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
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
学习目标 1.了解科学家构建模型的研究历程,体会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 2.理解并掌握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特点。(重点) 3.学习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进一步理解其结构特点并掌握有关的计算规律。(难点) [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1.构建者:沃森和克里克。 2.构建过程
知识概览
3.新模型的特点及意义
(1)特点:A—T碱基对与G—C碱基对具有相同的形状和直径,这样组成的DNA分子具有稳定的直径。
(2)意义
①能解释A、T、G、C的数量关系。 ②能解释DNA的复制。
③模型与X射线衍射照片完全相符。 二、DNA分子的结构
1/1
1.结构图示
2.图示解读 基本组成元素 组成物质 基本组成单位 整体结构 外侧 结构 特点 内侧 C、H、O、N、P [①]碱基,[②]脱氧核糖,[③]磷酸 [④]脱氧核苷酸,共4种 由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组成基本骨架 碱基之间通过氢键连接;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T(胸腺嘧啶)一定与[⑥]腺嘌呤配对,C(胞嘧啶)一定与[⑦]鸟嘌呤配对 [基础自测]
1.判断对错
(1)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4种脱氧核苷酸,其中所含的碱基是A、U、G、C。( )
(2)在DNA分子中一定存在如下关系C===T,A===G。( ) (3)双链DNA分子中的每个磷酸都与2个五碳糖连接。( )
提示:(1)× U(尿嘧啶)只在RNA中含有,DNA中含有的是T(胸腺嘧啶)。 (2)× 在DNA分子双链上,A和T配对,C与G配对,一定存在关系:A=T,G=C。
(3)× 双链DNA分子中大多数磷酸与2个五碳糖连接,位于末端的磷酸只与1个五碳糖连接。
2/2
2.下列关于威尔金斯、沃森和克里克、富兰克林、查哥夫等人在DNA分子结构构建方面的突出贡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导学号:77782080】
A.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了DNA分子的电子显微镜图像 B.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C.查哥夫提出了A与T配对、C与G配对的正确关系
D.富兰克林和查哥夫发现A的量等于T的量、C的量等于G的量 B [根据发展史可知,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3.如图表示某同学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制作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能表示一个完整脱氧核苷酸的是图中的a或b B.图中与每个五碳糖直接相连的碱基只有1个 C.相邻脱氧核苷酸之间通过化学键③连接起来 D.从碱基上看,缺少的碱基是T
A [图中所示a表示的是一个完整的脱氧核苷酸;图中与五碳糖直接相连的碱基只有1个;③表示的是磷酸二酯键,相邻的脱氧核苷酸通过此键相连接;脱氧核苷酸中的碱基共有4种,即A、G、C、T。]
[合 作 探 究·攻 重 难]
[背景材料] 如图是DNA片段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DNA分子的结构 3/3
[思考交流]
1.图中的1、2、5、7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提示:1是碱基对、2是一条脱氧核苷酸单链片段、5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7是氢键。
2.DNA分子结构的基本骨架是怎样构成的?
提示:DNA分子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了基本骨架。
3.每个DNA片段中,游离的磷酸基团数是多少?磷酸数∶脱氧核糖数∶含氮碱基数是多少?
提示:2个。1∶1∶1。
4.为什么DNA分子中G与C碱基所占的比例越高,DNA分子结构的稳定性越强?
提示:G与C之间有三个氢键,而A与T之间只有两个氢键。因此G与C所占比例越大,DNA分子的稳定性越强。
[归纳总结] 1.DNA分子的结构层次
DNA单链:脱氧核苷酸链
4/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