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交场站建设新思路
交通+商业创新公交场站综合开发
来源:中国交通报
公交场站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交场站的建设和发展是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关键基础。但是,对许多城市而言,公交场站建设资金短缺、停车面积不足、配套设施缺乏等问题频频,严重制约了公共交通的运行效率,降低了公交服务水平。
昆明是交通运输部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第一批创建城市,其公交场站建设与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昆明创新采用了公交场站综合开发利用模式,依托公交场站平台,拓展多元投融资渠道;同时,进一步提升和完善公交场站功能,使原有单一的交通枢纽变为集交通集散、商业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场站,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夯实公交发展地基
2012年10月,昆明市被交通运输部批准为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第一批创建城市。“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昆明始终把公交优先作为全市发展的重要战略。”昆明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在1993年,昆明就与瑞士苏黎世开展了城市公交规划合作;1999年,昆明即建成全国首条路中式公交专用道。昆明市的公交系统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被确立为公交都市示范创建城市后,昆明市出台《昆明市公共汽车客运条例》并正式施行,对公共汽车设施规划建设、资金安排、路权优先等方面进行了明确和规范。昆明市每年均编制《昆明公交都市建设白皮书》及《昆明公交都市建设年度评估》,总结经验并制定计划,持续开展公交都市创建工作。
在公交都市创建过程中,昆明市在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与探索尤为突出。据介绍,截至2014年年底,昆明共建成并投入使用21条公交专用道,总长度达到125公里;采取综合开发方式新改建集交通集散、商业服务为一体的商务多功能综合公交场站3个,综合公交场站38个。
随着昆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作为城市公交基础设施的公交场站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十二五”期间,昆明市建成公交场站面积得到飞速增长。公交场站的增加,为优化公交线网、扩大公交覆盖率、提升公交服务品质和公交出行分担率,以及改善公交职工工作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昆明雨花公交车场建成投入使用,启动了主城区西部、东部、南部、北部汽车客运站枢纽公交换乘提升改造工作,南部片区出租汽车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已获发展改革委批复,获准按PPP模式推进项目建设;黄土坡公交枢纽站、呈贡大渔客运枢纽的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也已完成,计划2016年开工建设。昆明市公交场站体系建设日臻完善。
此外,昆明市积极完善投资政策,拓宽融资渠道,有力推动公交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2011年5月,由昆明交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昆明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昆明市交通场站开发运营有限公司成立,是主要承担昆明市交通场站投资开发、运营管理的专业化实体。由其投资建设的公交场站主要采用“交通+商业”的综合开发利用模式,为公共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凸显场站综合功能
“公交场站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明显的公益性,城市公交从经营性上属于准经营性公共产品,其服务价格更重要的考虑是‘让利于民’。”昆明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闫忠表示,公交场站的首要功能是满足乘客群众的公共交通出行需求,在此基础上可以寻求更高层次的服务功能。
在闫忠看来,公交场站既需要满足正常运转的基本功能,还应为市民乘客提供必要的便民设施,同时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承担应有的载体功能。其中,拓展投资渠道、实施场站用地综合开发正是实现这些目的的重要途径。
