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研究》中期评估检查表 - 图文
(1)、激发自主探索精神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建构的过程。也就是说,只有经过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不断发现,数学教学结构才能真正被学生接纳为认知结构。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是一个组织者、促进者、网上资源的提供者、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时,要为学生提供具体、形象和生动的实践材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自觉参与探索过程。 例如,“元、角、分的认识”是二年级教材中较难掌握的内容,传统的教学常常使学生囫囵吞枣,难以用课本上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此,我们专门设计了一份调查报告表,让学生分小组到超市去了解,再根据学生的报告,创设一个“虚拟超市”的情境,利用网络,让学生进行“网上购物”,学生兴奋不已,都迫不及待地想做网上“顾客”,根据电脑显示,学生可以自己充当售货员,点击食品到秤上去称,然后根据单价算出金额。也可以是“顾客”,自由去花钱购物,将手中的钱计划着用,学生学习热情达到高潮。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既学到了教学知识,又接触了生活知识,还学会了网上浏览和网上购物知识,促使每个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通过网络紧密联系在一起,缩短了教材内容和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长了学生的才干,使学生自主探索精神得到发扬。 (2)、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现实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归宿。教学时教师应注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指导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3)、启迪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的实质是创造性。它力求从认识上打破常规,标新立异,质疑问难,大胆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当前课堂教学面临的迫切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必需在教学思想和方法上努力改革,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不断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思维氛围,让学生的广阔的思维空间,在教师的正确启发引导下,使每位学生都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 (三)课题研究的成效体现在教师身上。 1、通过课题研究,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课题组的教师们确立了新的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 2、通过课题研究,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教师的创新意识普遍增强,他们基本掌握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基本方法,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3、深化了课题研究者的思想,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 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意识,教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课题组成员大胆实践,勤于探索,积极总结,推出了一些具体做法,使本课题研究者的思想不断深化和发展。课题组主持人撰写的研究论文《应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一文,被评为省级优秀论文。 (四)促进了学校现代化的建设,提高了办学质量。 课题研究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更需要相应的设备条件等。反过来,积极、认真地开展课题研究可以加速学校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建设。本学期,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从实际需要出发,信息技术的许多软、硬件设备逐步添置到位。学校今年已为全校42个教室全部配上班班通、电子白板,为每个办公室配备了计算机,并联接上互连网,促使每个教师学习、使用计算机,从而有力地支持了课题的研究。学校本学期举办了一次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通过评比交流,使每个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均有所增强,从而促进了办学质量的整体提高。通过购置、自制等积累,学校已经配备了数量可观、种类齐全的信息技术资料,并在日常的教学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五、几点思考及今后研究的打算 实践中的思考 1、依托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有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以知识掌握为主的学习评价方式已经过时,以学习过程和能力发展为重的评价大家都在探索,我们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适合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学的发展性评价工具,评价落后于课堂教学改革,也制约了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2、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带来了很多便利,但绝对不能代替真实情境的学习。因此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现代化教学媒体的运用不是目的,帮助学生理解,促进自主创新的学习,提高学习质量才是目的。 3、恰当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与传统的数学教学形式相比,有许多优点,但也不是万能的。经过课题研究,我们体会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教师的自身成长、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但是,它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媒体,应用时要防止追求课件表面化的奢华和大容量,要辩证地看待传统的教学媒体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关系。我们应该始终摆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辅助”位置,恰如其分地发挥它的效能。要取缔只具有展示书本或代替板书功能的课件的展示。同时课件不能替代学生的操作实践活动,要让学生动手摆一摆、量一量、画一画,使学生在活动中有所发现,寻找规律,得出结论,决不能以媒体的演示代替学生的动手操作。传统数学教学使用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讲解、模型演示、教师和学生交谈、学生练习等,而多媒体数学教学使用的教学方式有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交互性强等特点。因此,进行现代教育技术教学首先要考虑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才能发挥它的最大潜能。如果教师教育观念不更新,不论内容是否适合,一味追求多媒体教学方式,就会“穿新鞋,走老路”,用先进的技术为旧式的教育服务,变“人灌”为“机灌”,而电脑只起到电子黑板的作用。 在研究中,老师们还有许多困惑: 1、存在不均衡性。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本课题研究的深入,我们加强了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存在不均衡性。老师们在教学时教材与现代信息技术重组,形成和谐的教学,效益的教学方面还要不断探索。 2、形象与抽象需要把握好\度\。现代教育技术所提供的首先是一种\形象\,似乎更有利于培养形象思维。由于教学本身抽象,借助于多媒体技术使基本知识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接受。如果始终借助计算机,那么学生的抽象思维训练会受到一定限制,在数学课堂上要适当控制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 3、在研究中,我们发现特别是网络环境下的数学课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我们认为网络环境下的数学课并不适合所有的课型,而且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认知规律很难以网络为平台来架构,它必须有相关的教学平台作为基础,而有些教学平台的设计又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导致了研究开展的难度。 总之,这次课题研究的过程给了我们许多启发,同时我们也发现了许多有待于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学习研究的意识和能力还有待加强;平时资料的积累还不够及时;研究成果的质和量上还要做不懈地努力。我们将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以本课题的研究为基点,不断改进完善研究的措施与方法,推进我全校的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工作,为提高全校教师的科研水平、为学校的发展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课题组 2014年5月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