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构建生命化校园 润泽稚嫩的心灵
构建生命化校园 润泽稚嫩的心灵
——生命化校园的实践与探索
通州市实验小学
“知识若没有智慧烛照其中,即使再多,也只是外在的牵累;智慧若没有精神隐帅其中,那或可动人的智慧却也不过是飘忽不定的鬼火莹照。我们教育培养的绝不应该是知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过高等教育的屠夫。”
这是南师大冯建军教授在《生命与教育》一书中所说的一段话,他所阐述的是人的精神灵魂之于人发展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作为学校、作为老师,我们在关注知识传授、智慧启迪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生命的健康和谐的高品质的发展。
确实,敬畏生命是教育的伦理起点,也是教育的价值归依。关注生命、尊重生命是教育的第一要义。多年来,我们始终谨记,教育是生命的教育,学校是生命的学校。
生命化的校园应该具有丰富的智力背景,应该是生机勃勃的智慧场,应该是师生绽放生命精彩的乐园。她充满生命的律动、浓浓的书香、深厚的文化、人文的关怀。
我校始建于1920年,是一所具有80余年历史、人文底蕴深厚、素质教育成果显著、办学声誉闻名遐迩的老牌省实验小学。目前由实验小学本部、金田小学、附属幼儿园三部分组成。三校共有在岗在编教职工260人,退休教职工54人。共计314人。小学77个教学班,学生4300多名,幼儿园26个班级,幼儿1300多名,师生共计六千多人。构建一个生命化的校园,营造浓郁的学校文化,实现生命化教育,一直是我们全校教职员工的不懈追求。
打开我校网站(WWW.TZSX.CN),大家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富有诗意的画面:飞亭迎月,古木苍天,香樟成林,群鸟飞翔。伴随着游动的字幕“走进生命的林子 绽放生命的精彩 ”动态的FLASH画面和舒缓悦耳的音乐把我们带进一个理想的教育天地。这就是我们理想的校园意境,也是我们着力打造的办学特色。
在构建生命化校园的过程中,我们着力进行了如下探索:
一、挖掘、拓展、延伸教育资源,让校园成为流淌自然灵性的生态场
我校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活动面积12200平方米,校舍面积2万平方米,绿化面
积8800平方米,素有“花园”学校美誉。学校原名孙氏私立小学校,由当时金沙开明绅士孙儆先生出资创办。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经过多次的校园改造建设,学校依然保持着古朴典雅的园林风貌,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调,先后被评为“南通市十佳校园”、“南通市环境教育‘十佳’学校”。“实验小学园林”作为通州市唯一的园林也于1989年6月被通州市人民政府确定为“通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注重创建回归自然灵性的生态文化校园。漫步在我们的校园内,让每一处风景都具有美感和诗意,每一堵墙,每一棵树,每一方空间都在和您交流。
学校绿化覆盖率达到37%,超过省园林城市的验收标准。蕊春园内四季常绿,香飘满园;葫芦池畔,飞亭延月,古木参天;假山洞边,鹅卵小路,蜿蜒曲伸。(幻灯)
学校主色调:蓝白相间,蓝天的辽阔,白云的闲适和灵动,学校是孩子放飞心灵的空间,是放飞生命的乐园。(幻灯)
营养餐厅顶上的图画出自孩子之手。(幻灯) ——双语墙(幻灯)
“双语墙”每一处点缀都体现出一种审美情趣,折射出一定的文化韵味。学生置身其间,不仅得到了美的熏陶,更多地获得了生命的感悟。
——涂鸦天地(幻灯)
学生总会有不开心的时候,涂鸦天地的开设,使学生找到了情绪发泄的场地。在这里他们可以乱写乱画,把自己心中的所喜所怒反映到这方天地上,直到情绪平稳。
——心理平衡场(幻灯)
谁没有个脾气,和同学产生了矛盾,被老师错怪了,都可以到这儿来打打沙袋。大声吼叫,拳打脚踢都行。不仅让学生及时发泄了心中的不满,而且学生在打拳击的过程中得到了身体的锻炼,“让学生带着笑脸回了家”
给孩子“人性化的关怀”,让孩子回归自然灵性的生态文化校园,让孩子们喜欢这里的每一块地方??在自然灵性的校园里,孩子们与自然相融、与高尚对话,在诗情画意中朗读、歌唱??
