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6章-电压和电阻单元测试(含答案) - 图文
6 1.5 0.5 132.0 3.0×10 60.33×10 ﹣666.0×10 2﹣8198.0×10 ﹣2表三(镍铬) 序号 长度L横截面积﹣(m) S(1062m) 7 0.5 0.5 8 0.5 1.0 9 1.5 0.5 电阻值RL/S(1/m) S/L(m) (10Ω) 100.0 50.0 300.0 6﹣6﹣2RS (Ω?m) RL (Ω?m) 1.0×10 1.0×10 50.0×10 50.0×10 ﹣6﹣8﹣260.5×10 2.0×10 50.0×10 25.0×10 ﹣6﹣8﹣263.0×10 0.33×10 150.0×10 450.0×10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或4与5、7与8)的数据,可初步得出结论是: 在导体的材料与长度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导体的电阻越大 .
(2)分析比较表中的实验序号 1、4、7(或2、5、8或3、6、9) ,以及相应的数据,可初步得出结论是:在长度、横截面积相同时,不同材料的导体电阻不同.
(3)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二、三中经运算后得到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第四列和第六列数据,可得 同种材料,电阻值与乘积相同 ;(b) 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第四列和第六列数据,可得 不同种材料,电阻与的数值乘积不同 .
考点: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序号1与3导体的材料、长度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分析导体横截面积与对电流阻碍作用不同的关系,得出结论; (2)探究“常温下,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长度越长,导体的电阻越大”时应选择材料、横截面积相同而长度不同的导体进行实验,分析表中各导体参数找出符合要求的导体即可; ﹣8﹣2(3)a、根据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第四列和第六列数据中比较同种材料,电阻值与乘积的关系,得出结论; b、根据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第四列和第六列数据中比较不同种材料,电阻值与乘积的关系,得出结论. 解答: 解:(1)分析序号1与3中的导体发现,它们导体的材料、长度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导体横截面积越小,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因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常温下,当导体的材料和长度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小,导体的电阻越大. (2)分析发现:实验序号2与4、5与7、6与8中的导体材料、横截面积相同而长度不同,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导体电阻不同,因此分析它们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的结论是:常温下,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长度越长,导体的电阻越大. (3)a、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第四列和第六列数据,可得:同种材料,电阻值与乘积相同.(或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第四列和第五列数据:可得同种材料电阻与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b、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第四列和第六列数据,可得:不同种材料,电阻与的数值乘积不同.(或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第四列和第五列数据,可得不同种材料,电阻与的比值不同). 故答案为:(1)在导体的材料与长度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导体的电阻越大; (2)1、4、7(或2、5、8或3、6、9); (3)a、同种材料,电阻值与乘积相同;b、不同种材料,电阻与的数值乘积不同. 点评: 本题是一道实验题,考查了影响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关系,解题时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分析实验数据,根据导体条件的不同及对应的实验数据的不同得出结论,是正确解题的前最新优质教育word文档
提与关键. 21.(2011?郴州)一个标有“12V 6W”的灯泡,接到18V电源上,要能使灯泡正常发光,应给灯泡串联一个 12 Ω的电阻,该电路工作10s消耗的电能是 90 J. 考点: 电功的计算;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专题: 计算题;应用题. 分析: (1)电阻R和灯泡L串联,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特点求出电阻R两端的电压,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阻R的阻值; (2)根据W=UIt求出通电10s整个电路消耗的电能. 解答: 解:电阻R和灯泡L串联;灯泡的电阻RL===24Ω; 灯泡正常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I===0.5A; 电阻R两端的电压:UR=U﹣U1=18V﹣12V=6V; 电阻R的阻值:R===12Ω; 该电路工作10s消耗的电能W=UIt=18V×0.5A×10s=90J. 故答案为:12;90.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电压、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及电路做功公式的运用,要求我们熟练的掌握和运用这些公式. 22.(2011?温州)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简易棉花糖机.取少量蔗糖置于侧壁扎有几排小孔的易拉罐内,闭合开关,电动机带动易拉罐转动,并用酒精灯对易拉罐底部进行加热.
(1)加热过程中,蔗糖颗粒变成液态糖浆,糖浆从易拉罐侧壁的小孔中被甩出后,由于糖浆具有 惯性 继续前进,遇冷变成丝状糖絮,用筷子收集到棉花糖.
(2)上述制取棉花糖的整个过程中,蔗糖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熔化和凝固 .
(3)小明发现在操作过程中因无法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导致不能调节易拉罐的转速,从而影响糖浆变成糖絮的效果.请你针对电路装置提出一条可行的改进措施: 在电路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 .
