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药理学复习大纲

药理学复习大纲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4/30 19:28:30

第三十一章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教学内容】

一、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贮存、分泌与调节

甲状腺激素(包括T3和T4):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二、抗甲状腺药

(一)硫脲类:包括硫氧嘧啶类(甲硫氧嘧啶、丙硫氧嘧啶)、咪唑类(甲巯咪唑、卡比马唑)的作用原理、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丙硫氧嘧啶的作用特点。

(二)碘及碘化物:小剂量碘和大剂量碘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常用制剂(复合碘溶液、碘化钾)。

(三)放射性碘:

(四)?-受体阻断药抗甲亢的作用特点。

第三十二章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教学内容】

一、胰岛素:来源、制剂和分类。胰岛素对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的影响;临床应用(糖尿病、高血钾、细胞内缺钾)和不良反应(低血糖反应、过敏、耐受性、局部反应)。

二、口服降血糖药

(一)磺酰脲类的药理作用及作用原理、临床应用、不良反应。氯磺丙脲、格列齐特的作用特点。

(二)双胍类的作用特点和应用、不良反应。

第三十四章 抗菌药物概论

【教学内容】

一、化学治疗的含义。药物、宿主和致病病原体三者的相互关系。抗菌药的定义。 二、抗菌药的常用术语:抗菌谱、抗菌活性、抑菌药、杀菌药、化疗指数。 三、抗菌药作用机制:

1.抗叶酸代谢:磺胺类、甲氧苄胺嘧啶。 2.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3.影响胞浆膜的通透性:多粘菌素、制霉菌素、二性霉素B。 4.抑制蛋白质代谢: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红霉素。 5.抑制核酸代谢:喹诺酮类 四、细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机制 五、抗菌药的合理使用

1.抗菌药的选择:应根据抗菌药物的抗菌谱、临床诊断、细菌学诊断或体外药敏试验。 2.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联合用药的目的、指征和可能产生的后果。

3.肝肾功能不良时抗菌药物的使用

第三十四章 喹诺酮类、磺胺类与其它合成抗菌药物

【教学内容】

一、喹诺酮类药物:

化学结构与作用关系。抗菌作用机制,细菌耐药机制(DNA螺旋酶变异)。抗菌谱(广,对G-杆菌包括绿脓杆菌,耐药金葡菌具有良效,对结核杆菌,衣原体及厌氧菌有效)。体内过程(口服吸收良好,半衰期较长,尿中浓度高)。临床应用(适用于敏感菌所至的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前列腺炎,淋病及G-杆菌所致的各种感染,骨、关节、皮肤软组织感染)。不良反应。喹诺酮类药物应用注意事项。

二、磺胺类药物:

作用机制(与PABA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妨碍二氢叶酸的合成)。不良反应(泌尿系统的损害、抑制造血系统、过敏反应)及其防治。常用磺胺药:SD、SMZ等。各药的特点和临床选择应用。

三、甲氧苄胺嘧啶:作用原理(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阻碍四氢叶酸的合成)。临床常用甲氧苄胺嘧啶与SD、SMZ合用的原理(半衰期相近,阻碍细菌四氢叶酸合成的不同路径,疗效增强)。

四、呋喃类:

第三十五章 ?-内酰胺类抗生素

【教学内容】

一、?-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共性:

抗菌机制(与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从而抑制细菌胞壁黏肽合成酶)、影响抗菌作用因素(药物透过性、对?-内酰胺酶的稳定性、与作用靶位PBPS亲和性)及细菌耐药机制(细菌产生?-内酰胺酶,牵制机制,PBPS结构改变,细菌通透性改变,细菌缺少自溶酶)。

二、青霉素类

(一)青霉素G:理化特性。抗菌谱。抗菌作用特点(杀菌剂,主要用于G+菌感染,对G-杆菌的作用弱,对人无害)及其原理(抑制转肽酶、阻止细菌细胞壁的基础部分-粘肽合成)。耐药性及产生耐药性的原理。临床应用。过敏反应及其防治。

(二)半合成青霉素:来源(以6-氨基青霉烷胺酸为母核,人工加上侧链而形成)。抗菌作用特点:新青霉素类(氯唑西林、双氯西林)具有耐青霉素酶的特点;广谱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能口服,对伤寒、大肠杆菌有效。

三、头孢菌素类(先锋霉素类) (一)头孢菌素类的发展概况。

(二)半合成头孢菌素:来源(以7-氨基头孢烷酸为主核,人工加上侧链而形成)。头孢菌素一、二、三代药物的抗菌范围,对?-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及肾毒性,临床应用的不同特点。常用头

孢菌素类(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孟多、头孢他定、头孢噻肟、头孢哌酮)的抗菌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

第三十六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

【教学内容】

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一)红霉素:抗菌作用及机制(与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移位酶,阻止肽链延伸),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二、林可霉素及克林霉素:抗菌作用特点、作用机理(与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移位酶,阻止肽链延伸),临床应用(急、慢性敏感菌引起的骨及关节的感染,厌氧菌有效)。不良反应(假膜性肠炎)。

三、万古霉素及去甲万古霉素:抗菌作用特点(对G菌作用强大),临床应用(耐药金葡菌引起的假膜性肠炎及严重感染),不良反应(听力损害)。

第三十七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教学内容】

一、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一)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性:抗菌作用(各种需氧G杆菌、绿脓杆菌、耐药金葡菌)及机制(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体内过程(口服不吸收,肾脏皮质内及内耳外淋巴液的浓度高)。不良反应(耳毒性包括前庭功能和耳蜗神经的损害,肾脏的毒性,神经肌肉阻断作用)。

