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现场心肺复苏术流程
现场心肺复苏术流程
一、适应症
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循环骤停(包括心脏骤停、心室颤动几心搏极弱)或呼吸骤停。 二、禁忌证
1、胸壁开放性损伤。 2、肋骨骨折。
3、胸廓畸形或心脏压塞。
4、凡已明确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无法逆转者。 三、操作方法 1、畅通气道 方法:
仰头抬颏法
1)仰头 左手掌侧面压住额头,斜向下用力。
2)抬颏 右手食指与中指并拢,轻提下巴偏内侧骨面。
程度:仰头抬颏至下巴平面与地面成一定角度。成人90°、儿童60°、婴儿30°,用此方法解除昏迷患者舌根后坠造成的气道堵塞。
2、判断有无呼吸
方法 1)看 看胸廓有无起伏。 2)听 听有无呼吸音。 3)感觉 感觉有无气流拂过面颊。
时间:5~10秒,通过数数“1001、1002…1007…1010”评估时间。
观察 1)如果有胸廓起伏、呼气音或气流拂面中任何一项存在,则为有呼吸
2)如果无任何一项存在,则为无呼吸,继续下一步操作。
3、人工呼吸
1)防护 用呼吸面膜、纱布或布料隔离防护。
2)捏鼻 左手掌侧压住额头同时,用拇指和示指捏住伤病员鼻子。 3)包紧 平静地吸一口气,用自己的口完全包紧伤病员的口。婴儿
或儿童,因口鼻较小,可同时包紧口鼻。
4)吹气 吹气避免过快,每次吹气时间大于1秒。 5)气量 吹至胸廓可见明显起伏即可,不宜过多吹气。 6)间隔 待胸廓回落复原后即可给予第二次吹气。 7)时间 两次吹气在5秒之内完成。
4、胸外按压 若患者无意识,无呼吸,人工吹气后仍无反应,则视为无心跳,需行胸外按压。
1)位置 胸部正中,约在胸骨与两乳头连线相交处。
2)着力 双手重叠,十指相扣,掌根贴于胸骨,以掌根为着力点。 3)姿势 上肢保持直立不弯曲,与地面垂直,以保证用力垂直。 4)用力 腰部或脚尖用力,上半身保持固定姿势。
5)深度 胸廓厚度的1/ 2~1/ 3。成年男性4~5厘米,老年人应减力。
6)间隔 每次按压后放松,保证胸廓完全回弹,但掌根不离开胸廓。
7)固定 手掌在每次按压结束时不离开胸廓。
8)按压呼吸频率 30:2,通过数数“01,02,03…29,30”评估频率。
儿童胸外按压:仅力量上要求更小,单手按压或双手轻按。 婴儿胸外按压:在位置上稍偏下,为两乳头连线偏下约两横指处;在力量上要求更小。
按压要点:够深、够快、完全回弹、尽量不中断按压
5、心肺复苏术循环
30次胸外按压后,再进行2次人工呼吸(30:2)为一个小循环; 连续进行5次30:2作为一个心肺复苏术循环(约2分钟)。 6、再次判断呼吸,如果呼吸未恢复,则继续一个心肺复苏术循环,然后再重新判断; 如果呼吸恢复,则进一步判断有无脉搏。 7、判断有无颈动脉搏动 1)两指或三脂并拢。
2)直接找到喉结处,或沿下巴下滑找到喉结处。 3)向一侧水平滑动至气管约两横指处的纵沟上。 4)指腹稍向下用力,探触有无颈动脉搏动感。
5)时间为5~10秒,通过数数“1001、1002…1007…1010”评估时间。
结果判断: 如果无搏动,则继续胸外按压,2分钟后重新判断有无颈动脉搏动。 如果有搏动,则表示心跳恢复,继续下一步操作。 婴儿则判断肱动脉搏动。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