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微生物实验手册 - 图文
分生孢子
青霉的扫状枝
37
曲霉
38
青霉囊轴囊托孢子囊孢囊梗三、实验材料:
1、曲霉、根霉、青霉、白粉菌闭囊壳及各组同学自己培养的各类霉菌; 2、吕氏碱性美蓝染液;
3、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棒,小刀,镊子等。 四、实验步骤
(一)放线菌制片——插片法 1、培养基及盖玻片灭菌; 2、先插片再接种
用无菌镊子取无菌盖玻片在平板上45度角斜插入培养基内(深度约占盖玻片1/2长度,然后接种少量以前实验大家分离得到的放线菌菌丝或孢子到盖玻片一侧的基部,接种于其中央位置约占盖玻片宽度的1/2左右;
3、培养3-7天镜检;
(二)放线菌制片——玻璃纸法 1、铺玻璃纸
无菌操作用镊子将已灭菌的玻璃纸(盖玻片大小)平铺在高氏一号培养基平板表面,用无菌玻片压平并去除气泡。
2、接种
无菌操作在玻璃纸上划线接种 3、培养 4、镜检
(三)霉菌制片及观察 直接制片观察法
1、直接把有霉菌的培养皿置于显微镜下4倍、10倍镜观察(不要用40倍镜)
2、在玻片中央上滴一滴美兰染液,用镊子从霉菌菌落的边缘处挑取小量菌丝,先放入50%乙醇中浸一下,洗去脱落孢子,置于载玻片中央,用接种丝小心将菌丝分开,去掉培养基。再盖上盖玻片,将菌丝压散观察。
3、取朴树脱落叶片,观察其背后有白色粉状物,并有黑色或黄色点状物,即为白粉菌有性生殖结构子囊果,将叶片置于显微镜下10倍镜观察,注意看其附属丝形状。
39
4、感兴趣的同学可按书上透明胶带法对霉菌进行制片观察。
下图为白粉菌目的钩丝壳属(Unicinula),其特点是多个子囊,附属丝顶部呈钩状卷曲。
多个子囊 附属丝顶部呈钩状卷曲 五、实验结果
绘制你看到的各种霉菌的形态特征结构。
六、思考题
1、为什么要求制片完全干燥后才能有油镜观察? 2、黑曲霉和黑根霉在形态特征上有何区别? 3、为什么放线菌、霉菌的制片建议采用培养观察法? 4、酵母菌用什么方法染色来区分其死活,原理是什么?
4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