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甘电调〔2010〕15号 附件:甘肃电网风电调度运行指标统计规范(2010版)
附件1:
甘肃电网风电调度运行指标统计规范
(2010版)
1总则
1.1为规范并网风电场运行指标的统计方法,提高风电运行分析和调度管理水平,特制定本规范。
1.2本规范适用于甘肃并网各风力发电场及相关调度机构。 2规范性引用文件
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GB/T 18710-2002)
风电场气象观测及资料审定、订正技术规范(QX/T74-2007) 全国风能资源评价技术规定(发改能源[2004]865号)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DL/T793-2001)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003版)(中国气象局)
国家电网公司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修订版)(国家电网发展〔2009〕327号) 3术语
3.1风电场样本机组:指为了方便风电场运行统计工作,而选取的若干台能够代表风电场整体运行情况的风力发电机组。
样本机组的选取,应遵循代表性、真实性的原则。平原地区风电场(机组布置较规则)每种型号机组不少于10%,沿主风方向第一排、中间和最后一排都不少于2台;山区风电场(机组布置不规则),用
- 1 -
机组轮毂海拔高程最大值减去最小值,并将差值三等分,划分为三个高度区间,每个区间选取样本机组不少于3台,同时还应考虑机组的平面位置均衡。特殊风电场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当样本机组检修或故障停机时,应用最临近的机组暂时替代,以确保资料的连续性。 3.2弃风电量:指电网或风电场相关设备维护、检修、故障等停运及送出限制情况下,不能正常而充分利用风能所损失的可发电量。弃风电量由两部分组成:
场内弃风电量:由于风电场内设备维护、检修和故障停运造成的可发电量。
场外弃风电量:由于电网检修、维护、故障及送出受限造成的可发电量。
4指标及统计方法
4.1风能资源指标
风电场风能资源指标一般采用风电机组监控系统或测风塔测量的风力发电机组轮毂高度(或接近)处自动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 4.1.1风电场平均风速
在统计时段内(年、季度、月、日等)风电场测量得到的平均风速的算术平均值。
- 2 -
1? =
n?i?1n?i
?i 为统计时段内的单台风电机组(或测风塔)平均风速; n 为参加统计的风电机组台数(塔数)。 4.1.2风电场最大风速
统计时段内的10分钟平均风速的最大值,为风电场单台风电机组(或测风塔)的测量值。 4.1.3风电场极大风速
统计时段内的瞬时(3秒钟平均)风速的最大值,为风电场单台风电机组(或测风塔)的测量值。 4.1.4风电场有效风速小时数
统计时段内介于风电机组切入风速与切出风速之间的风速持续小时数的累计值。具有不同型号风电机组的风电场,应分别统计后累计。
4.1.5风电场平均气温
统计时段内风电场测量的气温平均值。
124 日平均气温C日=?ci
24i?1 Ci 为第i小时测得的气温。
- 3 -
1n 月平均气温C月=?c日i
ni?1 C日i 为第i日平均气温; n 为月内自然天数。 4.1.6风电场平均空气密度
统计时段内风电场测量的空气密度平均值。
日平均空气密度为一日内按规定时间测得数值的算术平均值。 月平均空气密度为月内各日平均空气密度的平均值。 4.1.7风电场风速频率分布
以1m/s为一个风速区间,统计时段内测风序列中每个风速区间内风速出现的频率。每个风速区间的数字代表中间值,如5m/s风速区间为4.6m/s到5.5m/s。 4.1.8风电场风向频率分布
以16或12个方位表示,用统计时段内各个风向发生的次数占该时期内观测、累计各个不同风向 (包括静风)的总次数的百分比来表示。风向频率取整数。某风向未出现,频率栏空白。频率<0.5,记0。一般用风向玫瑰图表示。 某风向出现频率=统计时段该风向出现总次数?100% 各记录风向总次数- 4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