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解析:【区级联考】江苏省苏州市区2019届九年级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区级联考】江苏省苏州市区2019届九年级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19:25:34

【甲】再往前走,看见了河,河面像一只巨大的托盘,把一片片月光收拢到了一起,河面波澜不惊,一片澄净。

【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9. 说说第⑦段画线句中“野生”一词的含义和作用。

20. 文章以“城里的月光”为题,为什么又用大量笔墨写“乡下的月光”“城里的灯光”?

【答案】16. 在城市的夜晚,有个月亮的光影,已是人间幸运,不敢奢求更多;平常我们用公历不用阴历,和月亮已经疏远,更不敢提要求。 17. 用词:(1)用形象而优美

动词如飘摇、跳跃、拂动,写出月光的动感。(2)运用叠词如走走路、抬抬

眼,节奏舒缓。(3)用同义词如望、看,富有变化。

句式:(1)句式整齐如:总要走走路,总要抬抬眼,穿一眼老天,看一眼月亮。(2)排比句式如:禾苗上飘摇的月光,河面上跳跃的月光,树之间拂动的月光。表现了母亲和月光的亲近亲密,对月光的喜爱和依恋。

18. 都写出月光澄澈空灵的特点,甲句主要写河用河面的平静澄净衬托出月光的平静澄澈,月光是一片片的,令人联想到羽毛或叶子,既有了具体的形象,又给人飘逸空灵的遐想;乙句用比喻的修辞,将澄澈的月光比成积水,用交错相生的水草比喻竹柏的影子,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化无形为有形。

19. 野生是说动植物在野外自然生长。乡下的月亮有自己的运行规律,自由率性,富有个性,纯洁美丽,这个词表现了作者对乡下的月亮的喜爱与欣赏。

20. 写乡下的月光,是把现实中城里人能看到的月光和童年的月光、老家的月光作对比,写城里的灯光,是表现城里人已经用灯光部分代替了月光,把灯光和月光作对比。既表现出作者对自由纯净的月光的期待,也引发人们对城市里真正的月光、美丽自然的月光已经缺失这一现象的深入思考。 【解析】 【16题详解】 考查对文章重要内容

理解和提取能力。通读全文,梳理情节,分清层次,综合考虑,提取要点,找到关

的键句,必要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即可。如可提取第1段“这样的地方,这样的时间,有个月亮的光影,已是人间幸运”,第2段“平常日子,我们用的是公历,是太阳之历,家人之间做什么事情,问什么日子,翻看的是黄历,盯牢的是钟表,不会命令自己看了今晚的月亮再安排日子的”等句分析,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 【17题详解】

赏析文句。此题比较容易,因为题干已经给出了分析方向,即分别从用词的角度和句式的角度分析作答。

如用词:“飘摇”“跳跃”“拂动”等动词的使用写出月光的动感。“走走”“抬抬”运用叠词使节奏舒缓。再如句式:“禾苗上飘摇的月光,河面上跳跃的月光,树之间拂动的月光”明显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内容上,表现了母亲对月光的喜爱和依恋,丰富了人物情感;语言上,增强了气势,使节奏鲜明,朗朗上口。 【18题详解】

分析文句写到的月光特点及表现的方法。甲句“河面像一只巨大的托盘,把一片片月光收拢到了一起,河面波澜不惊,一片澄净”,运用了衬托手法,用河面的平静澄净衬托出月光的平静澄澈。乙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运用比喻的修辞,“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所以两个文句都写出了月光澄澈空灵的特点。 【19题详解】

本题为结合词句理解字义。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同时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基本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野生”本义:动植物在野外自然生长而非经人工驯养或培植。语境义:乡下的月亮自由率性的个性,纯洁美丽的外表,这个词表现了作者对乡下的月亮的喜爱。也就是说,一定要答出词语对表达人们对月亮的情感的意义。 20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答此题首先要读懂上下文的情节内容,进而把握文章的中心,这样才能确保答案的准确无误。要考虑到写“乡下的月光”与“城里的灯光”的关系。还要考虑这属于对比手法的使用:如现实中城里人能看到的月光和童年的月光、老家的月光的对比,城里人使用的灯光和月光的对比。突出了作者对美丽自然的月光的热爱。

【点睛】分析句子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21.作文。

第三部分

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于4月15日-20日在苏州举办,小林同学参加展演,为此用很多业

余时间进行排练,影响了学习成绩,小林家长忧心忡忡地说:“你整天把时间花在这上面,有什么用呢?中考又不考这些!”

有人说,时代发展了,古老的诗歌到底还有多大的必要呢?音乐,书法,舞蹈,这些东西都有什么用呢?去博物馆看古董,去电影院看电影,去美术馆看画展,这些事情都有什么用呢?

