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审计实务》复习资料
《审计实务》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
1.审计的主体是指( C )。
A. 被审计单位 B.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活动
c.专职审计机构或人员 D.有关的法规和审计标准 2.申请成立会计师事务所应报经( A )部门审查批准。
A. 财政 B.审计 C.监察 D.工商行政管理
3.注册会计师担任某审计业务的外勤负责人,如果在执业过程中发现自己无法胜任,则应要求其所在会计师事务所( B )。
A. 聘请相关专家 B.改派其他注册会计师
c.终止该审计业务约定 D. 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
4.民间审计组织接受被审计单位委托,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后,应对审计后的财务报告信息提供( C )。
A. 绝对保证 D.高水平保证 C.有限保证 D. 一般保证
5.民间审计组织接受被审计单位委托,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后,应对审计后的财务报告信息提供( C )。
A. 绝对保证 D.高水平保证 C.有限保证 D. 一般保证
6.从8 000张现金支出凭证中抽取400张进行审计,采用系统选样法,则抽样间隔为( B A. 10 B.20 C.30 D.40
7.审计人员获取书面证据而采取的审计程序是( C )。
A. 监盘 B.观察 C.计算 D.查询
8.下列证据中,既属于书面证据,又属于内部证据的是( B )。
A. 存货盘点表 B.材料入库单
c. 应收账款的回函 D.审计人员编制的账龄分析表 9.应收账款询证函的发出和收回应由( B )控制。
A. 被审计单位 B.注册会计师
c. 被审计单位和注册会计师 D.被审计单位或注册会计师
10.向开户银行函证,可以证实若干项目标,其中最基本的目标是( A )。 A. 银行存款是否真实存在 B.是否有欠银行的债务
C. 是否有漏列的负债 D.是否有充作抵押担保的存货 11.审计产生于( D )的需要。
A. 查错防弊 B.提供审计信息 C公证 D.经济监督 12.审计的客体是指( A )。
)。
A. 被审计单位 D.专职审计机构或人员
c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 D.有关的法规和审计标准
13.会计师事务所对无法胜任或不能按时完成的业务,应当( D )。 A. 聘请其他专业人员帮助 B.将审计业务转包给其他会计师事务所
C. 适当减少业务收费 D.拒绝接受委托
14.( D )是指审计人员实地观察被审计单位的经营场所、实物资产、有关业务活动、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等,以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
A. 函证法 D.查询法 C.分析法 D.观察法
15.( C )是指审计人员不带任何偏见地选取样本,即不考虑项目的性质、金额大小、位置、外观或其他特征而选取样本。
A. 系统选样 B.随意选样 C. 随机选样 D.单位均值估计抽样 16.审计人员通过监盘、观察等审计方法,可以获取( A )。
A. 实物证据 B.书面证据 C.口头证据 D.环境证据
17.审计人员为明确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而获取的下列证据中,无效的审计证据是( B A. 律师声明书 B. 管理建议书 C. 审计业务约定书 D.管理层声明书 18.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的数量关系是( A )。
A. 审计人员对重大错报风险估计的水平越高,所需证据数量越多 B.审计人员对重大错报风险估计的水平越高,所需证据数量越少 c.审计人员对检查风险估计的水平越高,所需证据数量越多
D.以上都不对
19.注册会计师观察被审计单位存货盘点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D )。 A. 查明被审计单位是否漏盘某些重要的存货项目 B.鉴定存货的质量
C. 了解存货的种类 D. 获得存货期末是否实际存在以及其状况的证据
20.如果注册会计师已经从被审计单位内部获得了银行对账单,该注册会计师( B )。 A. 不需再向银行函证 B. 仍需再向银行函证
C. 复核银行对账单 D. 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是否向银行函证 二、多选题:
1.审计关系人是由( ABD )组成。
A. 审计人 B.被审计人 c.审计载体 D.审计委托人
2.根据《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我国注册会计师允许设立( AC )会计师事务所。A. 有限责任制 B.独资 C.合伙制 D.有限责任合伙制 3.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按审查书面资料的顺序可分为( CE )。
A,详查法 B.抽查法 C. 顺查法 D.审阅法 E. 逆查法 4.下列分析程序中,能发现累计折旧错误的有( ABC )。
)。
A. 对折旧计提的总体合理性进行复核
B.计算本期计提折旧额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并与上期比较 c.计算累计折旧占固定资产原值比率,结合闲置等原因分析其是否合理
D.计算固定资产原值与本期产品产量的比率并与以前期间比较
5.下列审计程序中,属于证实银行存款存在的重要程序有( BC )。
