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合集)东莞市达标名校初三语文(12份合集)第一次模拟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中考第一次模拟(一模)试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 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汉字听写大赛”在提升全社会对汉字的重视程度的同时,让汉字教育重回家庭、重回课堂,成就一代代不仅会qiāojī键盘,也会挥毫泼墨,不仅有科学精神,也有人文理念的中国君子,真正做到书写的文明chuán dì,民族的未雨绸缪。
2. 下列标点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 近期,习总书记向青年人提出了八字要求: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B.观众们纷纷疑惑,怎么了?电视剧为何越做越长。 C.大人们的呼号“归自然!”在你们面前出丑得很了! D.社区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与居民签订《文明公约》。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
A.《舌尖2》已经开播,在主持人娓娓道来....的解说中,人们感受到说不尽的惊喜和感动。 B.治霾是系统工程,关键在于追根溯源,综合治理。 ....
C.走上运动场,走进健身房,运动风尚在青奥之城——南京蔚然成风。 ....D.鲁迅先生觉得,唤醒国人的灵魂,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
4.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①—④每题1分,第⑤题4分)
①为山九仞, 。 ② ,壮心不已。
③ ,万水千山只等闲。 ④令初下,群臣进谏, 。
⑤和谐是什么?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
“ , ”,不同的景物天衣无缝,既有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清新幽静的境界;是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 , ”,花与根生死相依,花落归根,滋养新生命,抒发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又表达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5.名著阅读。(6分) (1)《朝花夕拾》中有多篇文章批判了封建教育,请写出其中的两篇: 、 (2)聚义梁山,“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水浒英雄的豪情似乎总离不开一“酒”字。请借助你的阅读经历,完成下面两小题。(4分)
①酒壮英雄胆,酒成英雄事,例如:武松喝酒借力,景阳冈打虎。请按照示例,再举一例(人物、情节)。(2分) ② 英雄们喝酒后,还会进行一些武术
表演、比赛,右图显示的是 (人名) 在 (地名)射雁。(2分)
6.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8分)
《水浒》中射雁在现代是被禁止的行为,我们倡导保护鸟类,生活中亦不乏鸟的身影。
⑴【名家名篇】下面两幅图是从课本中选出的两篇现代文插图,请结合图片的内容,写出相应的课文标题名称。(2分)
图a 图b
⑵【巧送礼物】中考在即,你的同桌异常紧张、焦虑,为了安抚他的情绪,请你从上图中选一幅赠送给他,并概述两点理由。(3分)
我选 图,理由: 。
⑶【我说我劝】学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你的表弟小明准备如法炮制“雪地捕鸟”,并口口声声说是“鲁
迅先生教的”,请你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加以劝阻。(3分)
二、阅读理解(共60分)
(一)阅读武衍的《宫词)一诗,完成第7题。(6分)
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 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7.(1)下列与本诗描述的季节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C.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D.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2)试分析第二句中“锁”具有的表现力。(2分)
(3)请赏析诗作的最后两句。(2分)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1题。(14分)
捕猿戒
邓艾征涪陵,见猿母抱子,艾射中之。子为拔箭,取木叶塞创。艾叹息,投弩水中。范蜀公载吉州有捕猿者,杀其母之皮,并其子卖之龙泉萧氏。示以母皮,抱之跳踯号呼而毙,萧氏子为作《孝猿传》。先君向守鄞江,属邑武平素产金丝猿,大者难驯,小者则其母抱持不少置。法当先以药矢毙其母,母既中矢,度不能自免,则以乳汁遍洒林叶间,以饮其子,然后堕地就死。乃取其母皮痛鞭之,其子亟悲鸣而下,束手就获。盖每夕必寝其皮而后安,否则不可育也。噫!此所谓兽状而人心者乎!取之者不仁甚矣。故先子在官日,每严捕弋之禁云。 8.(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①并其子卖之龙泉萧氏( ) ②先君向守鄞江( ) ..
③小者则其母抱持不少置( ) ④以饮其子 ( ) ..
