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群鸟学艺》教案
教学内容:第12课 群鸟学艺第3课时 教材分析:
这篇讲读课文是一篇童话,讲猫头鹰、老鹰、乌鸦、麻雀、小燕子向凤凰学习搭窝的本领,结果有的仍旧不会搭窝,有的搭的窝很粗糙,只有小燕子搭的窝最好。这篇童话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不怕苦,不怕累,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全文结构层次分明,语言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课文中揭示的道理,对学生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学情分析:
根据学生的理解、记忆、语言表达等情况,将他们分为三类:A类 学生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中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善于动脑, 理解和归纳概括能力强于其他学生;B类学生思维较灵活,有一定的理 解能力,但语言表达能力欠缺。C类学生各方面能力较差,需在课堂中给予 特别关注和个别指导。
学生在理解课文时体会各种鸟学艺时的心情有一定难度,可能会导致 学生不能正确地理解各种鸟学艺时的不同态度导致了搭窝的不同结果,不能真正感悟课文中揭示的道理。 知识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群鸟学习搭窝的过程与结果。 2.懂得学本领只有有耐心,才能把本领真正学到手。 能力目标:
1.能仿照老师抓关键词句的方法自学课文3-6自然段。
2. 能体会群鸟不同的学习态度和心理,理解各种鸟学艺时的不同态度导致了搭窝的不同结果。 情感目标:
1.有主动学习的意识,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2.懂得只有耐心、认真、虚心,才能学到真正的本领。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群鸟不同的学习态度和心理。 教学难点:能明白群鸟搭窝的结果不同是因为学习的态度不同。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探究法、分层练习法 教学设想:
在学生初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直接引出结果。采用逆读法,由结果探索原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由于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在叙述上有相似之处,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完第二自然段后,指导学生独立或合作学习其余几段,抓住关键词句“读读、想想、说说、写写”, 体会各种鸟学艺时的心情,理解各种鸟学艺时的不同态度导致了搭窝的不同结果。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设置疑问 1.群鸟是指哪些鸟?( C类)
2.“艺”是什么意思?它们学的是什么艺? ( C类) 3.它们要向谁去学艺? ( C类)
4.它们的学习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AB类)
5.出示课文最后一段,齐读后提问:这些鸟都向凤凰学艺,为什么学习的结果不同? 这就是这节课我们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情况,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精读课文,感悟道理 (一)教师引导,授以方法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群鸟学搭窝的经过?它们各自是怎样学习的? 2.教师引导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第二自然段,分角色朗读
(2)提问:这一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3)猫头鹰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找出相关句子( C类) (4)你觉得猫头鹰的学习态度怎样?(学生回答后板书)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课件播放:没耐心、不虚心)
(5)猜想:猫头鹰能学会撘窝吗?为什么?
(6)猫头鹰学习的结果证明了凤凰说的哪句话?(学本领要有耐心,没有耐心什么也学不成。)
设计意图:教给学生方法(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猫头鹰学艺时的心情,理解它学艺时的态度),为下面的自学打好基础。
(二)自主学习,提升能力
其他的鸟是怎么学艺的呢,请同学们按照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学课文第三、四、五、六自然段。
1.出示学习提示:
(1)这段话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2)鸟儿们的学习态度是什么样的?结果怎样?
2.完成表格相关内容(A类独立完成,B、C类两人一组讨论完成)。 3.展示交流,教师评价。(教师板书) 4.学生讨论:
许多鸟都向凤凰学过搭窝,为什么学习的结果不同?
5.再次出示最后一段,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用“因为( )学习( ),所以( )。只有( )学习( ),所以( ) ”的句式说句子。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学习、交流互动,进一步理解因为学习态度不同,所以学习的结果也不同的道理。 四、拓展延伸
1.你最喜欢课文中写到的哪一种鸟,为什么?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板书设计:
群鸟学艺
老鹰 没耐心、 骄傲 不会搭
猫头鹰 乌鸦 麻雀
小燕子
没耐心、不虚心 耐心、认真、虚心粗糙
漂亮、结实、暖和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