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一》优秀教学设计
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上87—89页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
表示几分之一,并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这类分数的大小。 2、
使学生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这样的
简单分数。 3、
结合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和同伴交流
数学思考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
使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
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知道几分之一表示的含义。 教学难点:知道几分之一表示的含义。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分数的产生
师:小明和小丽在一次野外郊游时带了很多食品。 提问:有哪些好吃的食品呀?学生回答
师:他们要平均分这些食品应该怎么分?(让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平均分(在课题下面)
师:那我们就把每种食品平均分成2份,看看每人分得多少呢?(出示)
师:引导苹果怎样分,如果学生没有说完整,指着“平均分”提
示:你能用到平均分来说说吗?
学生回答:(1)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2个;
(2)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1瓶; (3)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 半 )个。 学生可能回答:半个、一半
说明:这半个蛋糕不能用像上面的2和1这样的整数表示了,这时候我们数学上就产生了一种新的数,叫分数。 2.师生合作,初步感知二分之一
师:用一个圆片表示蛋糕,我们一起来分一分好吗? 半个蛋糕就用二分之一个来表示。(板书:二分之一) 说明:每份是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 3.教学读写和分数各部分名称。
师:二分之一这个分数我们把它写出来会是怎样的呢?请大家仔细观察,看老师是如何写的? 板书:1/2
(1)提问:刚才老师先写的什么?再写的什么?最后写的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介绍分数各部分名称
4.初步理解1/2的意义
(1)学生边看老师和学生演示(合并、分开),边思考问题 老师边演示边说:把一个 平均分成 ,每份是它的 。
(2)指名学生回答,学生回答时,老师帮助演示;
师:大家想表述的意思其实就是,板书: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
(3)同桌相互说一说,看着电脑的演示说一说。
(4)我们闭上眼睛再来说说看呢,可以边说边做手势哟。 5.揭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像1/2这样的分数。(板书:认识
几分之一)
二、探索新知,理解意义
1.师:你们想自己创造一个1/2吗?
要求:拿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画一画,把它的1/2用斜线表示
出来,并标上1/2。
老师巡视时,事先收集学生的作品。
投影展示学生作品(2种)。指名说每个1/2表示的意义。板书:把一个正方形……
老师把刚才学生的几种情况整理了一下,在电脑上演示。指其中一份,提问:这是正方形的1/2吗?这个呢?为什么都能用1/2来表示? 明确:每份的形状没有关系,只要是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2分,每
份都是它的1/2。
2.出示图形,学生判断能否用1/2表示(突出平均分)
指着板书:一个蛋糕、正方形,小结:无论是一个蛋糕,还是一个图形,只要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它的1/2。 出示表示1/3的图形,学生判断。(引出1/3,1/4,1/5……) 3.动手创造一个几分之一
学生独立创造,教师收集不同形状的纸表示出的相同分数和相同大
小、形状的纸 表示出的不同分数。(展示)
讨论交流,明确:把不同的图形平均分成相同的份数,用来表示每份的分数相同;把相同的图形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表示每份的分数也不同。
4.完成想想做做1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校对时,选1个让学生说一说意义。
5.比较分数大小
你知道1/2和1/4这两个分数谁大谁小吗?(板书)学生猜一猜 交流猜测的理由(让学生自由发言)
有些学生认为1/2大,让他说一说想法,让更多的人参与,利用黑板上展示出的分数来说明。(突出:根据涂色部分的大小来比较分数的大小)
用完全相同的圆,表示出它的1/8,和1/2、1/4比,想象一下怎么样?(小) 电脑演示
师:如果把同样大小的圆继续平均分下去,分的份数越多,你会有什么发现?
学生回答,电脑演示 三、巩固练习
1.先看图估一估,涂色部分用哪一个分数表示呢。(89页第3题) 长方形 1
1/3 先估,验证长方形被平均分成3份。 1/6 先估,验证长方形被平均分成了6份。 你怎么一下子就估对了?有什么窍门?
生1:1/3是下面的2倍。 借助观察比较估计,这是多好的学习方法。
提问:填出的分数,哪个大一些? 2.黑板报。《科学天地》、《艺术园地》大约占黑
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
生:《艺术园地》占黑板报版面的1/4
科学天 地 艺术园地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