(二)常用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替奈米星)的作用特点。

第三十八章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

【教学内容】

一、四环素类:

(一)基本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

(二)天然品类:四环素:抗菌作用(广谱)及其原理(主要作用于细菌的核蛋白体的30S亚基A单位)。体内过程(口服易吸收,能与多价金属阳离子络合,能沉积于骨及牙组织)。临床应用(立克次体感染和斑疹伤寒、恙虫病及支原体肺炎)。不良反应(二重感染、对骨、牙生长的影响)。

(三)半合成四环素:多西四环素(强力霉素)、米诺霉素(二甲胺四环素)的抗菌作用特点(强,对四环素耐药的金葡菌有效)。体内过程(口服易吸收,半衰期长)。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二、氯霉素:抗菌作用(广谱抗菌素尤其对G杆菌如伤寒杆菌、流感杆菌、副流感杆菌和百日咳杆菌作用较其他抗生素强)及其原理(主要作用于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肽酰基转移

酶,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临床应用(伤寒、副伤寒和立克次体病及其他药物疗效较差的脑膜炎)。不良反应(主要有可逆和不可逆造血系统的毒性,灰婴综合征)和应用注意。

第三十九章 抗真菌药

【教学内容】

一、抗真菌药

灰黄霉素(浅表抗真菌药)、二性霉素B(深部抗真菌药)、咪唑类抗真菌药(均为广谱抗真菌药)、氟胞嘧嘧啶(常与二性霉素B合用抗深部真菌)的抗真菌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第四十章 抗结核病药和抗麻风病药

【教学内容】

一、抗结核病药

(一)异烟肼:抗结核作用(选择性高、作用强)。耐药性(单用易产生耐药性)。体内过程(脑脊液及结核病灶中浓度高,分快代谢型和慢代谢型)。临床应用(各型肺结核的一线用药)、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二)利福平;抗菌作用(广谱抗菌-TB,麻风杆菌,耐药金葡菌,衣原体均有作用;作用强;易产生耐药性)。体内过程:脑脊液及结核病灶中浓度高;排泄物呈红色。临床应用(各型肺结核的一线用药;耐药金葡菌感染)。不良反应。

(三)乙胺丁醇:抗菌作用(对耐链霉素和异烟肼的结核杆菌有效)、不良反应(视神经炎)。 (四)链霉素:抗结核作用。 二、抗麻风病药

(一)砜类(氨苯砜、苯丙砜)的抗麻风作用特点。

第四十一章 抗疟药

【教学内容】

一、主要用于控制症状的抗疟药

(一)氯喹:药理作用(抗疟作用强而持久-杀灭红内期的疟原虫、抗阿米巴病、免疫抑制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二)奎宁:抗疟作用。临床应用(耐氯喹或耐多药的恶性疟-尤其脑型疟)。不良反应(金鸡纳反应、心肌抑制、特异质反应)。

二、主要用于控制复发和传播的抗疟药

伯氨喹:抗疟作用(对间日疟红外期和各种疟原虫的配子体有杀灭作用)。体内过程。临床应用(控制复发和传播的抗疟药)和不良反应(特异质反应-急性溶血性贫血和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三、主要用于预防的抗疟药

乙氨嘧啶:抗疟作用(病因性预防)及作用原理(抑制疟原虫二氢叶酸还原酶)。与磺胺类或砜类合用的理论根据。不良反应。

第四十二章 抗阿米巴病药和抗滴虫病药

【教学内容】

一、概述: 二、常用药物

(一)甲硝唑:体内过程。作用特点(抗阿米巴作用-治疗肠内、肠外阿米巴病;抗滴虫作用;抗贾第鞭毛虫;抗厌氧菌作用)。不良反应。应用注意。

(二)二氯尼特:抗阿米巴病作用特点(目前最有效的杀包囊药-常和甲硝唑联合应用,有效地控制症状和复发)。

第四十三章 抗血吸虫病药与抗丝虫病药

【教学内容】

一、概述:血吸虫的生活史;血吸虫病的分类。 二、常用药物

吡喹酮:作用用途(抗血吸虫;抗姜片虫、肝吸虫、肺吸虫;抗绦虫);不良反应与用药注意。

第四十四章 抗肠道蠕虫病药

【教学内容】

一、概述:肠道寄生虫病简介;抗肠道蠕虫病药的概念。 二、常用药物

(一)广谱驱肠虫药:甲苯咪唑、阿苯达唑、噻苯达唑、左旋咪唑、噻嘧啶的抗肠虫作用(作用机理、抗虫谱)、应用、不良反应。

(二)其它抗肠虫药:哌嗪、恩波维胺、氯硝柳胺的抗肠虫作用、抗虫谱、应用。 三、抗肠虫药的用药注意

搜索更多关于: 药理学复习大纲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三十一章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教学内容】 一、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贮存、分泌与调节 甲状腺激素(包括T3和T4):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二、抗甲状腺药 (一)硫脲类:包括硫氧嘧啶类(甲硫氧嘧啶、丙硫氧嘧啶)、咪唑类(甲巯咪唑、卡比马唑)的作用原理、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丙硫氧嘧啶的作用特点。 (二)碘及碘化物:小剂量碘和大剂量碘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常用制剂(复合碘溶液、碘化钾)。 (三)放射性碘: (四)?-受体阻断药抗甲亢的作用特点。 第三十二章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教学内容】 一、胰岛素:来源、制剂和分类。胰岛素对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的影响;临床应用(糖尿病、高血钾、细胞内缺钾)和不良反应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