然而,社会投资主体的考虑往往趋于理性。“公交场站不产生经济效益无法回购,选择持有股权又不能产生收益。”闫忠表示,在无明确政策支撑的情况下,作为准经营性、低价收益的公交场站,难以吸引社会资金进行市场化运作,很难通过日常运营来弥补场站建设资金的投入。
2013年6月,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并将“提升公交企业发展活力,落实公共交通用地综合开发政策”作为主要任务之一。《意见》提出,城市公共交通用地综合开发的收益应专项用于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弥补城市公共交通企业运营亏损。
事实上,在此之前,昆明市已经对公交场站用地综合开发有所尝试。闫忠介绍,作为昆明市最大的公营公交企业,昆明公交集团在充分满足候车、维保、服务等功能和使用面积不受损失的基础上,尝试了对原有和新建的公交场站用地实施综合开发。
昆明公交集团对部分新建公交场站用地的地上、地下空间按照市场化原则实施了土地综合开发;另一方面,对已有的公交场站用地,通过依法申请,将富余的办公用地在昆明市统一平台进行出租,租金收益用于贴补公交运营的亏损。
在昆明公交集团总部大楼北侧的北市区公交车场,场站办公楼的一层已有部分出租,商铺、餐馆、蛋糕房以及公交一卡通充值点等一应俱全,来来往往的乘客不少人选择在此购物、就餐、娱乐等。记者随机采访几位乘客,均表示这样的设计十分便民。
目前,以北市区公交车场、南市区停车保养场、呈贡区雨花公交车场等为代表的“交通+商业”综合性公交场站,得到了市民乘客的一致认可,逐渐成为昆明市公共交通发展中的一大特色,也为昆明创建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增添了几分靓丽色彩。
拉升多元服务吸引力
2008年以前,昆明公交场站一般由昆明市交通专项选址定点,昆明公交集团报市发展改革委审批立项后,政府财政划拨一定征地费用。“2008年以后,征地费改由公交企业向银行贷款,政府贴息,建设资金由企业自筹。”昆明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场站建设管理公司经理敖建华介绍,面对公交场站建设巨大的资金压力,昆明公交集团积极采取多渠道筹资方式,在全国同行业率先探索“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交场站建设”的创新之路。
2010年,昆明公交集团与加拿大西太平洋石油有限公司采用BT方式(建造—移交)合资建设的南市区综合公交枢纽站投入使用。枢纽站总用地63.3亩,规划总建筑面积近5.5万平方米。场站包括常规的公交停保场地、调度楼以及一座公交加油站站房,还有一座占地3万多平方米的对外服务大楼,为乘客提供候车、休闲、娱乐、购物的一体化服务。
敖建华告诉记者,南市区综合公交枢纽站建设之初,便选择了与加拿大西太平洋石油有限公司合作,解决场站建设的资金、土地开发等问题。目前,南市区综合公交枢纽站的公交加油站由加拿大西太平洋石油有限公司运营,在保证满足公交车辆的加油需求外,还对社会车辆开放,方便附近居民群众。
昆明公交集团创新场站综合开发利用的探索之路一直在持续,2011年7月,昆明市交通场站开发运营有限公司全面接管昆明公交集团雨花公交停车保养场的建设工作。雨花公交停车保养场位于昆明市呈贡区,总用地104.78亩,投资规模4.15亿元,该项目由公交立体停车库、职工倒班轮休楼及加油站三个分项组成,可停放公交车353标台。
在雨花公交停车保养场,记者看到,偌大的立体停车楼已经投入使用,人员完备,设施齐全。其中,停车楼地下一层专供纯电动公交车辆使用,并有适配宇通等主流车型在内的专业充电桩,可供数十辆纯电动公交车辆同时充电。
据雨花公交停车保养场、昆明公交集团第七公司副经理钱兆春介绍:“雨花公交停车保养场的投入使用,公交客流逐步上升。尤其是与昆明地铁1号线大学城站无缝衔接,极大地方便了附近市民乘客的出行。”
此外,昆明公交集团与其他企业签订了多个公交场站合作开发的整体框架协议。近日,昆明火车站公交车场改造土地一级开发项目公开对外招标,根据招标信息显示,通过开发改造,拟将昆明火车站公交车场建成综合交通枢纽站。至此,昆明主城包括黄土坡公交车场、梁家河公交车场、菊花村公交车场在内的四个公交车场均已进行了相应的改造准备工作,几个公交车场都将开发成集公交、商业、办公为一体的综合体形式。
拓展融资开发渠道
在进行公交场站综合开发过程中,昆明公交集团综合项目区域、公交需求、经济环境等因素,进行了多层次、多元化的市场化运作。
截至目前,昆明市公交场站综合开发的模式可以大致分为三类。一是由昆明公交集团自己开发建设,适当配建可供商业售卖功能部分,由企业自行经营,例如北市区公交车场;二是招商引资(垫资)建设综合配套设施的“交通+商业”综合开发建设模式,如南市区综合公交枢纽站;三是联合开发,成立新的经济实体来进行开发,如雨花公交停车保养场等。
这几种模式之间又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例如南市区综合公交枢纽站,尽管是与加拿大西太平洋石油有限公司采用BT方式合资建设,石油公司也同时获得了该枢纽站内的加油站带期限的经营权,到期后再交还昆明公交集团,这又是一类BOT(建造—运营—移交)。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