥 1#-2 1#墩 1#-3 1#-4 2#-1 2#-2 2#-3 2#台 2#-4 2#-5 2#-6 统计 2014.7.12 水下C30 8.635 2014.7.17 水下C30 8.635 2014.7.7 水下C30 8.635 142.87 10.500 10.500 10.500 173.5 1.22 1.22 1.22 1.21 2014.6.28 水下C30 8.635 2014.6.25 水下C30 8.635 2014.7.12 水下C30 8.635 2014.7.7 水下C30 8.635 11.000 12.000 12.000 10.000 10.500 1.27 1.39 1.39 1.16 1.22 2014.6.20 水下C30 9.420 2014.7.1 水下C30 9.420 11.000 11.000 11.000 10.000 10.500 1.17 1.17 1.17 1.16 1.22 桩基砼浇筑日混凝土标期 号 设计方量 实际方量 11.000 10.500 11.500 充盈系数(i) 1.17 1.11 1.22 2014.6.22 水下C30 9.420 2014.7.2 水下C30 9.420 2014.6.25 水下C30 9.420 2014.6.27 水下C30 9.420 2014.6.22 水下C30 8.635 2014.6.20 水下C30 8.635 2014.7.15 水下C30 8.635 充盈系数:是指一根桩实际灌注的混凝土方量与按桩管外径计算的桩身体积比。
i =V实际 / V理论
i — 灌注桩混凝土充盈系数
V实际—一根桩实际灌注的混凝土方量 V理论—按桩外径计算的设计桩身体积
决定组成QC小组对孔桩充盈系数控制展开研究。
2
四、现状调查
2014年7月15在调查了16根钻孔桩的充盈系数后,我们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查,并数据统计,做如下调查表:
钻孔桩混凝土灌注充盈系数过大因素调查表
序号 1 2 3 4 5 检查项目 钻孔桩成孔形状不规则 混凝土面标高控制不准 桩底标高控制不准 钻头直径过大 钢筋笼尺寸有误 合计 频数(点) 频率(%) 累计频率(%) 12 2 1 1 0 16 75 12.5 6.25 6.25 0 100 75 87.5 93.75 100 100 100 孔桩砼灌注充盈系数过大缺陷排列图
由上表及上图可以看出影响小坑中桥桩基充盈系数过大的主要原因为钻孔桩成形不规则,导致混凝土灌注浪费严重。 五、设定目标
1、目标确定
3
根据调查情况经过小组研究讨论确定以下活动目标,为项目创造经济效益控制桩基混凝土用量节约成本。确定如下活动目标。
目标一:钻孔充盈系数控制在1.1以内 活 动目 标 2、目标可行性分析
QC小组成员对上述预期活动目标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析,认为存在
目标二:通过QC活动,锻炼和培养一批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总结出一套关于孔桩施工过程控制措施指导施工。 以下有利条件,可以确保其最终实现:
(1)QC小组由行政领导、主要技术人员、施工队长、工班长和现场施工员组成,结构合理,技术全面,且成员均有QC活动的实践经验。
(2)领导重视,落实到位,从而保证活动具体措施得到及时的贯彻执行。
(3)活动目标本身具有必要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确实能够解决现场实际存在的技术难题。
(4)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节超增效;现场各项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均明确责任到人,达到了全员参与的目的,也是我们现代施工企业加强项目和施工队管理的形势需要。 六、分析原因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