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高管薪酬影响的实证
短期激励的结合。
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激励状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可以发现:在不同公司之间,管理层的报酬差距极大,存在极高和极低两种极端值;管理层总体持股数量较少,持股比例低,“零持股”现象严重;管理层报酬结构不合理,形式单一,绝大多数公司管理层的报酬是工资加奖金,持股水平低,缺乏长期激励措施和手段。 因此为了鼓励高管人员做出有利于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的决策,企业既需要对高管人员的短期业绩提供报酬,更需要对高管人员的长期业绩提供奖励。而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可以进一步弱化经营决策的短期化,有利于公司发展的长远利益。在设计高管激励方案时,要重视管理层持股、股票期权等长期激励在薪酬结构中的重要性,使薪酬结构趋向于多元化。
(三)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加强股东和董事会的监督力度,完善薪酬委员会制度。
薪酬激励机制能否顺利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程度。只有优化股权结构,完善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监督功能,薪酬激励制度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我国可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强化薪酬委员会对高管薪酬的管理。薪酬委员会应由独立的专业人员组成。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对高管人员进行考核,研究并审查高管人员的薪酬方案,使薪酬的设计呈现出对内公平性、对外竞争性和易于管理性。
参考文献:
[1]张俊瑞,赵进文,张建.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相关性的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2003(9).
[2]周建波,孙菊生.经营者股权激励的治理效应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03(5).
[3]李增泉.激励机制与企业绩效[j].会计研究,2000(1). [4]林晓婉,车宏生,朱敏,李妓.中国上市公司经营者薪酬激励状况的三年比较研究[j].管理现代化,2001(05).
[5]杨贺,马春爱.高级管理层激励、企业特征与x——效率问题[j].经济科学,2004(5).
[6]陶金元,魏祥迁,李鹏.中国上市公司业绩及高管薪酬相关性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7(05).
[7]魏刚.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j].经济研究,2000(3).
[8]陈志广.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2(9).
[9]parrino,r,weisbach,m.s.measuring investment distortions arising from stockholder–bondholder conflict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9.
[10]mayers,d.why firms issue convertible bonds:the matching of financial and real investment option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es,1998.
[11]m.c.jensen & w.h.meekling 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6,3(4):305-360. [12]fama,e.,macbeth,j.risk,return,and
equilibrium:empirical test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3(81):607-36.
[13]berkoviteh,elazar,ronen israel,and yossef spiegel.managerial compensation and capital structure[j].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trategy,2000,9(4):549-58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