(2)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与“其子亟悲鸣而下” 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野芳发而幽香 B.号呼而转徙 C.学而不厌 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两处)。(2分)
属 邑 武 平 素 产 金 丝 猿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噫!此所谓兽状而人心者乎!取之者不仁甚矣。
11.文章题为“捕猿戒”,读了本文后,你获得了什么启示?(2分)
(三)阅读《“微信控”们请抬抬头》一文,完成12-14题。(10分)
①不管是亲戚吃饭还是朋友聚会,常常是几个人围坐在一张桌子旁,但彼此之间都不说话,只自顾自低着头摆弄手机,不停地微信,语音,自拍,刷屏。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微信与其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微信像一块吸引力巨大的免费蛋糕,吸引了众多的勤劳的“低头族”。控,出自日语“コン(kon)”,取complex(情结)的前头音,指极度喜欢某样东西的人。“微信控”,就是有微信情结的人。
②微信作为一种络社交工具,刚一问世就得到了广泛应用。人们利用手机上安装的微信,可以做到及时沟通、聊天、随时发布自己的状态。每天到“朋友圈”里逛一逛,不仅能了解亲朋好友的资讯,还能看到各种信息,给生活带来了便利。它更满足了人们深层次的心理需求——关注与被关注。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生存的需要获得满足时,就需要满足更高层次的要求。而归属感、认同和自我实现都是较高层次的需求。“微信控”正是通过“晒”来让朋友们找到谈资、了解近况,得到朋友认同和关注来满足这些高层次需求。
③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过度依赖微信,每天沉迷于“刷朋友圈”、“狂点赞”,熬夜玩微信,甚至一天不玩微信就会出现烦躁、空虚等反应。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成为络中的社交高手,现实社交的“低能儿”。
④另外,经常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对视力也会造成伤害。据调查显示,青少年出现近视的原因中85%到90%是因为用眼过度。近视的患者,绝大部分天天接触电子产品,而且每天玩半个小时以上。眼睛的泪膜层遭到破坏,导致泪液分泌减少,从而出现干眼症。长时间低头玩手机还会出现颈椎椎间盘突出、后颈部肌筋膜炎等病症,导致颈后部肌肉和韧带牵拉劳损。
⑤如何才能降低对微信的依赖度呢?首先,要认识到这些络工具之所以被研发出来,是为了更好服务人类,而不是用来控制人类;其次,应强制自己合理有度地使用络工具,将更多的时间用在与周围人的面对面交流上;另外,加强体育锻炼也可帮助减弱“微信控”。 ..
12.分析第①段是如何引出“微信控”的。(3分)
13.第⑤段加点的“减弱”能否换成“消除”?为什么?(3分)
14.近期,姐姐成了“微信控”,“晒”、“刷”不断。她说:“手头工作不忙的时候就会拿出手机浏览一下微信,
如果不看一眼,总觉得少点什么。”请你运用上文中的知识,分析导致姐姐如此现状的心理原因,并向其列出“微信控”的主要危害。(4分)
(四)阅读《有种幸福叫疼痛》一文,完成15-17题。(10分)
①蚌身陷进泥沙,就会分泌出一种黏液。这种黏液将细小的沙子一圈一圈地包围。沙子被包进黏液之后,成为蚌永远的“痛”。蚌不断地承受着这样的疼痛,还要不断地用黏液包围着它。日复一日,时光流逝,蚌内就有了一粒粒漂亮的珍珠。而生活中的疼痛就好比河湖中的沙粒,折磨着你,也成全着你。
②疼痛分很多种,有孕育生命,分娩时的痛;有蹒跚学步,跌倒时的痛;也有追寻梦想,被荆棘划破手指的痛;更有万物更替,生老病死的痛等等。这些疼痛如果说是肉体的神经感知是它的外在,那么心灵上的忧郁、伤怀、悲戗,就是它最本质的内在。外在的疼痛不管是人还是动物,只要有神经系统就能被知、被觉。而内在的疼痛基本上只能被人类所感知,被人类演绎得淋漓尽致。这种疼痛不同于肉体上的损伤,它更加持久更加刻骨铭心。李白的一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道出了人生的孤寂之痛;岳飞的一句“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喊出了人生的无奈之声;谭嗣同的一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说出了人生的夺志之伤。
③疼痛无法避免,它是人类丰富多彩情感的基础,使得人们更加知道珍惜和懂得珍惜。人的成熟离不开疼痛的洗礼。疼痛会使我们的心理和生理上的肌肤强健发达起来,进而坚信只要还活着,总还有希望的存在。
