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淮安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淮安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3 5:05:30

(5) ▲ ,王道之始也。 (孟子《孟子·梁惠王上》) (6)淇则有岸, ▲ 。 (《诗经·卫风·氓》) (7) ▲ ,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8)西当太白有鸟道, ▲ 。 (李白《蜀道难》) (9)艰难苦恨繁霜鬓, ▲ 。 (杜甫《登高》) (10)同是天涯沦落人, ▲ 。 (白居易《琵琶行》) (11)此情可待成追忆, ▲ 。 (李商隐《锦瑟》) (12)问君能有几多愁? ▲ 。 (李煜《虞美人》) (13)淡泊以明志, ▲ 。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7回)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0题。

箓竹山房

吴组缃

阴历五月初十和阿圆到家。母亲说,前些日子二姑姑托人传了口信来,要我和阿圆到她老人家那里去住些时候。

二姑姑的故事好似一个旧传奇的仿本。多年以前,叔祖的学塾中有个聪明年少的门生,因为看见叔祖房里的帐幔,笔套,与一幅大云锦上的刺绣,绣得都是各种姿态的美丽蝴蝶,对绣蝴蝶的人起了羡慕之情:而这绣蝴蝶的姑娘因为听叔祖常常夸说这人,心里自然也早就有了这人。这幕才子佳人的喜剧闹了出来,人人夸说的绣蝴蝶的小姐一时连丫头也要加以鄙夷。放佚风流的叔祖虽从中尽力撮合周旋,但当时究未成功。

若干年后,少年赴南京应考,船翻身亡。绣蝴蝶的小姐那时才十九岁,闻耗后,在桂花树下自缢,为园丁所见,救活了。少年家觉得这小姐尚有稍些可教化之处,商得了女家同意,大吹大擂接小姐过去迎了灵柩;麻衣红绣鞋,抱着灵牌参拜家堂祖庙,做了新娘。

响潭的两岸,槐树柳树榆树更多更老更葱茏,两面缝合,荫罩着乱喷白色水沫的河面,一缕太阳光也洒不下来。沿着响潭两岸的树林中,疏疏落落点缀着二十多座白垩瓦屋;西岸上,紧临着响潭,那座白屋分外大;梅花窗的围墙上面探露着一丛竹子,一半是绿色的,一半已开花,变成槁色。——这座村子便是二姑姑的村庄金燕村,这座大屋便是二姑姑的家宅箓竹山房。

二姑姑多年不见,显见得老迈了。

那张苍白皱褶的脸没多少表情。说话的语气,走路的步法,和她老人家的脸庞同一调子:阴暗,凄苦,迟钝。她引我们进到内屋里,自己跚跚颤颤地到房里去张罗果盘,吩咐丫头为我们打脸水——这丫头叫兰花,三十多岁了。她陪姑姑住守这所大屋子已二十多年,跟姑姑念诗念经,学姑姑绣蝴蝶,她自己说不要成家的。

二姑姑说没指望我们来得如此快,房子都没打扫。领我们参观全宅,顺便叫我们自己拣一间合意的住。

邻着花园有座雅致的房,门额上写着“邀月”两个八分字。和姑姑说,我们就住这间房。姑姑叫兰花开了锁,两扇门一推开,就噗噗落下三只东西来:两只是壁虎,一只是蝙蝠。我们都怔了一怔。壁虎是悠悠地爬走了;兰花拾起那只大蝙蝠,轻轻放到墙隅里,呓语着似地念了一套怪话:

“福公公,你让让房,有贵客要在这里住。”

阿圆惊惶不安的样子,牵一牵我的衣角,意思大约是对着这些情景,不敢在这间屋里住。二姑姑年老还不失其敏感,不知怎样她老人家就窥知了阿圆的心事:

“不要紧,——这些房子,每年你姑爹回来时都打扫一次。停会,叫兰花再好好来收拾,福公公虎爷爷都会让出去的。”

阿圆用一个小孩子的神秘惊奇的表情问我说: “怎么说姑爹?……”

兰花瞪着两只阴沉的眼睛低幽地告诉阿圆说:

“爷爷灵验得很啦!三朝两天来给奶奶托梦。我也常看见的,公子帽,宝蓝衫,常在这园子里走。”

阿圆扭着我的袖口,只是向着兰花的两只眼睛瞪看。

不久吃晚饭,我们都默然无话。我和阿圆是不知在姑姑面前该说些什么好;姑姑自己呢,是不肯多说话的。偌大的屋子如一大座古墓,没一丝人声;只有堂厅里的燕子啾啾地叫。兰花向天井檐上张一张,自言自语地说:

“青姑娘,还不回来呢!”

二姑姑也不答话,点点头。阿圆偷眼看看我,——其实我自己也正在纳罕着的。吃了饭,正洗脸,一只燕子由天井飞来,在屋里绕了一道,就钻进檐下的窝里去了。兰花停了碗,把筷子放在口沿上,低低地说:

“青姑娘,你到这时才回来。”悠悠地长叹一口气。 我释然,向阿圆笑笑;阿圆却不曾笑,只瞪着眼看兰花。

邀月庐日间还算是清新明朗,谁知这天晚上,大雨复作;一盏三支灯草的豆油檠摇晃不定;远远正屋里二姑姑和兰花低幽地念着晚经,听来简直是“秋坟鬼唱鲍家诗”;加以外面雨声虫声风弄竹声合奏起一支凄戾的交响曲,显得这周遭的确鬼趣殊多。一阵飒飒的风摇竹声后,忽然听得窗外有脚步之声。声音虽然轻微,但是入耳十分清楚。

“你……听见了……没有?”阿圆把头钻在我的腋下,喘息地低声问。 “……”我也不寒而栗。

她突然尖起嗓子大叫一声,搂住我,嚎啕,震抖,泣不成声: “你……看……门上!……”

我看门上,——门上那个册叶小窗露着一个鬼脸,向我们张望;月光斜映,隔着玻璃纱帐看得分外明晰。说时迟,那时快。那个鬼脸一晃,就沉下去不见了。我不知从哪里涌上一股勇气,推开阿圆,三步跳去,拉开门。

门外是两个女鬼!

