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浅析如何激发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兴趣的方法
浅析如何激发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兴趣的方法
【摘要】课堂教学方法与策略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水平。随着数学教育的逐渐发展,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着更高水准的要求,如何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已经成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急需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思维的特点,深入的分析并认识到如何改善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方法策略 学习兴趣
随着新课程教学的实施,多种新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策略已经得到广泛的运用,它要求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必须根据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恰当的找寻适合学生的方法与策略,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的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能改善教学质量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的体会是:除了要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教学方法外,还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
一、 明确新课标,活用教材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新课标决定着教学活动目标的建立,以及教学活动内容的设计和方法的选择。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必须熟读新课标,并且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实现循序渐进的教学。但是,对于刚步入教师岗位,甚至是初教数学的新教师而言,就更需要通过精细的备课,认真钻研教材,对于拿不准的重点、难点,应多请教有经验的教师,以便根据课程需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具,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才能按照既定的目标,将大纲中的要求渗透教学,还能将每个环节互相联系,相互促进,把某些相互制约的各项要求结为一个整体,灵活运用教材,让学生不仅能在课堂学习中掌握基础知识和能力训练,还能得到情感教育的渗透。很多时候,为了更加能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更加有兴趣,我甚至还自己编题:“我们的学校操场是一个长55米,宽30米的长方形,为了保证你们的安全,现在
准备在四周砌上高3米的围墙,每米需要用砖255块,那请你们帮学校算算,总共需要多少砖?每块砖要6角钱,那要准备多少钱才够呢?”在这道题中,既有长方形周长方面的知识,又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对于这样的练习乐此不彼,因此,我也乐于花时间去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明确新课标,懂得活用教材,并且重视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知知识来学习和理解数学,使学生感受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很多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决心,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更有劲了。所以,明确新课标,既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与质量,也促进了课堂教学,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有效率的课堂教学目标,一举几得,所以,此点的论述是基础,也是重中之重。
二、 创造情景教学,培养学生兴趣
一个成功的教学过程,是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的发展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提供全面、清楚的学习信息。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通过生动、灵活的语言进行课堂引人,当然,如果能熟悉学生近期感兴趣的话题甚至是能走近他们的生活,将数学题目融入现实,就能较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特别是低年级段的学生更是难以实现一节课满堂“硬灌”教学方法,那就更需要生动灵活的教学了。
记得在“加法”这个教学中,我在黑板上创设一个情景,我与学生置身于一个春天的花园中,花园中有五颜六色的花,也有许多翩翩起舞的蝴蝶,当学生们一看到此场景,就有了很浓厚的兴趣,整个活动我以一个童话故事贯穿,其中有一个环节是“如何救公主?”,我故作神秘的说道:“公主被可恶的巫婆带走了,如果想要解救她,就需要找到6朵蓝色的小花和7只红色的小蝴蝶,小英雄们,你们能找到吗?”此刻,学生们开始窃窃私语,不一会,一双双小手高高的举起,他们都想争当“小英雄”。看着学生们这么争前恐后的参与到我创设的活动中来,我不失时机的又提出:“现在小花和小蝴蝶都找到了,我们要准备迎接公主回来了,现在需要一位小朋友拿一朵花,一位小朋友抓着一只小蝴蝶,让我们一起数数,需要几个小朋友呢?”学生们都睁大眼睛,掰着手指认真的计算着??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们在我创设的情景中既复习到了认数,又初步理解到了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还增强了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感受到了算法的多样性,在这