④悟到疼痛是一种经历,它让人不断的积淀与成熟,最终插上梦想的翅膀,飞向成功的彼岸;悟到疼痛是一种希望,它让在人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彷徨中,找到前方梦想的坐标,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更悟到疼痛是一种幸福,它让人们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工作中,留下最纯真、最质朴的记忆,拨动人们最深处的心弦。
⑤郑板桥曾说过“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面对疼痛我们可以将它视作春风,并种下幸福的种子,为种子提供适宜的温度和阳光,当它发芽、开花的时候,春天也将悄无声息的到来,那时我们会发现,原来疼痛也是幸福的一部分。
⑥让我们把疼痛看作一种幸福,它将带给我们的必将是成功与快乐。
(五)阅
读《有月亮的晚上》,完成18-21题。(20分)
有月亮的晚上
①窗外有悄悄说话声,嘁嘁喳喳。我故做地大声问:“谁呀!”说话声顿止,突然又响起一阵哄笑,接着是一群人逃离时纷乱杂沓的脚步声。山村里,惊起几声响亮的犬吠。[:数理化]
②我拿起书走出屋子。我知道,那是我的学生们,他们是来叫我去学校的。我们这里是山地,学生居住分散,到学校要翻山,穿林,过河,走不少的路。为了大家的安全,学校不让学生晚上到校自习。但是,学生几次向我提出,晚上要到学校做功课,并提出了许多理由:什么家里没通电,一盏油灯一家人争着用啦;什么家里人口多太吵,不安静等等。总之,好像不到学校就无法完成功课似的。见我还是不同意,学生就提出了折中的办法:没有月亮的晚上在家做功课,有月亮的晚上,就到学校去。我仍不同意。其实,我不同意是出于个人的“私心杂念”。因为,晚上是我惟一一点可供自己支配的业余时间,我得充分利用这点时间,静下心来读读写写。可是,到了有月亮的晚上,就有一群群学生来我家里,他们问我在家干啥。我说看书。他们就说,那咱们赶快去学校吧,你看书,我们做功课,那多好!我逗他们:说说看,好在哪里?于是,他们就笑,而且笑而不答。
③学生这样“烦”我,我不讨厌,也不生气,因为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于是就腋下夹着两本书,同学生们一起踏着月色去学校。深秋之时,夜凉如水,真有点儿“凉露霏霏沾衣”的感觉。长空里,纤尘不染。圆圆的月亮很洁净,挂在树梢上,看上去湿漉漉的,仿佛清水刚刚洗过一样。香盘河波光粼粼,如涌动着一河月亮。我们沿着长满杨柳的河堤走着,时而走在树影里,时而走在月光下,这恰似走在“晚凉天净月华开”的意境之中。学生们簇拥着我,蹦蹦跳跳,书包里的铁皮文具盒丁当作响。他们大声嚷,高声笑,全然没有了平时课堂上的拘谨。偶尔谁还“啊——嗬——”地喊一噪子,肆意挥洒着心中的快乐。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们最能敞开心扉,一下子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他们肯把埋在心底里的话讲给我听,肯把不宜外传的家事告诉我。师生间的关系,这样和谐,也如月光似的柔和了。
④一路欢乐一路歌,到了学校走进教室后,学生们的言行马上收敛了。见我坐在桌前翻开书,他们便不再说笑,一个个轻手轻脚坐到位子上。这时,一阵翻动文具的响声之后,教室里便渐渐安静下来。他们开始做功课,女孩子的头发从耳边垂下,遮住了半边脸,男孩子的小眉头微皱,一本正经的样子。那天真、幼稚、纯朴的神情很是悦目。有时候,有的学生偶然抬头向前看,师生目光相遇,都相视一笑。有时,有的学生会歪着头,拿起橡皮,用夸张的动作擦本子,擦完了,又抬头朝老师望一眼,娇态可掬。
⑤看一会儿书,我站起来在教室里巡视,并轻声指点。发现有的学生写得很快,字却不工整,不用批评他,只要走到他身边停一下,他写字的速度就骤然放慢,字也马上变得规规矩矩。我刚一离开,背后就响起了轻轻的撕纸声。不用问,他一定是重写了。双方谁也没说一句话,但又分明是进行了一阵“对话”。
⑥月光下的晚上,窗子大开,夜风悄然潜入教室,能感触到额际的发丝被风拂动着。窗外的大叶儿杨不时发出沙啦啦的响声。学生说的不错,我看书,他们做功课,大家无言地相互守着,这样的确很好。
⑦但我是不会让学生在学校待太长时间的。时间久了,他们的家长会惦记。只要功课一做完,马上赶他们回家。学生说:“你不走,我们也不走。”我说你们先走吧,一边走,一边唱歌,我坐在教室里听你们唱,等听不到你们的歌声时,我再走。终于,大家快活地答应了。他们一出校门就唱起来,而且故意大声唱。我想,他们一定是笑着唱的吧!山村的夜晚很宁静,那歌声,那夹带着稚气的童声,显得极为清亮,且传得很远很远。清脆的歌声不时惊起此起彼伏的狗叫,静寂的夜一下子被搅乱了,于是,喧闹起来,生动起来。
⑧听着学生们的歌声,我能准确地判断出哪几个学生朝哪个方向分路了,进了哪道沟,上了哪条岭……歌声渐远渐弱,终于,完全消失,狗也不叫了。夜又归于宁静,像搅动的水又重新平复了。这时,只有明亮的月光,默默地照着山野、村庄。那阵喧闹,如幻觉一般,让人怀疑是不是真的发生过。
⑨那些有月亮的晚上,真美!
18.根据故事情节,文章可分为四个部分,如果第一部分用“决定自习”概括,后面那三个该如何概括呢?(3分) 、 、
19.文中有多处对月亮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有何作用。(5分)
20.文章最后一段说:“那些有月亮的晚上,真美!” “有月亮的晚上”美在哪些方面?(6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