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二甲医院投标方案设计说明 - 图文
行政科研楼及会议中心是一栋多功能的综合大楼,由行政科研楼和会议中心(报告厅)两大部分组成,设有行政办公、图书馆、陈列、档案管理、会议等功能。会议中心为可容纳500人的报告厅,可兼做演出剧场,可相对独立使用;利用座位起坡形成的空间形成其入口大厅,解决大量人员集散问题。行政科研楼共六层,其中行政办公部分六层,图书馆、陈列、档案管理、会议等部分四层,其中四层为大会议室。利用高差设有半地下车库。
生活区由宿舍以及职工食堂围合而成,中间留有半封闭的院落空间,形成了宁静优美的小环境,尽量减少外界的干扰。其车行通道与东侧的行政科研楼的半地下车库入口合用。人行通道则布置在职工公寓底层的架空层,通过架空通道进入内院,在分别进入公寓或宿舍。职工食堂面向内院设置主入口,方便内部员工进餐不受外界人员干扰。职工食堂的厨房的出入口则布置在南侧空间外部出入口的位置,方便进出货物。比较完满的解决了人流、车流、货流的分流问题。
3、特殊医疗及保障区:
特殊医疗及保障区包括核医学及放疗中心、高压氧舱等特殊医疗用房以及太平间、氧气站、锅炉房、变配电、污水处理站等特殊保障用房。
核医学及放疗中心由核医学中心和放疗用房两部分组成。本方案充分利用地形,放疗用房从一层南侧进入,北端将放射治疗用房布置在山体之中,以利于放射防护。核医学中心的主出入口则布置在西侧的二层,通过院内南北干道可直接进入,从西端的楼梯、电梯到达二层、三层的治疗用房和医辅用房。用药后的病人通过东端的楼梯可到达四层的观察病房,经过半衰期的病员又可通过此竖向交通体从二层的出口离开。
三、建筑造型
医院建筑由于其本身的功能特殊性,要求建筑形象以素雅柔和为佳,忌讳过于商业化和豪华铺张,这就对医院建筑形象的鲜明性、时代性、经济性以及超前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设计中建筑造型注重建筑群体关系的塑造,强调了“面”与“体”,通过曲面的处理与虚实变化赋予其独特的表情,弱化医院建筑的紧张感,同时也强化了东西轴线关系,既是城市界面的延续,又是视觉的焦点。同时注重角部的设计,设计中形条行入口大厅,强调其与道路和广场的对话与对景关系是新现代中式风格关于文脉的一种诠释。北面通过较强的虚实变化及弧形变化突出入口与广场关系的呼应。整个主体建筑群北高南低,凸现建筑的纵深感、层次感,同时又保证了东部的病房楼有良好的采光朝向和景观朝向。
主体建筑的面设计采用对比与协调相统一的手法。东面病房楼采用了国际流行的双层带型窗设计。窗体由内外两道组成,内窗采用明框窗,开有活动窗,外窗采用有框窗,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可对空气的流动及温度进行调节,这样的设计有效地解决了遮阳及防噪问题。立面上横竖线条的运用改善了立面的呆板,同时构筑起了一幅生动可变的现代中式建筑风景。建筑屋顶设计别具匠心,利用女儿墙做假性坡屋顶,使屋顶空间得以利用。整个建筑具有很强的雕塑感、整体感、新颖感和时代感。中部的医技楼在东西两个曲面上主要考虑窄窄的带形窗,使建筑的面成为一个整体,流畅而富于变化。
建筑细部设计则力求精致、朴素、大方,用普通建筑材料创造完美的构图形象。墙面面砖分格的比例、宽窄、色彩变化也经过精心推敲,使整个建筑立面素雅而亲切,既具有医院建筑的特色又照顾了建设方投资的经济性,因而也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在此处键入] [在此处键入] [在此处键入]
四、装饰标准
1. 室外:采用隐框铝合金龙骨,镀膜镜面玻璃;裙楼局部采用干挂花岗石板;其余墙面则采用外墙面砖或外墙涂料。
2. 室内:墙面采用乳漆胶。地面为抛光地砖,门厅等可采用花岗石地板。吊顶采用轻钢龙骨吸音矿棉板。卫生间墙面采用浅色墙面砖贴面,地面采用防滑地砖。
3. 所有外窗均为中空断桥铝合金玻璃窗。 4. 装修材料应全部采用不燃物或难燃物。
5. 屋面采用新型卷材防水加架空隔热层,地下室采用防水混凝土加外防水层。
五、建筑消防
建筑消防及疏散设计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大型消防车可顺利到达建筑周围的任意一个位置。平面设有消防给水系统、消火栓、烟感报警器和消防喷淋设施,每个防火分区的面积均不超过规范规定的面积(所有跨两层的空间均设有防火卷帘和自动喷淋)。
门诊医技综合大楼的每个部分都设有两部疏散楼梯,保证每个部分各房间都有双向疏散的可能,满足规范的要求。其他多层建筑均保证了双向疏散,满足规范的要求。
住院综合大楼每个防火分区中各有两部疏散楼梯,均为有正压送风的防烟楼梯间,且均匀地分布在建筑平面的东、中、西三个位置,从地下层直通屋面,使每个防火分区的各房间均有双向疏散的可能。
第五章 结构设计
一、设计依据
1) 本工程结构方案设计所采用的主要法规和标准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2;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4;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7)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 (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10)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2008年)。 2)拟建建筑物所在地的自然条件
(1)风荷载:取铜仁地区5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值0.35kn/m2。雪荷载0.3kn/m2地面粗糙度类别取为C类。1、风荷载:0.35kn/m2