亲爱的同学,你做过什么“无用”的事情吗?你接触过什么“无用”的东西吗?这些“无用”的东西真的无用吗?请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抒发感想。

要求:①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②不要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④不得套作、抄袭。 【答案】有用与无用

风萧萧处,多少莘莘学子星夜兼程赴考场;温柔乡里,多少贪官污吏机关算尽赴名利;平凡城市,多少工作家庭拼命工作求生存;一国一家,多少人物大笔一挥便是发展图强。

倘将上述均归为“有用”之行列,试问岂不是过于草率?“急之国”的人们,可以为的是名利,但大多只为了生存。

当然,这绝不曾与“无用”相违背,因为“无用”并非简单的时间挥霍,更多只是精神诉求、心态平和。可以想见,提“贫家子弟”的人只是在混淆概念。

然而放眼大千世界,“有用”、“无用”已成为一对互不共生的矛盾,原因很简单,“有用”看不清“无用”的价值,“无用”也不明白“有用”的意义。于是一边高举儒家大旗,一路高歌猛进;一边却心浸老庄思想,躺在室外桃源。不过倒也奇怪,儒家华丽外衣里包裹的只是名利,而非急躁,与速度毫无关系。子曰:“欲速则不达。”心急气躁如何能求得名利?倒是黄老学说彻底无为,无为成为避世,自然无法成为主流价值观。

只能说,提出“无用”之人同样在混淆概念,心急与名利并无必然联系,甚至恰好相反,心急做的只能是无用功。

追本溯源,英国工业革命兴起速度之风,进而世界风行,传至中国亦不能例外.回想马克思﹒韦伯对工业革命结论:生命本是一张由意义构成的丰富之网,而当下人们早就把这张网给撕破了。

换而言之,“有用”被撕成了“无用”,“无用”进化成为“有用”,甚至成为财富、声誉、地位的代名词。由是,二则本末倒置、南辕北辙、愈演愈烈、一发而不可收拾。

试举一例,一件艺术品究竟有用没用?对艺术家而言,“有用”因为这是自己的生存之道。于是急于求成、粗制滥造、推向市场,遇到一个心求“无用”的买家为粉饰自己本无知的修养,成为“有用”的门脸道具,于是在市场经济体系下恶性循环,艺术家生产出越看似“有用”的“无用”产品,消费者越买进

装饰“无用”的“有用”之作,可谓一拍即合。

坚持“无用”的艺术家就算作品真成了无用,大概也会用心将其成为“有用”。灵感孕育激情、汇聚洒脱,泼墨写意,正如品茗一般,三月不知肉味,倘若遇一知己子期,纵是一生潦倒也无复何求。

见高更情愿放弃城市生活与野人同吃同住,梭罗身由心往,居瓦尔登湖畔。

伴随实用主义的大厦将倾,恐怕人们才会明白“有用”引人前行,而“无用”才是生命的归宿啊。 【解析】

【详解】材料中“无用事”“无用的东西”指的是“用很多业余时间进行排练”“古老的诗歌”“音乐,书法,舞蹈”等,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无用的事”“无用的东西”并非无用,只是短时看不出来,或者暂时效果不太明显,但从长远来看,对人生发展非常有利,是真正有用的东西。作者或命题者意在批评“做有用的事”的人,因为事实证明做有用的事,价值不大。同时肯定“做些无用的事”的人,因为能够让后人受用无穷。参考立意: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有用与无用的价值关系等。写记叙文可讲述看似无用,事实证明很有用的事情或东西,写出经历或过程即可。

【点睛】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即出题者已经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意)”提供给考生了。一般来说材料作文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组成,材料按形式分,有记叙性材料(故事、寓言等)、引语式材料和图画式材料。材料作文比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更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作文水平,考生可以通过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和解读,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进行写作。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甲】再往前走,看见了河,河面像一只巨大的托盘,把一片片月光收拢到了一起,河面波澜不惊,一片澄净。 【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9. 说说第⑦段画线句中“野生”一词的含义和作用。 20. 文章以“城里的月光”为题,为什么又用大量笔墨写“乡下的月光”“城里的灯光”? 【答案】16. 在城市的夜晚,有个月亮的光影,已是人间幸运,不敢奢求更多;平常我们用公历不用阴历,和月亮已经疏远,更不敢提要求。 17. 用词:(1)用形象而优美动词如飘摇、跳跃、拂动,写出月光的动感。(2)运用叠词如走走路、抬抬眼,节奏舒缓。(3)用同义词如望、看,富有变化。 句式:(1)句式整齐如:总要走走路,总要抬抬眼,穿一眼老天,看一眼月亮。(2)排比句式如:禾苗上飘摇的月光,河面上跳跃的月光,树之间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