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韵的入门
韵的入门 【第一部分】何为押韵
所谓押韵(也叫压韵、叶韵),是指在诗词歌赋或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也就是把相同韵部的字放在规定的位置上。
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
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押韵叫合辙。 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中的“还”和“山”都是《平水韵》的上平十五删韵部下的,所以其就是押韵了。 问:上平15删是什么
答:那是平水韵的一个韵部 以后会详细为大家解释
后面的类似的都是平水或者词林正韵 问:词林正韵什么意思? 问:平水?是啥
答:平水和词林正韵是韵书,第三部分会提,详细的内容是以后的课要讲的,今天是入门,最重要是第四部分
问:平水韵怎么分的,有规律吗?
答:当然有规律,平水韵本是总结大量前人写诗韵脚而分成的100多部,但是若想掌握其规律必须研究丰富的唐诗才行,说过平水韵相当于一本字典,只是用于检查是否出律,可以熟悉它,但难以背下来。 【第二部分】押韵的优点
而这些使用了同一韵母字的地方,如上诗中的还和山处,称为韵脚。
所谓韵部,就是将相同韵母的字归纳到一类,这种类别即为韵部。同一韵部内的字都为同韵字。
任何诗歌都要求押韵,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不同者,对于押韵的限制多与少、严与宽的不同而已。这也是诗歌同其它文学体裁的最大分别。
押韵把许多涣散之音联络、贯串为完整之声调,使诗词的节奏更鲜明、和谐,吟咏时人们听起来会觉得更加铿锵悦耳。 诗押韵后读时琅琅上口,易于记忆和背诵。其更是是增强诗歌音乐性的重要手段,近体诗为了使声调和谐、容易记忆,对于押韵十分讲究。 【第三部分】何为韵书
说到押韵,不得不说一下韵书。
韵书是将同韵字编排在一起供写作韵文者查检的字典。中国诗歌起源很早,为写作诗歌服务的韵书产生的时代也比较早。
古人通常使用官方颁布的专门指导押韵的书,如《唐韵》、《广韵》、《礼部韵略》、《佩文诗韵》、《诗韵集成》、《诗韵合壁》、《词林正韵》等,以南宋王文郁撰的《新刊韵略》最为流行,即世人所谓之【108部平水韵】。
但随着白话文的普及,普通话的出现,出现了《诗韵新编》 是按照现代汉语规范化读音用韵而为旧体诗作者编写总结的一套“新韵”,也就是倡导摈弃盲目守旧的观念,与时俱进的采用更加符合现代汉语发音习惯的“宽松的押韵” 即宽韵,采用这样的新韵将会让我们写诗填词的用韵范围更加广阔,无疑这是广大古典诗词爱好者的福音。
还有《中华新韵》等等都是扩大的韵部包含量,减轻大家的麻烦。
但是因为韵书不一样,所以大家写格律诗词时应该注明所用韵书,平常写韵文时,大家还是比较流行《诗韵新编》,具体的一些东西我们下堂课会详细讲解。
第四部分】押韵的避忌 下面是一些押韵时的禁忌 1、戒凑韵
俗亦称趁韵、挂韵脚。
谓所押之韵,与全句意义不相贯串,而勉强凑合也。 韵脚不稳就是与韵脚所组成的词组不通顺硬凑一起这个一般在窄韵中常见,如<平水韵>中三江五微,因为本身字数就少,能切题意的就更少了,所以有时为了完成一首诗就会出现似通又不通的凑韵情形
如唐诗“黄河入海流”句,若易“流”字为“浮”字,便为凑韵,初学最易犯此,所当切戒。
“黄河入海流”意思明了,通顺易懂,若想用其它韵如换流为浮字,则一下子失去韵味了,这就是凑韵 问:窄韵是指韵部所包含的字少吗? 答:窄韵更应该看和什么相比较
一本韵书里如平水中各个韵部相比便是字少为窄韵,若将平水和诗韵新说相比,这后者韵部较少,则平水韵都是窄韵如九张机所用四韵部便算是窄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