A. 盘点库存现金 B.审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c. 函证银行存款余额 D.审查银行存款收支截止的正确性 6.审计按其主体的目的分类,可以分为( ABC )。
A. 财政、财务收支审计 B. 财经法纪审计 C. 经济效益审计 D.内部审计 7.调节法常用于以下( AC )方面。
A. 对未达账项的调节 B.实物性能、质量、价值的鉴定
C. 对财产物资的调节. D.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 8.下列各项属于环境证据的是( ABC )。
A. 企业内部控制情况 B.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的素质
c.被审计单位各种管理条件和管理水平 D.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声明书
9.如果由于被审计单位存货的性质或位置等原因导致无法实施存货监盘,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能否实施替代审计程序,获取有关存货数量和状况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实施的替代审计程序主要包括( ACD )。
A. 检查进货交易凭证或生产记录以及其他相关资料 B.复核上期盘点记录
c. 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销货交易凭证 D.向顾客和供应商函证
10.注册会计师如果通过存货监盘发现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且被审计单位拒绝调整,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出具( BCD )的审计报告。
A. 无保留意见 B.保留意见 C. 否定意见 D.无法表示意见 三、简答题
1.简述详查法、抽查法的特征和优缺点。
(1)详查法是对被审计单位审计期内被审事项的所有凭证、账簿、报表进行详细审查的一种审计方法。详查法的特点是:对被审期间的全部会计资料和其反映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详细的审查,以查找其中的错弊为重要目标。
详查法的优点是能全面查清被审计单位所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等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一般不易疏漏,以保证审计质量。其缺点是工作量太大,费时费力,审计成本高,故难以普遍采用。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小的单位或有重大错弊或违法行为的单位。 (2)抽查法是指对被审计单位被审查期内特定审计事项的全部会计资料中选取部分资料进行审查,根据审查结果推断全部资料有无错弊的一种审计方法。抽查法特点是:根据被审查期的审计对象总体的具体情况、审计目的和要求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然后根据抽取样本的审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的正确性,或推断其余未抽查部分
有无错弊。
抽查法的优点是高效率、低费用,节约时间和人力,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缺点是如果样本抽查不当,不能代表总体特征,就可能作出错误结论。这种方法仅适用于内部控制制度健全、会计基础较好的单位。
2.说明审计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审计监督的本质特征,就是高层次的经济监督。这种本质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审计主体的独立性;审计对象的广泛性;审计监督的权威性;审计监督的专职性;审计手段的科学性。
3.银行存款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1)银行存款职责分工制度。主要包括:保管空白支票与保管支票印鉴的职务是否分开,银行出纳业务与负责编制银行收付款凭证的会计业务是否分开,编制调节表同银行对账是否分开等。
(2)银行存款收支执行凭证制度。即银行存款收支是否都有合法原始凭证和银行结算凭证,并经审核办理收付结算。
(3)银行存款支出批准制度。对银行存款支出,是否都经过审批,并经审查复核办理付款。
(4)支票管理制度。对支票管理,是否建立空白支票购买、登记、保管和使用回收制度。
(5)银行存款定期对账制度。如银行存款日记账是否定期与总账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是否与银行对账单定期核对等。
四、案例分析题
1、[资料]某企业应收账款的编号为0001至5 000,审计人员拟利用随机数表选择其中的175份进行函证,随机数表如下表所示。
列 行 1 2 3 4 5 6 7 8 9 10 [要求] (1)以第2行、第l列数字为起始点,自左往右,以各数的前四位数为准,审计
1 04734 10417 07 514 52 305 96357 92 870 00500 34 826 25 809 77487 2 39426 19688 48 374 86925 11 486 05921 75 924 93784 21 860 38419 3 91 035 83 404 35 658 10223 30 102 65 698 33 803 52 709 36790 20631 4 54939 42038 38 971 25 946 82679 27 993 05 286 15 370 76 883 48 694 5 76873 48220 53 779 90222 57983 86406 10072 96727 20435 1263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