刚才,各位领导参观了我校的蕊春园。蕊春园是通州市唯一的古典园林。园林占地
约3500平方米,园内古木参天,郁郁葱葱,几条鹅卵小路蜿蜒其间,将葫芦池、晚香阁、延月亭、假山连为一体,置身其间,令人心旷神怡。(幻灯) 我们学校的老前辈,比如邱祖璋、孙敬平校长等等,他们虽然已离退休,但却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学校的发展。他们经常对我们说,蕊春园是学校创办人留给我们后人的一座蕴藏着无穷绿色教育资源的宝库,鼓励我们要不断挖掘、拓展、延伸她的内涵,并提出了许多合理的建议。为此,我们——
1、以蕊春园为参照,加大绿色校园建设。我们以蕊春园为基点,向西进行了园林拓展,栽种了香樟林,高低错落,层次丰富,让城市孩子体验到农村的田园乐趣;培植了花圃草地,造型新颖,高低错落,为孩子开辟了亲近自然的理想田地 (幻灯) 2、以蕊春园为背景,凸显特色文化建设。我们从蕊春园茂盛的大树获取灵感,建成了内容丰富的校园网站,校园网站成为社会了解学校、家校相互沟通、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平台;我们提取蕊春园的精髓,定期出版了学校内部交流报纸《蕊春报》,《蕊春报》已经成为展示师生风采、交流教育心得、发表家长、老师、学生作品的有效载体。
3、以蕊春园为课堂,开展学科教学活动。新生入学,一年级班主任老师带领孩子走进蕊春园,进行爱校教育和环保教育;各年级作文教学,校园景色描写是必不可少的作文话题;数学教学,葫芦池的面积计算是最好的生活数学案例;自然教学中,孩子们在蕊春园认识植物、采集标本、聆听昆虫的声音??
4、以蕊春园为基地,培育绿色环保意识。我们带领孩子到蕊春园认领草地,播种绿色,亲自参与养树、护树,亲手呵护生命成长的过程;孩子们给花草树木挂牌,为林子命名,在葫芦池中放养鲜活的生命;孩子们在草地上插上警示牌,自觉爱护小花小草。(幻灯)充分发掘了学校环境、空间资源,在蕊春园内建立了植物园、昆虫园和候鸟栖居园。蕊春园成了学生的绿色心情基地。
蕊春园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着每一个莘莘学子。
二、尊重、照亮、点化孩子心智,让学校成为孩子放飞智慧的乐园
生命化的校园,应是孩子放飞智慧的乐园。要实现这一目标,决定因素是我们教师
要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理念。为此,我们通过学习、培训,广大教师形成了共识:“教育不是有知者带动无知者,教师不是学生知识的最大供应者,而是用一个智慧的生命去照亮许多智慧的生命,用一个心灵唤醒许多心灵。教师的角色必须跳出和超越传统的知识传递者的角色,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书”,而在于“育人”,在于创造新的精神生命。” (幻灯)全校教师形成了“尊重学生的生命尊严,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的教育理念。
理念的形成,促使了我们行为的改变。为了照亮、点化孩子的心智,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作了如下尝试:1、一“卡”架起桥梁——德育评价出新招。
我们以变迁中的社会为德育背景,改革了曾给学校和家庭教育带来莫大好处的《德育卡》,制作了“多彩阳光家校联系卡”。
我们的设计理念是:内容上,我们依据“低起点、小坡度、分阶段、分层次”的原则,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目标分解训导达成要求”进行分解,由大到小、由小化细,形成纵向呈系列、横向相关联的训导目标。横向上,我们将把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分解为五个方面:(1)生活行为上,主要涉及学生的就餐文明、就寝文明、如厕文明、着装文明等,让学生养成食不言、寝不语,不挑食、不浪费,不暴饮、不暴食等生活习惯。今年,学生的就餐文明养成教育将是其中的重中之重。(2)学习行为上,主要包括听的习惯、读书的习惯、写字的习惯、自主学习的习惯等。(3)劳动行为上,要让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劳动技能,比如扫地、洗碗、整理房间、洗衣等等。(4)交往行为上,包括待人接物的礼仪、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的习惯、和同学和睦相处的规范、谦让互助的品行等。(5)社会行为上,包括遵守公共秩序、遵守交通法规、爱护公共财物、讲究公共卫生等方面。同时,我们还增加了心理上耐挫力等内容,然后把这些内容加以整合,形成了心理篇,品行篇,学习篇和其他篇。其他篇的设置是让不同年级、不同班级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填写的。纵向上,我们把训导目标分解为“白、绿、黄、红”四阶段训导点,力求梯度分明,循序渐进,要求明确,以便于实践操作。在形式与方法上,首先我们注意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基础上,强化行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