(2)地震烈度:铜仁市江口县地区属于非抗震区,不作抗震设防但医院等抗震设防基本烈度为提高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二、结构设计
[在此处键入] [在此处键入] [在此处键入]
1)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一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本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计算采用的地震作用为7度, 核医学及放疗中心、门诊楼医技楼住院部按7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构造措施,学生职工公寓楼、行政科研办公楼按7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构造措施。
2)主体结构选型及材料选用
本工程为由数栋多层建筑组成的建筑群。其中,门诊楼医技楼住院部主楼为一栋地面以上四层、地面以下一层的多层建筑,其结构最大总高度不超过24米,结构选型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和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均为二级;各层楼盖、屋盖均采用现浇梁板式结构。其余建筑层数为一至六层,其结构最大总高度不超过24米,结构选型采用框架结构体系,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各层楼盖、屋盖均采用现浇梁板式结构。地下室侧墙及底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门诊楼医技楼住院部主楼与副楼地面以上设一道横向变形缝(兼备防震缝和伸缩缝功能),地下室连通。本工程主要结构材料为:混凝土强度等级C30~C45;钢筋采用HPB235、HRB335及HRB400级;围护结构采用加气混凝土砖、混合砂浆砌筑。
3)地基基础选型
暂无地勘资料,参照铜仁地区常规作法设计,对地面以下覆土深度大于4米的基础采用人工挖孔大直径桩基础型式,对地面以下覆土深度不大于4米基础采用独立基础型式或条型基础形式。持力层一般选用中风化岩层。
第六章 给排水设计
一、给水设计
1.现状
本工程位于铜仁市江口县原凯德中学地块。该地区有完善的给水管网。给水拟在北侧预留一个市政供水管接口。
2.用水量
本工程主要为医疗区和与之配套的食堂、宿舍楼、办公楼等建筑用地及交通、绿化用地。
(1) 医疗建筑生活用水:
用 水 数 量 7000人 1200床 1500人 用水量 标 准 15L/人.次 300L/床.d 200L/人.班 用水 时变化用水量 用水名称 时间 系 数 最高日 最高时 (h) 12 24 8 (kh) 1.5 2.5 2.0 (m3/d) (m3/h) 105.0 360.0 300.0 76.5 842.0 13.2 38.0 75.0 12.6 139.0 门诊、急诊 住 院 医务人员 未预见水量 合 计 上述水量和的10% (2).生活区用水:
用水 时变化 时间 系 数 (h) 10 (kh) 1.5 用水量 最高日 最高时 (m3/d) (m3/h) 7.5 1.2 用水名称 用 水 数 量 用水量 标 准 办公楼 150人 50L/人.d [在此处键入] [在此处键入] [在此处键入]
食 堂 宿 舍 未预见水量 合 计 1500人 168人 20 L/人.次 200 L/人.d 16 24 1.5 2.5 30.0 33.6 7.2 78.3 2.9 3.5 0.8 8.4 环状,在保证供水安全的同时,便于计量和今后的维护管理。
4.消防
(1)设计依据
上述水量和的1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10)
(3). 绿化用水:
用水量标准 (升/m2.d) 1.5 (4)中央空调用水:最大时用水量15m3/h,最大日用水量:360m3/d
(5)本工程给水设计用水量
最大日用水量Qd=1334.2m3/d 最大日最大时用水量Qh=190.6m3/d
(6)热水供应:病房楼应用集中热水供应系统。每床位每日热水用水量为150L/床.日。
3.供水系统
本工程内最不利建筑为一类高层建筑。本工程内某些民用建筑所要求的水压若超过市政供水系统所提供的最高水压值时,应在单体建筑设计中加以解决。
拟从市政道路引入2市政根DN200给水管接口。在规划区内形成
[在此处键入]
[在此处键入]
绿化面积 (m2) 25453.8 总用水量 (m3/d) 38.18 (2)设计内容
本工程设置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及建筑灭火器配置。
各消防给水系统用水量见表。 1
3 自动喷水 30L/s 2 室内消火栓 室外消火栓 20L/s 20L/s 消火栓给水系统的火灾延续时间按2.00h计算,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延续时间按1.0h计算。
室内消火栓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均为临时高压给水系统。在地下一层设消防水池及消火栓加压泵及自动喷水加压泵,病房楼层顶设18m3屋顶消防水箱。
医技楼中的贵重设备用房设气体灭火系统。 本工程内均配置建筑灭火器。
消防水量按本工程内同一时间发生1次火灾考虑,一次灭火用
[在此处键入]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