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微生物实验手册 - 图文
(5)油镜观察:高倍镜下找到清晰的物象后,提升聚光镜,在标本中央滴一滴香柏油,使油镜镜头浸入香柏油中,细调至看清物象为止;
(6)换片:另换新片,必须从第三条开始操作;
(7)用后复原:观察完毕,上悬镜筒,先用擦镜纸擦去镜头上的油,然后再用擦镜纸沾取少量二甲苯擦去残留的油,最后用擦镜纸擦去残留的二甲苯,后将镜体全部复原。
(三)观察玻片的制作 1)取一干净载玻片; 2)在载玻片中间滴一小滴水;
3)用接种环取少量斜面培养基上的细菌于水中; 4)自然干燥; 5)火焰固定;
6)染色:用染液染色一分钟; 7)水洗; 8)自然干燥。 五、注意事项:
1.显微镜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不准擅自拆卸显微镜的任何部件,以免损坏;
(2)镜面只能用擦镜纸擦,不能用手指或粗布,以保证光洁度;
(3)观察标本时,必须依次用低、中、高倍镜,最后用油镜。当目视接目镜时,特别在使用油镜时,切不可使用粗调节器,以免压碎玻片或损伤镜面:
(4)观察时,两眼睁开,养成两眼能够轮换观察的习惯,以免眼睛疲劳,并且能够在左眼观察时,右眼注视绘图;
(5)拿显微镜时,一定要右手拿镜臂,左手托镜座,不可单手拿,更不可倾斜拿;
(6)显微镜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以免镜片滋生霉菌而腐蚀镜片。
2.油镜使用注意
(1)在使用油镜之前,必须先经低、高倍镜观察,然后将需进一步放大的部分移到视野的中心。
(2)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头离开通光孔,在需观察部位的玻片上滴加一滴香柏油,然后慢慢转动油镜,在转换油镜时,从侧面水平注视镜头与玻片的距离,使镜头浸入油中而又不以压破载玻片为宜。 六、实验结果
取上次实验得到的2-3个菌落制片,绘制你的观察结果。
29
七、思考题
1、用油镜观察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在载玻片和镜头之间滴加香柏油有什么作用? 2、根据你的实验体会,谈谈应如何根据所观察微生物的大小选择不同的物镜进行有效的观察。
30
实验六 革兰氏染色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革兰氏染色原理; 2、巩固显微镜操作技术; 3、学习并掌握革兰氏染色法。
二、实验原理
革兰氏染色与细胞壁密切相关,是C. Gram(革兰)于1884年发明的一种鉴别不同
类型细菌的染色方法。
通过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胞壁内形成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 革兰氏阳性菌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较多且交联致密,故遇乙醇或丙酮脱色处理时,因失水反而使网孔缩小,再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处理不会出现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仍呈紫色;
而革兰氏阴性菌因其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且交联度差,在遇脱色剂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的溶出,因此通过乙醇脱色后仍呈无色,再经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就使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31
革兰氏阳性杆菌
革兰氏阴性杆菌
3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