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省临沂市2019届高三二模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解析
9.在万民法中,裁判官个人的公允、正义观念备受推崇,他们接自然法的原则而不是法的条文,用平衡手法作出裁决。这反映了罗马法 A. 突出了人文理性 B. 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 C. 具有中庸的思想 D. 重点维护社会的稳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裁判官个人的公允、正义观念备受推崇”、“用平衡手法作出裁决”可以看出罗马法注重实践,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人文理性,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公允、正义观念,没有体现中庸的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维护社会的稳定的作用,故D项错误。
10.苹果在《圣经》中被称为禁果,在西方语境中有神圣之果、智慧之果、争端之果等寓意。宗教改革袖马丁路德有句名言:即使世界明天就要毁灭,我今天仍然要种下一棵小苹果树。这一名言 A. 意在重建基督教信仰体系 B. 表达对改革充满信心和希望 C. 是新教理论初步形成的标志 D. 是浪漫主义在宗教领域的体现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浪漫主义文学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的“即使世界明天就要毁灭,我今天仍然要种下一棵小苹果树”即体现了路德的反封建思想,是浪漫主义在宗教领域的体现,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建基督教信仰体系,也没有体现宗教改革,故AB项错误。新教理论初步形成的标志应是“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 故C项排除。
11.关于“1917年十月革命”这个历史事件,苏联和俄罗斯两种历史教科书的叙述内容差异较大,苏联历史教科书用了10段文字之多,而当今俄岁斯的历史教科书仅仅用了2段文字来叙述。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 苏联历史教科书不具有研究价值 B. 俄罗斯历史教科书更客观真实
C. 历史叙述不能反映客观历史事实 D. 时代因素影响历史教科书编写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对于十月革命的叙述,苏联叙述较多,而俄罗斯较少,结合所学可知,十月革命后建立苏联,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成立,所以时代因素影响历史教科书编写,故D项正确。苏联历史教科书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得出俄罗斯历史教科书更客观真实,故B项错误。历史叙述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历史事实,故C项错误。
12.如图中的漫画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某一历史事件,丘吉尔的背后是希特勒的影子。对如图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是
A. 创作目的是反对法西斯主义 B. 该事件标志冷战开始 C. 漫画对该事件持否定的态度 D. 丘吉尔对希特勒不满 【答案】C 【解析】
【详解】通过图片我们可以看出,丘吉尔背后是希特勒的影子,实际上反映出作者认为丘吉尔思想的背后是法西斯主义思想,这反映了作者对丘吉尔铁幕演说的否定,故C项正确;根据题干可知,此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所以漫画创作的目的不是反对法西斯主义,故A项错误;冷战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故B项错误;二战结束希特勒已经死亡,故D项错误。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2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有个伟大的年份是1984年。1984年的特殊气质,在元旦刚过不久就散发了出来。1月邓小平突然决定到此刻正饱受争议之苦的深圳、珠海两个特区看看,并先后写下“珠海经济特区好”“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的论断。也正是这一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我们惊奇地发现,日后很多我们现在还耳熟能详的公司(张瑞敏创办的海尔、柳传志的联想、李东生的TCL、赵新先的三九制药、王石的万科、李经纬的健力宝、潘宁的科龙)均诞生在这一年,后来,人们就把1984年叫做中国现代公司的元年。
