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筛选-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 周四春 - 习题
11.解:
所求幅值误差为1.109,相位滞后33042,
所求幅值误差为1.109,相位滞后33042, 12.答:
dy/dx=1-0.00014x。微分值在x<7143Pa时为正,x>7143Pa时为负,故不能使用。 13.答:
⑴ 20。C时,0~100ppm对应得电阻变化为250~350 kΩ。V0在48.78~67.63mV之间变化。 ⑵ 如果R2=10 MΩ,R3=250 kΩ,20。C时,V0在0~18.85mV之间变化。30。C时V0在46.46mV(0ppm)~64.43mV(100ppm)之间变化。
⑶ 20。C时,V0为0~18.85mV,30。C时V0为0~17.79mV,如果零点不随温度变化,灵敏度约降低4.9%。但相对(2)得情况来说有很大的改善。 14.答:
感应电压=2πfCRSVN,以f=50/60Hz, RS=1kΩ, VN=100代入,并保证单位一致,得: 感应电压=2π*60*500*10-12*1000*100[V]=1.8*10-2V
第3章应变式传感器概述
1.什么是应变效应?什么是压阻效应?什么是横向效应? 试说明金属应变片与半导体应变片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有一吊车的拉力传感器如图所示,电阻应变片R1、R2、R3、
R4等截面轴上,已知R1—R4标称阻值为120Ω,桥路电压2V,物重m引起R1、R2变化增量为1.2Ω。 请画出应变片电桥电路,计算出测得的输出电压和电桥输出灵敏度,R3、R4起什么作用?
3.在传感器测量电路中,直流电桥与交流电桥有什么不同,如
何考虑应用场合?用电阻应变片组成的半桥、全桥电路与单桥相比有哪些改善? 4。相敏检波电路与普通检波电路有什么不同? 请叙述相敏检波电路工作原理。 (参考实验讲义p7电路原理图)
5。电桥如图所示:
试推导电桥平衡条件V0(R1,R2,R3,R4)=0V。
6。电桥预调平衡电路如图,初始不平蘅值: R1=348, R2=350 ,R3=120, R4=120,R5=1K, R6=20K,E=24V 求:调节滑片,平衡时R7,R8的值。 平衡后R1/R2=R3/R4,对吗?
7.在用直流电桥测量电阻的时候,若标准电阻Rn=10.0004Ω的电桥已经平衡(则被测电阻Rx=10.0004Ω),但是由于检流计指针偏转在±0.3mm以内时,人眼就很难观测出来,因此Rn的值也可能不是10.0004 Ω,而是Rn=10.0004Ω±ΔRn 。若已知电桥的相对灵敏度Sr=1mm/0.01% ,求对应检流计指针偏转±0.3mm时,ΔRn ?
8. 说明电阻应变片的组成和种类。电阻应变片有哪些主要特性参数?
9. 一个量程为10kN的应变式测力传感器,其弹性元件为薄壁圆筒轴向受力,外径20mm,内径18mm,在其表面粘贴八各应变片,四个沿周向粘贴,应变片的电阻值均为120Ω,灵敏度为2.0,波松比为0.3,材料弹性模量E=2.1×1011Pa。要求: ①绘出弹性元件贴片位置及全桥电路;
②计算传感器在满量程时,各应变片电阻变化;
③当桥路的供电电压为10V时,计算传感器的输出电压。
10. 应变片产生温度误差的原因及减小或补偿温度误差的方法是什么?
11. 今有一悬臂梁,如图所示,在其中上部上、下两面各贴两片应变片,组成全桥,该梁在其悬臂梁一端受一向下力F=0.5N,试求此时这四个应变片的电阻值。已知:应变片灵敏系数K=2.1;应变片空载电阻R0=120Ω。
12. 如图所示一受拉的10#优质碳素钢杆。试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30mA的康铜丝应变片组成一单臂受感电桥。试求出此电桥空载时的最大可能的输出电压(应变片的电阻为120Ω)。 13.钢材上粘贴的应变片的电阻变化率为0.1%,钢材的应力为10kg/mm2。 ① 求钢材的应变。
② 钢材的应变为300*10-6时,粘贴的应变片的电阻变化率为多少?
14.截面积为1mm2、长度为100m铜线的电阻为多少?具有和它相同电阻的100m铝线的截面积为多大?比较此时的铝线重量和铜线重量。
15.试推导惠斯顿电桥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
16.参考有关书籍中的地震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并推导出公式:
17。给出力平衡测量系统得一个应用实例,并给出系统的信号流方框图。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