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张静教学设计(语文)
学段:小学五年级 学科:语文 教学设计
少年王冕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
姓名:张静
学校:青州云门书院双语学校
联系方式:13287471800
1
少年王冕
教材简析:
《少年王冕》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选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用人物姓名为题的课文,重点讲了元末明初的画家、诗人王冕小时候,虽家境贫寒,从小替人家放牛,但仍不忘读书学习。他善于观察大自然的美好事物,刻苦学画,终于成为“画荷花的高手”,家境也逐渐好转。全文脉络分明,语言朴实无华,细读之下,感染力强,有内在的深刻的教育意义。
设计理念
1.突出个性发展,尊重学生个性世界,培养学生个性。
2.面向全体,落实到每个学生,并全方位提高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 3.要能够主动开发、广泛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4.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
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6.合作学习。重视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重视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充分发挥群体中每个成员的作用,通过合作学习,加深理解,加深体验。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解决重点问题。
7.情感体验。挖掘文章本身的情感因素,加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参与和情绪体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受到文中情感的感染,而且能体会到探究和发现的快乐。
学习目的 教养方面:
1、 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以及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教育方面:
1、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感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激发学生刻苦学习。
发展方面: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学生课前准备:
1、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 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 3、 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 4、 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水浒传》中的精彩故事,认识了武艺高强、沉着应变的好汉林冲。今天我们又要认识一位有名人物--(板课):少年王冕
师生相互补充介绍王冕、吴敬梓及其《儒林外史》。
王冕:元画家、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浙江诸暨人。出身贫寒、幼年给人放牛,靠自学成为诗人、画家。性格孤傲,鄙视权贵。诗画皆负盛名,尤善画梅。著有《竹斋集》。http://baike.http://www.china-audit.com//view/19453.htm
吴敬梓:清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善诗赋,尤以小说著称,著有《儒林外史》、《文木山房集》等。
《儒林外史》:长篇小说。书中刻划了各类士人的精神面貌,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杰作。
http://baike.http://www.china-audit.com//view/6388.htm
3
【评析:通过学生课前查阅关于王冕的资料,老师再与学生交流,使学生在学习课文以前能够对课文背景有初步的理解,尊重了学生的实际需要,把握了儿童的心理特点。】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师:本文选自古典小说,语言风格较现在有些不同,同学们在预习中有什么困难吗?
2、师生交流、解决预习中的困难。 3、出示生字、词语,检查预习情况。 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相机正音。
5、自由再读课文,思考:我还有什么地方没读懂? 6、交流,疏通。
【评析:通过课前的预习,体现了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生自由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描写了哪几个时间段里发生的故事?
2、交流:
三个时间段:“眼看三个年头过去”、“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到了十七八岁”
3、根据时间顺序进行分段,引导概括大意。 [一](1)王冕幼年由于父亲早亡,家境贫寒。 [二](2~4)王冕体谅母亲的艰难,辍学给人家放牛。
[三](5~6)王冕受雨后美景的感染和启发,奋发图强,刻苦学画,终有所成。
[四](7)十七八岁时,王冕每日作画读诗,从此家境转机,不愁衣食。 4、练习用段意串连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四、精读课文 (一)品读课文第一段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