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章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二复习
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章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二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在家鼠遗传实验中,一黑色家鼠与白色家鼠杂交(白色与黑色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且独立遗传),F1均为黑色。F1个体间雌雄交配得F2,F2中出现黑色:浅黄色:白色=9:6:1,则F2浅黄色个体中纯合子比例为( )
A.1/2 B.1/3 C.1/4 D.1/8
2.已知某种植物籽粒的红色和白色为一对相对性状,这一对相对性状受到多对等位基因的控制。某研究小组将若干个籽粒红色与白色的纯合亲本杂交,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Ⅰ Ⅱ Ⅲ P F1 F2 红粒×白粒 ↓ 红粒 ↓ 红粒×白粒 3∶1 红粒×白粒 ↓ 红粒 ↓ 红粒×白粒 15∶1 红粒×白粒 ↓ 红粒 ↓ 红粒×白粒 63∶1 A.控制红色和白色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第Ⅰ、Ⅱ组杂交组合产生的子一代的基因型可能有3种 C.第Ⅲ组杂交组合中子一代的基因型有3种
D.第Ⅰ组的子一代测交后代中红色和白色的比例为3∶1 3.现用山核桃的甲(AABB)、乙(aabb)两品种作亲本杂交得F1 ,F1测交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选项不正确的是( )
A.F1产生的AB花粉50%不能萌发,不能实现受精 B.F1自交得F2,F2的基因型有9种
C.F1花粉离体培养,将得到四种表现型不同的植株
D.正反交结果不同,说明该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4.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则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现有基因型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 ( )
A.4种,9:3:3:1 B.2种,13:3 C.3种,12:3:1 D.3种,10:3:3
5.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后代中( )
A.表现型4种,比例为3:1:3:1;基因型6种 B.表现型2种,比例为3:1,基因型3种 C.表现型4种,比例为9:3:3:1;基因型9种 D.表现型2种,比例为1:1,基因型3种
6.两个亲本杂交,基因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其子代的基因型是: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那么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 A.YYRR和YYRr B.YYrr和YyRr C.YYRr和YyRr D.YyRr和YyRr
试卷第1页,总4页
7.如图所示,某种植物的花色(白色、蓝色、紫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D、d和R、r)控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种植物中能开紫花的植株的基因型有3种
B.植株DdRr自交,后代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1/3 C.植株Ddrr与植株ddRR杂交,后代中1/3为蓝花植株,2/3为紫花植株
D.植株DDrr与植株ddRr杂交,后代中1/3为蓝花植株,1/3为紫花植株,1/3为白花植株
8.下图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其中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相关基因是( )
9.已知玉米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用两个纯种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得F1,再用F1与玉米丙杂交(图1),结果如图2所示,分析玉米丙的基因型为 ( )
A.DdRr B.ddRR C.ddRr D.Ddrr
10.在山羊遗传实验中,一黑色山羊与白色山羊杂交(白色与黑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子一代均为黑色。子一代个体间随机交配产生子二代个体中黑色:浅黄色:白色=12:3:1,则黑色个体和浅黄色个体中杂合子的比例分别为( ) A.1/6、2/3 B.1/8、1/3 C.5/6、2/3 D.5/8、2/3 二、综合题(题型注释)
11. (18分)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图回答问题。
试卷第2页,总4页
(1)亲本的基因组成是 (黄色圆粒), (绿色圆粒)。
(2)在F1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是 , 。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 。F1中纯合子占的比例是 。
(3)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 。如果用F1中的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的性状类型有 种,数量比为 。
12.某植物的花色分为白花、黄花和红花三种,该性状的遗传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有人利用白花(甲)、白花(乙)、黄花和红花4个纯合品种进行了下表三个实验 亲代 F1代 各组实验后F1后代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黄花×红花 白花(甲)×黄花 白花(乙)×红花 黄花 白花 白花 F1自交:3黄︰1红 F1自交:12白︰3黄︰1红 F1测交:2白︰1黄︰1红 且已知基因对此性状的控制途径如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二得到的F2代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其中纯合白花植株占全部白花植株的比例为 ,F2代中黄花植株自花传粉,所结的种子中红花种子占 。
(2)将基因型不同的两株白花植株杂交,若F1代的花色只有白色和黄色两种,则两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为 。
(3)若将实验三得到的F2代白花植株与红花植株杂交,理论上F3代花色表现型比例为白︰黄︰红= 。
13.鹦鹉的性别决定为ZW型(ZZ为雄性,ZW为雌性),其毛色由两对等位基因决定,其中一对位于性染色体上,决定机制如下图。某培育中心一只绿色雌性鹦鹉(甲)先后与乙、丙杂交,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决定鹦鹉毛色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______ 定律。 (2)鹦鹉甲产生的配子种类有___ __种。
(3)鹦鹉乙基因型为______ ,鹦鹉丙毛色为_______ 。
(4)实验组一子代中的绿色雄性鹦鹉和实验组二子代中的绿色雌性鹦鹉杂交,后代中出现绿色鹦鹉的概率为_______。
(5)实验室欲通过两纯合的鹦鹉杂交得到雄性全为绿色,雌性全为黄色的子代,则亲代的基因型组合有 种,请写出其中一种组合的基因型____________ 。
(6)在自然环境中,雌性白毛鹦鹉的比例大于雄性白毛鹦鹉的比例,其原因是____ _ 。
14.(10分)某种自花传粉、闭花传粉植物,其花色有白色、红色和紫色,控制花色的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所示。
试卷第3页,总4页
现选取白色、红色和紫色三个纯合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一:红花×白花,F1全为红花,F2表现为3红花:1白花;
实验二:紫花×白花,F1全为紫花,F2表现为9紫花:3红花:4白花。 请回答:
(1)基因A 和基因B通过控制_______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花色。这一过程体现了基因具有表达_______的功能,该功能通过转录和翻译来实现。
(2)在杂交实验过程中,应在母本花粉未成熟时,除去全部雄蕊,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去雄后,为防止外来花粉授粉,应进行_______处理。
(3)实验一中F1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通过测交实验验证其基因型,原因是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类型及其比例可反映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二中,F2紫花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若这些紫花杂合子自交,则得到的F3花色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 15.(14分)鳟鱼的眼球颜色和体表颜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现以红眼黄体鳟鱼和黑眼黑体鳟鱼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在鳟鱼体表颜色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鳟鱼的基因型是 。 (2)已知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自合定律,理论上F2还应该出现 性状的个体,但实际并未出现,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 的个体本应该表现出该性状,却表现出黑眼黑体的性状。
(3)为验证(2)中的推测,用亲本中的红眼黄体个体分别与F2中黑眼黑体个体杂交,统计每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性状及比例。只要其中有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 ,则该推测成立。
(4)三倍体黑眼黄体鳟鱼具有优良的品质。科研人员以亲本中的黑眼黑体鳟鱼为父本,以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鳟鱼为母本,进行人工授精。用热休克法抑制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排出极体,受精卵最终发育成三倍体黑眼黄体鳟鱼,其基因型是 。由于三倍体鳟鱼 ,导致其高度不育,因此每批次鱼苗均需重新育种。
试卷第4页,总4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