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害怕数学,而是将数学看做一种玩耍,这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提高他们的探索精神,从而主动的参与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孩子们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效果当然会更好。这次教学活动的成功,让我感受到,教学不是一成不变,而是要通过不同的引导和情景的创设,把学生们喜爱的游戏活动运用到教学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注重学生有效学习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使用的教具主要是粉笔、黑板,而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往往都是配备了,却很难得使用,其实,如果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来解决问题,就具备传统教学不可比的优势。。著名的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多媒体以其具体的动感、声感、色感,将数学教学中抽象的素材生动形象的展现给学生们,让他们能更直观的认识数学,能拓展学生想象,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对于学生思维的发散起到积极的作用,能解决许多传统教学不能完成的问题,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例如,我曾进行过这样一个活动:
在“数数”一课中,我在多媒体课件中设计了许多色彩鲜艳的花朵,还有很多各式各样生动可爱的小动物,首先在视觉上就给学生带来一种亲切感,在他们仔细看着图片的时候,放上一首活泼动听的儿歌,孩子们眼前一亮,仿佛置身于一个大农场中。“小朋友,你们去农场里玩过吗?漂亮吗?好玩吗?”很多学生跃跃欲试想站起来告诉我他们的想法,仔细的听了一些学生的回答,我感觉到导入成功了,图片一转,呈现出一大片草地,绿草如茵,孩子们都情不自禁的叫了一声,接着,画面上出现了牛妈妈与羊妈妈带着一群小牛和小羊,我微微一笑,说道:“牛妈妈和羊妈妈也带着他们的孩子来了。”此刻,欢愉的笑容已经在学生们的脸上绽放开来。牛妈妈突然对羊妈妈说起话来:“‘牟牟’,我的孩子比你的多!”羊妈妈昂着头,说:“不对,是我的孩子比你的多。”看着学生们好奇的眼神,我提出:“怎么知道他们谁的孩子多呢?我们一起来想个办法吧!”这就引发了一个“比多比少”的问题,学生们经过热烈的讨论,一致决定让小牛与小羊分别排好队,一个对一个,就这样,解决了谁多谁少的问题。这个活动,让学生有兴趣的学会了“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你瞧,这难道
不是多媒体教学的魅力吗?教学不仅更加的直观有效,而且还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增进师生感情交流,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 课堂是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经历之一,课堂中的教学是一个情感场,学生会带着不同的感情上课。良好的师生关系,会让学生思维活跃,听课效果事半功倍。我也从学生时代过来,对于喜欢的老师上的那门课,再怎么都会比其他科目强上一些,但是如何与学生增进感情,我想,最基本的就是需要将学生看作平等的一份子,共同思考,共同完成课程教学,在师生交流时,要指导学生交流的技巧和关注交流的内容,并进行正确的判断。有次,我在教学“6的乘法口诀”的时候,原本已经准备了许多活动想导入新课,当我兴致勃勃的走入教室,刚写了一个标题,却听到一阵窃窃私语声,“乘法口诀,我知道呢。”“你知道有什么了不起,我还会整个背出来呢!”课堂里此起彼伏的响起了声声互相炫耀的话语。我一下愣住了,怎么办?难道用“师威”压住学生,按原计划完成我的新课吗?不过那将只是我的一场独角戏而已。我不愿这样。此刻,灵光一现,何不换个方法,今天我来当次学生。我真诚的对学生们说:“看来,你们已经知道了6的乘法口诀了,我还不会呢!今天换你们来教我,如何?”学生们先是一愣,几个胆子大的孩子已经高高举起了小手,表示他们愿意,看见他们的举动,班上其余的学生兴奋的叫起来:“我们愿意,老师也成我们的学生了!哈哈!”在这样的和谐氛围里,学生们迫不及待的想展现自己,七嘴八舌、一本正经的教起我来。“老师,记住啦,6的乘法口诀就是从一六到九六。”“我教您背吧,一六得六??,您可要记得哦!”在这样积极向上的情景中,我不失时机的提出学生自己想出验证乘法口诀的问题,顿时引起了他们的共鸣??上完这节课后,我有了新的反思:当学生与我预设的教案发生矛盾时,我应该蹲下身子,耐心的倾听他们,保护他们的学习兴趣,当师生角色互换,教师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时,反而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原本死气沉沉的课堂充满生机。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教学应该是在师生平等的过程中进行。”总之,做一个有心人,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他们的学习潜力。只有这样,才能调动更多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的兴趣,就要提高教师教学的基本素质。通过良好的
课堂教学使得学生探索精神、思维能力、情感升华与创新意识得到全面的训练和发展,较好的服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要求,甚至对于今后更深层次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寻找出最适合自己学生的课堂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真正实现师生教学相长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 范文菊:谈素质教育下数学教学的改革【N】,安徽经济报,
2001. 【2】 汤金娥: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J】,江西教育,
2003,(5).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