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8届中考物理专题试题(精练)
2018届中考物理专题试题(精练)
中考复习最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指导复习的教师,应给学生一种乐观、镇定、自信的精神面貌。要扎扎实实地复习,一步一步地前进,下文为大家准备了2016届中考物理专题试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15泰安)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理想模型法等.下面是初中物理中的几个研究实例:①研究电流时,把电流比作水流;②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③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④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让物体的质量保持不变.其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③和④
考点: 物理学方法.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对每个物理 实验进行分析,明确各自采用的研究方法,就能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
解答: 解:
①研究电流时把它与水流相比,采用的是类比法;
②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采用的是模型法;
③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采用的是模型法;
④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让物体的质量保持不变,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②类比法也叫比较类推法,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可以推测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应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
③通过建立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称为理想模型法.
2.(2015嘉兴)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以下是四位同学
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在测试反应快慢的实验中,被测者接到尺的部位越靠近上端,说明反应越快
B.将两本书相对放在一起并向中间移动,看到书本向上隆起,证明地球板块在不断运动
C.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用力压弹簧,弹簧缩短,证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
D.将稀盐酸加入到某固体中,发现有气泡产生,证明该固体是碳酸盐
考点: 物理学方法.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对每个选项的探究过程和结论进行分析,看研究方法是否正确、现象与结论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确定正确的选项.
解答: 解:
A、在测试反应快慢的实验中,尺子下落的高度不确定,仅根据被测者接到尺的部位就判断测试者反应的速度,存在偶然性.此选项错误;
B、将两本书相对放在一起并向中间移动,看到书本向上隆起,可以模拟地球板块的运动;但不能说明地球板块就在运动.此选项错误;
C、力的方向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所以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用力压弹簧,弹簧缩短.此选项正确;
D、向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不一定是碳酸盐,因为铁、铝等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此选项错误.
3.(2015雅安)理想实验法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想,得出结论,从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它既要以实验事实作基础,但又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到结论.以下物理规律的得出符合这一物理学方法的是()
A.欧姆定律 B.阿基米德原理 C.光的反射定律 D.牛顿第一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