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各地高考二模题专题汇总(30份,26页)
云贵总督硕色以闻。命求所从来,遣使者督谳。转相连染,历六省,更三岁,乃坐江.西卫千总卢鲁生伪为,罪至死。高宗知无与嘉淦事,眷不替,嘉淦益自抑。尝著书述.《春秋》义,自以为不足,毁之。
(《清史稿》)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覆之,无丝毫赢绌。 覆:查验 .B.得实,论如律。 论:判罪 .C.疏上,诏弛禁。 弛:解除 .
D.乃坐江西卫千总卢鲁生伪为,罪至死。 坐:因??而犯罪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询所收银,则别置一所②则立法不可不慎也 ..
B.①上乃大怒,斥嘉淦反覆欺罔②乃莅视,嘉淦方持衡称量 ..C.①嘉淦故家贫,耕且读②朕亦且服其胆 ..
D.①嘉淦方持衡称量,与吏卒杂坐均劳苦②高宗知无与嘉淦事,眷不替 ..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事君笃而不显/与人共而不骄/势避其所争功/藏于无名/事止于能/去言删其无用/以守独/避人以清/费廉取
B.事君笃而不显与人/共而不骄/势避其所争功/藏于无名事/止于能去言/删其无用以守/独避人以清费/廉取
C.事君笃而不显/与人共而不骄/势避其所争/功藏于无名/事止于能去/言删其无用/以守独避人/以清费廉取
D.事君笃/而不显与人共/而不骄势/避其所争功/藏于无名事/止于能去言/删其无用以守/独避人以清/费廉取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清世宗雍正皇帝刚即位,孙嘉淦上密奏给皇帝,其越级上奏的行为触怒了皇帝。后经朱轼婉转劝解,皇帝怒气消解。
B.孙嘉淦认为宋镐等人堪当大任,后在皇帝追问下,孙嘉淦没有坚持自己的意见。皇帝对此深为不满。
5
C.有流言说孙嘉淦沽名钓誉,在户部银库收银马虎。果亲王允礼亲自验问,证实孙嘉淦一丝不苟。
D.有人假托孙嘉淦名义散布攻击鄂尔泰、张廷玉甚至皇帝的言论。此事与孙嘉淦无关,孙嘉淦还是采取了“无则加勉”的态度。 9.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上召诸大臣示之,且曰:“翰林院乃容此狂生耶?” (2)上命嘉淦往讯,得其冤状,十余人尽脱之。 (3)尝著书述《春秋》义,自以为不足,毁之。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步出城东门
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 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 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 愿为双黄鹄,高飞还故乡。
(1) 这首诗写法上虚实结合。请概述诗中虚写了哪些情景。(3分)
(2)这首诗最后两句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联系相关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22.联系漫画内容,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6分)
要最大限度遏制制假售假行为,从法律层面说,就要_______________,让意图不轨的商家不敢为;从执法检查层面说,就要转变_________的作风,筑牢______,让有制假售假意向的商家不能为。 23.把下面这段话改写成一组排比句。(6分)
6
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和画卷,而是一粒种子、一张白纸,需要你去播种和培育、描画和渲染。理想是一片荒漠,而不是葱茏的绿洲,你要去开垦它,改造它。
2015年汕头市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5—9小题。 詹体仁,字元善,建宁浦城人。父慥,与胡宏、刘子翚游,调赣州信丰尉。金人.渝盟,慥见张浚论灭金秘计,浚辟为属。体仁登隆兴元年进士第,调饶州浮梁尉。郡.
上体仁获盗功状当赏,体仁曰:“以是受赏,非□愿也。”谢不就。为泉州晋江丞。入为太学录,升太学博士、太常博士,迁太常丞,摄金部郎官。
光宗即位,提举浙西常平,除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就升司农少卿。奏蠲诸郡赋输积欠百余万。有逃卒千人入大冶,□铁铸钱,剽掠为变。体仁语戎帅:“此去京师千余里,若比上请得报,贼势张矣。宜速加诛讨。”帅用其言,群党悉散。
孝宗崩。时议大行皇帝谥,体仁言:“寿皇圣帝事德寿二十余年,极天下之养,谅阴三年,不御常服,汉、唐以来未之有,宜谥曰‘孝’。”卒用其言。孝宗将复土,体仁言:“永阜陵地势卑下,非所以妥安神灵。”与宰相异议,除太府卿。寻直龙图阁、知福州,言者竟以前论山陵事罢之。退居霅川,日以经史自娱,人莫窥其际。 始,体仁使浙右,时苏师旦□胥吏执役,后倚侂胄躐跻大官,至是遣介通殷勤。.体仁曰:“小人乘君子之器,祸至无日矣,乌得以污我!”未几,果败。 复直龙图阁、知静江府,阁十县税钱一万四千,蠲杂赋八千。移守鄂州,除司农卿,复总湖广饷事。时岁凶艰食,即以便宜发廪振救而后以闻。 侂胄建议开边,一时争谈兵以规进用。体仁移书庙堂,言兵不可轻动,宜遵养俟.时。皇甫斌自以将家子,好言兵,体仁语僚属,谓斌必败,已而果然。开禧二年卒,年六十四。 体仁颖迈特立博极群书少从朱熹学以存诚慎独为主为文明畅悉根诸理。周必大当国,体仁尝疏荐三十余人,皆当世知名士。郡人真德秀早从其游,尝问居官莅民之法,体仁曰:“尽心、平心而已。尽心则无愧,平心则无偏。”世服其确论云。 (选自《宋史·詹体仁
传》,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与胡宏、刘子翚游 游:游历 .B.金人渝盟 渝:违背 .C.至是遣介通殷勤 介:介绍 .D.一时争谈兵以规进用 规:计划 .
7
6.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以是受赏,非□愿也
②有逃卒千人入大冶,□铁铸钱,剽掠为变 ③时苏师旦□胥吏执役
A. ①其 ②因 ③以 B. ①所 ②为 ③与 C. ①其 ②因 ③与 D. ①所 ②为 ③以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体仁颖迈/特立博极群书/少从朱熹/学以存诚慎独为主/为文明畅/悉根诸理 B.体仁颖迈/特立博极群书/少从朱熹学/以存诚慎独/为主为文/明畅悉根诸理 C.体仁颖迈特立/博极群书/少从朱熹学/以存诚慎独为主/为文明畅/悉根诸理 D.体仁颖迈特立/博极群书/少从朱熹/学以存诚慎独/为主为文/明畅悉根诸理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光宗在位时,有一千多逃跑的士兵进入大冶境内,他们胡作非为。詹体仁认为平
定祸 乱没有必要请示朝廷,可立即加以讨伐。
B.詹体仁关心百姓的疾苦,多次主张免除百姓的部分赋税。 C.詹体仁对孝宗的皇陵选址与宰相意见不同,最终因为此事被罢官。
D.詹体仁认为做官治民的方法是尽心、平心。因为尽心就心中无愧,平心就不会有偏袒。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时岁凶艰食,即以便宜发廪振救而后以闻。(4分) ②周必大当国,体仁尝疏荐三十余人,皆当世知名士。(3分) (2)请找出两个表现詹体仁有远见之明的事例。(3分)
22.下面是某学校安全演练五楼逃生疏散图,请结合图意对疏散路线进行梳理并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白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