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3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学案 (8)

3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学案 (8)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12 4:44:22

第3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情景问题切入

我在李大钊手下做图书馆管理员时,已经很快地倾向马克思主义了,而陈独秀对于引导我的兴趣到这方面来,也有大帮助。我第二次赴京时,曾和陈独秀讨论我所读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陈本人信仰的坚定不移,在这也许是我一生极重要的时期,给我以深刻的印象。

——《毛泽东自传》

学习目标引领 课标 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重点 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中国社会的历史影响。 难点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整体结构感知

本课第一目“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主要讲述马克思主义在五四运动前的传入情况;

本课第二目:“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讲述了马克思主义在五四运动期间及其以后的传播情况;

本课第三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讲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的结合以及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的历史作用。

本课三目呈顺承关系,图示如下:

自主预习梳理

重难疑点探究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1)外部原因:十月革命的胜利。(2)内部原因

①马克思主义具有高度的科学性、革命性。

②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工人运动的开展需要马克思主义。③五四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④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的大力宣传。

⑤问题与主义之争使马克思主义得到更多知识分子的拥护。⑥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有计划地宣传马克思主义。2.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

(1)先进知识分子起了核心倡导作用。从1918年李大钊在中国举起社会主义大旗后,先进知识分子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首倡者,他们通过办报刊、成立社团及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等方式向民众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2)马克思主义宣传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在五四运动中,不少先进分子主动接近工人,向工人宣传社会主义,这样使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一开始就带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特点。

(3)马克思主义是在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斗争中发展传播的。五四以后,国内出现了一股宣传和介绍社会主义的热潮,但内容极其庞杂,有各色各样的社会主义流派。先进知识分子取各家之长,弃各家之短,对各种社会主义流派进行了认真的比较研究。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以其无限的生命力开拓着自己的前程,逐渐被更多的青年所接受。

3.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1)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2)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之后成立了中国共产党。(3)中国知识界众多先进分子开始重视工农群众的伟大力量,开始深入到工农群众中去,深入到革命实际斗争中去。(4)中国人民也开始认识到新、旧民主主义的不同,中国人民把自己的命运和世界人民的命运联系起来。

典型例题示例

【例1】(2011·浙江文综·2(1)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 )

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②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③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④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 A.①③

B.②④

D.②③④

C.①②③

【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得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可结合排除法做组合类选择题。中国工人阶级找到自己的领袖应该在1921年中共建立后,①项可排除;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是在1917年十月革命之后,③项可排除;从“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这一信息中可见②④是正确的。

【答案】B

【例2】(2010·四川·1(6)1918年底到1919年4月,中国人普遍对协约国胜利持高度肯定态度;但1919年4月后,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理论却迅速流行开来。舆论的这种变化反映出( )

A.国人一度对借巴黎和会获得世界强国地位充满信心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官的退让引发了国人情绪变化 C.马列主义思想给国人带来了重组世界新秩序的希望 D.马列主义成为了国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指导思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解题时注意时间1919年和人物列宁,可知是马列主义。而马列主义成为了国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故选C项。

【答案】C

【例3】(2009·广东·(8)1929年5月4日国民党上海特别市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辑的《五四特刊》认为,五四运动输入的西洋思想“不是陈腐便是过火”。“过火”思想指的是( )

A.马克思主义

C.实业救国论

D.民主和科学思

B.自由恋爱观

想【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中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解题时注意时间是1929年,评论者是国民党,“过火”的思想应该指的是马克思主义。

【答案】A

随堂巩固演练一、选择题

1.《东方杂志》某年2月发表文章说:一年来社会主义的思潮在中国可以算得风起云涌了。报章杂志的上面,东也是研究马克斯(思)主义,西也讨论布尔希(什)维克主义;这里是阐明社会主义的理论,那里是叙述劳动运动的历史;蓬蓬勃勃,一唱百和,社会主义在今日的中国,仿佛有“雄鸡一鸣天下晓”的情景。文中所说的“一年”是指( )

A.1915年 【答案】C

B.1917年

C.1920年

D.1924年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后期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因此,这“一年”是指1920年。

2.一些知识分子从“向西方学习”到“以俄为师”思想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搜索更多关于: 3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学案 (8)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3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情景问题切入 我在李大钊手下做图书馆管理员时,已经很快地倾向马克思主义了,而陈独秀对于引导我的兴趣到这方面来,也有大帮助。我第二次赴京时,曾和陈独秀讨论我所读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陈本人信仰的坚定不移,在这也许是我一生极重要的时期,给我以深刻的印象。 ——《毛泽东自传》 学习目标引领 课标 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重点 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中国社会的历史影响。 难点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整体结构感知 本课第一目“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主要讲述马克思主义在五四运动前的传入情况; 本课第二目:“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讲述了马克思主义在五四运动期间及其以后的传播情况; 本课第三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