一个由通正屋的小巷窜远了;一个则因逃避不及,正在我的面前蹲着。 “是姑姑吗?”

“唔——”幽沉的一口气。

我抹着额上的冷汗,不禁轻松地笑了。我说:

“阿圆,别怕了,是姑姑。”(选自语文读本必修四《箓竹山房》,有删改) 【注】①放佚风流:有才气而不受礼法拘束,品格清高,举止潇洒。②白垩瓦屋:用白土涂饰墙面的瓦屋。垩(è):用白土涂饰。

17.第2、3两节插叙了二姑姑年轻时的故事,这对刻画人物和展开情节有何作用?(4分) 18.第4节所描写的环境景物有什么特点?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分)

19.小说中的二姑姑和兰花主仆二人有哪些悖于常人的怪异言行?导致这种“怪异言行”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文意作简要的概括与分析。(6分)

20. 请探究作者在结尾设计了主仆二人“偷窥”这一情节的意图。(6分)

七、作文(7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15年4月14日早晨,一封辞职信引发热评,辞职的理由仅有10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网友评这是“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没有之一”。经采访得知,作者为2004年7月入职河南省实验中学的一名女心理教师,已经任职11年之久。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寥寥10字,颇具情怀但又看似任性的辞职理由缘何走心?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③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4—2015学年度高一调研测试

语文参考答案 2015.7

命题范围:苏教版必修三、四语文教材、读本,《边城》《三国演义》名著阅读。

一、基础知识部分(31分)

1. D【 A岑寂(cén)自刭(jǐnɡ) B奢靡(mí)刎颈之交(wěn) C歆飨(xīn)垝垣......(yuán) 唯唯(wěi)诺诺】

2.C【 A金碧辉煌 毛骨悚然 B拾人牙慧 故步自封亦作固步自封 D沧海桑田 被迫就范】

3.A.切中肯綮:言论正好击中最关键处,指抓住要害。(读本必修三《庖丁解牛》)【 B妄自菲薄:不切实际地过分看轻自己。语义重复。(见必修三《美美与共》) C.大放厥词:原指极力铺陈辞藻,现多指夸夸其谈,大发议论(含贬义)。褒贬误用。(见必修四《我有一个梦想》)D.毁家纾难:捐献全部家产,帮助国家缓解危难。不合语境。(必修三《指南录后序》文天祥事迹)】

4.D【 A搭配不当,“学习”和“教训”不搭配,应为“学习它们的经验和吸取它们的教训”。B成分赘余,“超过”与“多”语意重复,可删去其一。C句式杂糅,“受消费者所欢迎”改为“受……欢迎”;“在中国和亚洲国家地区”改为“在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地区”。】

5.B【 A“八斗之才”是赞颂别人很有文学才华,不能用来形容自己;可用“才疏学浅”。“宽恕”是宽容饶恕,这里用词太重。可用“见谅”。C对自己的“女儿”不能称“爱女”,对别人不能用表命令的“务必”等。D对方的父亲是一个著名的作家,作品广为流传,就不能说是“小有名气”了,要表达出敬意,应换成“很有影响”;“犬子”是谦词,应换成普通用语“儿子”。】

6.C( 见必修四读本第5页) 7.D 春季(A、B、C都是秋季) 8.B “青梅煮酒论英雄”与关羽无关。

9.A( B翠翠爱上的是傩送二老,淹死的是天宝大老。C卫风不是秦风。D 高水平的演讲者来说,固然有自身人格魅力因素取得演讲成功,但更主要是他们会充分考虑听众。)

10.答案示例:(1)国家尊严绝不能凌驾于个体尊严和个人权益之上;(2)国家尊严要建立在保障公民权益的基础之上;(3)国家尊严要建立在维护个体尊严和保障个体权益的承诺上。意思接近即可。(必修三读本第35页)关键点:国家尊严、个体、公民尊严、权益。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11.A成年,壮年 (B全部死去;全部占有。C看;比。D表示;给……看。 )

12.C 然而,但是,副词;这样,代词。 ( A本来,副词。B音节助词,不译。D把,介词。)

13.C ( A 廉颇不高兴,认为他们趋炎附势,让他们回去。B 赵王想起用廉颇,是因为屡次被秦军围困。D “坐谈间解了三次大便”是使者的诬陷。)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5) ▲ ,王道之始也。 (孟子《孟子·梁惠王上》) (6)淇则有岸, ▲ 。 (《诗经·卫风·氓》) (7) ▲ ,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8)西当太白有鸟道, ▲ 。 (李白《蜀道难》) (9)艰难苦恨繁霜鬓, ▲ 。 (杜甫《登高》) (10)同是天涯沦落人, ▲ 。 (白居易《琵琶行》) (11)此情可待成追忆,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