考点: 惯性;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专题: 应用题;压轴题;方法开放型;设计与制作题. 分析: (1)根据惯性知识分析糖浆继续前进的原因; (2)制取棉花糖的整个过程中,蔗糖颗粒变成液态糖浆是由固态变成液态,再从液态变成固态,从这些状态变化中去分析蔗糖发生的物态变化; (3)根据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已达到调节易拉罐的转速的目的. 解答: 解:(1)糖浆从易拉罐侧壁的小孔中被甩出后,不再受力的作用, 最新优质教育word文档
但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 (2)加热过程中,蔗糖颗粒(固态)变成液态糖浆,这是熔化过程, 糖浆遇冷变成丝状糖絮,由液态变为固态,这是凝固过程; (3)因为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可以调节易拉罐的转速,从而可以改变糖浆变成糖絮的效果, 因此可在电路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以达到调节易拉罐的转速的目的. 故答案:(1)惯性; (2)熔化和凝固; (3)在电路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 点评: 这是一道热学、力学、电学综合题,综合题是中考的一个热点,解答这类题首先要判断使用的是什么知识.本题的难点为(3),此小题的答案不唯一,也可把电源更换为可变电源. 23.(2006?绍兴)小明同学为了定性比较水的流速大小,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如图是他的部分设计图,小铜球P系在电阻可忽略的细金属丝下,悬挂在O点,AB为一固定在水平方向的电阻丝,它与金属丝接触良好(不计摩擦),B端在O点正下方.他设想:开始时小球P沿竖直方向处于静止,当把小球P放入水平流动的水中时,球受到水流冲击向左偏移一定角度θ,水流速度越大,偏角θ越大.测量者可以根据电压表数值大小判断水流速度大小.请你完成余下的电路连接,要求水流速大时,电压表示数大,水流速小时,电压表示数也小.
考点: 电路图设计;电压表的使用;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专题: 作图题;压轴题. 分析: 此题要根据设计要求来逐步分析电路的组成;因电路中只有滑动变阻器,若它只有部分电阻接入电路,电压表只能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且始终等于电源电压,所以滑动变阻器AB全部连入电路,电压表通过滑片与滑动变阻器的部分电阻并联;确定电路的连接后,再判断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的那一端的电压; 在电路中滑动变阻器全部接入电路,电路中的电流是一定的,当水的流速变大时,偏角变大,变阻器AB上滑片左右两端的电阻不同,分得的电压不同;由串联分压的原理知:变阻器AB的左端的阻值变小,分得的电压也变小,相应的右端的阻值分得的电压变大,测量者要根据电压表数值大小判断水流速度大小,因此电压表应该测的是滑片右端电阻两端的电压; 根据上面的思路来完成电路图. 解答: 解:电压表示数随阻值的改变而改变,因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电阻越大,分得的电压越大; 当流速增大时,滑动变阻器右端的电阻增大,分得的电压变大;这时电压表的示数应显示变大,从而判断水流速度也变大; 所以电压表测量滑片右端电阻的电压.如图所示: 点评: 在此题中,首先判断出电路的组成方式是解题的关键;在分析电路时,要熟练掌握串联分压原理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综合性较强,难度稍大. 最新优质教育word文档
24.(2003?成都)在图所示电路图中的“○”内填入电流表或电压表符号,并在图上标明“+”、“﹣”接线柱的符号.
考点: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实验;电流表的使用;电压表的使用. 专题: 作图题;压轴题. 分析: 电流表在电路中相当于导线,电压表在电路中相当于开路. 解答: 解:电路图中上面的“○”内,若填入电流表则会对图中左边的一个灯泡短路而不能工作,故应填入电压表; 下面的“○”内与灯泡串联,只能填入电流表,如图所示: 点评: 会正确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注意电流都是从正极流入,负极流出. 25.(2011?黔南州)一根粗细均匀的长为L的金属导线,其电阻为R.当把它均匀拉长到2L时,其电阻为 4R ,当把它对折后使其长度为L/2时,电阻为 考点: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专题: 压轴题;推理法. 分析: 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长度越大,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据此分析回答. 解答: 解:一根粗细均匀的长为L的金属导线,其电阻为R,当把它均匀拉长到2L时,长度变为原来的2倍,同R ,粗细不变使其长度变为L/2,则电阻为 R .
时横截面变为原来的,这样使导线的电阻变为原来的4倍,为4R; 当把它对折后使其长度为时,长度变为原来的,同时横截面变为原来的2倍,这样使导线的电阻变为原来的,为R; 粗细不变使其长度变为,导线的电阻变为原来的,为R. 故答案为:4R;R;R. 点评: 知道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长度(当材料和横截面积一定时,导线越长、电阻越大)、横截面积(当材料和长度一定时,导线越细、电阻越大)的具体关系是本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共5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 26.(2009?绵阳)吴毅强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各电压的关系”时,分别按如图甲、乙、丙三个测量电路进行了正确的测量,测量结果U1、U2、U如下表所示.
最新优质教育word文档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