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从传染病传播三环节谈乙肝预防
从传染病传播三环节谈乙肝预防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这是一种呈世界性流行的典型传染病。据世界性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肝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HCC)。
乙肝正一步步扩散,病魔在肆虐,我们决不能袖手旁观。可见,乙肝的预防迫在眉睫。 众所周知,一种传染病的传播与扩散需经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以及易感人群。这里,我们将分别从这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去远离病魔,预防乙肝,用一句很流行的话来说就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一:控制传染源。
对乙肝患者必须及早发现和早期诊断,医务人员在必要的实验室检查配合下及时作出正确诊断,对患者和人群都是十分重要的。作出诊断后,一面积极治疗,一 对与病人接触者和病原体携带者,应视具体情况进行医学观察、检疫,亦可进行预防接种与药物预防。对动物性传染源,原则上采取消灭办法,例如为预防疯牛病传染给人类,在发现患有该病的疯牛,就毫不迟疑地宰杀。由于乙肝的传染性并不是特别强,HBV感染不经呼吸道、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共用电脑等办公用品)、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及拥抱、握手、共用厕所等不会感染HBV。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未发现乙肝能经吸血昆虫,如蚊虫、臭虫叮咬传播。且目前HBV携带者人群数量巨大,因此对于传染源的控制。
二:切断传播途径。
乙肝是血液传播性疾病,其传播途径与艾滋病类似,主要经血(如不安全注射史等)及性传播,皮肤粘膜破损传播也有一定比例,如纹身、扎耳洞、内窥镜检查等。因此对个人来讲,需自身注意尽量不要弄破皮肤,不要与陌生人有血液接触,不要有不健康的性生活,另外,虽然血液制品现已严格控制,传播可能性大大减少,但不规范输血及血制品仍时有发生。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也不容忽视。最后,对于母婴传播,随着乙肝疫苗在新生儿中的大力推广,及其它母婴阻断措施的实施,母婴传播得到极大控制。目前HBV-DNA阳性母亲分娩约有百分之九十通过干预成功阻断母婴垂直传播。 三:保护易感人群。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