——摘编自吴晓波《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
材料二:“改革”主要是相对政府资源垄断,政府管制而言,指的是恢复个人的自由选择权,让老百姓有权利决定做什么与不做什么,如何做,做成的东西卖多少,到哪里卖,以什么价格卖,得到的收入怎么分配,剩下的钱如何再投资等,一句话,就是给个人以自由。“开放”实质上也是扩大自由,是让中国人和外国人能更加自由地进出国界,做投资,做贸易。让个人经济自由权跨越国界延伸,拓宽自由的地理边界。
——陈志武《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84年”称为“伟大年份”的理由,并分析改革和开放的关系。 (2)概括材料二的基本观点,并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答案】(1)理由:经济特区取得重大成功;改革从农村向城市推进;开放沿海14个城市;一些大企业和著名企业家登上历史舞台
关系:开放深圳等经济特区证明,开放能够催化原有体制或推动改革,改革为开放创造更有效的氛围和条件。 (2)观点:无论改革还是开放,实质都是给生产经营者以自由选择的权利。
说明:计划经济和人民公社体制限制了人们的自由及主体性作用发挥,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民以生产经营
的自由,通过政企分开等措施来扩大企业自主权,对外开放政策则让中外都获得投资、贸易、技术等自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关键性作用,同时又发挥了政府的指导作用。 【解析】
。
【详解】(1)理由:根据材料“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有个伟大年份是1984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决定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并结合改革开放可知其理由。关系:考生可结合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开放,来分析它对生产关系、经济建设的作用,从而得到二者之间的关系。
(2)观点:根据材料“改革主要是相对政府资源垄断,政府管制而言,指的是恢复个人的自由选择权”“开放实质上也是扩大自由,是让中国人和外国人能更加自由地进出国界,做投资,做贸易。让个人经济自由权跨越国界延伸,
拓宽自由的地理边界”概括观点。说明:在说明时可结合我国在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史实。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早期引进的茶,味道苦涩。从17世纪中期起,随着糖的“加盟”,上流社会的女性中间流行喝下午茶,并以此为高贵的象征。蔗糖在18世纪变得越来越日常化、平民化。18世纪朱,工人阶级中开始出现了茶歇,在工作间歇喝茶休息。这正是由茶的特性决定的,加糖的茶能迅速补充热量,像兴奋剂一样能让人精力充足。由于加糖红茶具有这些重要性,所以它成了人们不可或缺的东西。
——【日】白川稔《砂糖的世界史》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信息,并结合世界近代史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信息,对历史信息的阐释准确全面)
【答案】举例:加糖红茶由上层社会普及到下层社会。
说明:加糖红茶最初流行于英国王室为首的上层社会,这种饮品方式被视为贵族身份的象征,随着英国对蔗糖生产和贸易控制能力的加强,英国国内对于糖的消费开始呈现出一种急剧增长的势头,蔗糖大量销往欧洲,其价格也随之下降,忙从原来的奢侈品变成了人们生活必需品,加糖红茶成为英国一种独特的生活文化。 【解析】
【详解】概括材料“上流社会的女性中间流行喝下午茶,并以此为高贵的象征”“ 蔗糖在18世纪变得越来越日常化、平民化。18世纪朱,工人阶级中开始出现了茶歇,在工作间歇喝茶休息”可知“加糖红茶的行为突破了阶层界限”这一主题,考生在提取观点时不能偏离这一主题,且表述清楚。在阐释时可根据时间,结合工业革命的开展,对外贸易和甘蔗种植等史实来论证,切记史论结合、史实正确、逻辑严密。
15.材料一:清初,称明代瓦剌为“厄鲁特蒙古”,以后成为西蒙古诸部的统称。在厄鲁特蒙古诸部中,以噶尔丹为首领的准噶尔先后征服南疆的回部,进兵青海笼络西藏,侵扰甘肃地区。公元1696年康熙帝率军亲征,平定了噶尔丹发动的叛乱。公元1720年,康熙帝又派兵进入西藏,驱逐了准噶尔的势力。清朝统治者还与内外蒙古上层长期联姻,积极传播佛教,利用上层联络和文化影响的作用,促进了内外蒙古与内地的相互了解,解决了长期以来中原王朝受游牧势力南下威胁的问题。自贝加尔湖以东,外兴安岭以南的黑龙江流域,也归入清朝的版图。
——方铁《试论历代王朝的疆域与边疆》
材料二:且自古中国一统之世,幅员不能广远,其中有不向化者,则斥之为夷狄。……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
——雍正《大义觉迷录》
的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