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的形状及大小;认识地球仪,并能识别经线、纬线、本初子午线和赤道;了解经线、纬线的特点;掌握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位置的方法。 2.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及培养勇于探索、深入钻研的精神,形成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重点难点】
重点:地球的形状认识及用数据表示地球的大小;经纬线的意义及特点。 难点:经纬线的含义;经纬度的概念;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 【知识点汇总】
一.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
(1)麦哲伦环球航行;(2)看帆船出现的过程(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3) 月食现象; (4)地球的卫星照片; (5)登高望远(站得高看得
远)。
2、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补充: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6378千米;地球的极地半径约为6357千米】 【表面积约等于53个中国;平均半径约是珠穆朗玛峰的720倍】
二.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地球仪:是人们按照地球的形状,并且以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而制成的地球的模型。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大小和名称。地球仪可以让我们更直观的了解整个地球的全貌,还能帮助我们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情况。】
地球仪能够形象直观演示地球的自转、公转、昼夜长短变化以及四季形成等自然现象。
2、地球仪与地球的区别: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不存在的,比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地球仪是有地轴的,而现实中并没有地轴。
三.纬线与纬度、经线与经度 1、纬线与经线的区别: 纬 线 经 线 定义 长度 指示 特点 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赤道最长, 南、北纬度数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 东西方向 相互平行 连接南北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的半圆 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南北方向 相交于南北极点 2、纬度与经度的区别 纬 度 起始线 赤道(纬度为0°) 划分 经 度 本初子午线(经度为0°) 从赤道向北和向南,各分由本初子午线向东和向西,各分180°,90°,即北纬(N)和南纬(S),即为东经(E)和西经(W)。 北极和南极各为90° 东西经的180°是重合的,通常称为180°经线 (全球) 0°~30°为低纬度地区 30°~60°为中纬度地区 60°~90°为高纬度地区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 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都组成一个经线圈; 任意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 西经20°和东经160°所构成的经线圈 小于20°W、160°E ——东半球; 大于20°W、160°E ——西半球 向东增加的为东经(E) 向西增加的为西经(W) 半球划分 变化规律 向北增加的为北纬(N) 向南增加的为南纬(S) 有关经纬网概念的题目答题技巧
一、普通经纬网的判读【例一:见右图】 1.写出A、B、C、D的地理坐标: A:、 B:、 C:、 D:、
2.A点位于C点的方向;B点位于C点的方向。
3.A、B、C、D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位于南
半球的是,位于东半球的是,位于西半球的是。(填代号)
4.A、B、C、D四点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四季分明的是,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答题说明:这是一个最简单的经纬网地图,概括了所有和经纬度有关的题目。 第一步(题):判断东西经与南北纬代号(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判断依据:看数字,往东越来越大的是东经(E),往西越来越大的是西经(W),往北越来越大的是北纬(N),往南越来越大的是南纬(S)。如图:
做法:箭头指示法
图示说明:
按照经纬度数字的变化规律,从小到大绘制箭头,箭头指向就是相应的经纬度。
A:140°E、80°N B:140°W、40°N C:140°E、20°N D:140°W、20°S 第二步(题):判断方向
方法:要判断A点位于C点的什么方向,则在C点标出东西南北,然后看A点界于两个方向之间,那么A点就在C点的什么方向。
如图可以看出,A点在C点的N坐标方向,即A点在C点的正北方向。B点在C点的东北方向。
第三步(题):根据经纬度判断东西南北半球
难点:根据经度判断东西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20°W和160°E。
判断东西半球口诀:经度小于20度,全在东半球;经度大于160度,全在西半球;经度在20度和160度之间,东经度在东半球,西经度在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判断:北纬在北半球,南纬在南半球。
答案:A、B、C、D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A、B、C,位于南半球的是D,位于东半球的是A、C,位于西半球的是BD。(填代号)
第五步(题):关于五带的特点: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四季分明,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判断依据:根据纬度判断五带:0-23.5度为热带,23.5-66.5度为温带,66.5-90度为寒带。
答案:A、B、C、D四点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C、D,四季分明的是B,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A。
二、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的判读
例二:读右图,完成下列习题。
(1)用箭头在图中标出地球的自转方向; (2)填注图中每条经线和纬线的度数; (3)写出图中A、B两点的经纬度。
A. 、 ; B. 、 。
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的判读,是有点难度的问题,面对这样的地图,最关键的是方向或南北极的判断。 判断依据: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北半球上空俯视) 北极为中心的自转方向:逆时针方向 南极为中心的自转方向:顺时针方向
反过来,根据地球自转方向也可以判断该图是北极还是南极为中心。
第一步(题):标出自转方向。该题是北极,故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在标的时候建议在箭头首尾标出方向,如图:
顺延:这是非常有用的箭头,面对任意一点都可以通过延长这个箭头判断东西方向,箭头指向始终向东,反方向为西,进而成为解题的依据。下面根据这个箭头解决第二题。 第二步(题):东西经与南北纬的判断。 (1)经度的判断:图中已有0度和180度,根据经度的分布规律,很容易就可以填出度数,如图:
(2)东西经的判断:这里就要用到地球自转的箭头了,我们继续应用例一的技巧,按照经度从小到大的方向绘制箭头,如图:
左边箭头逆时针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重合,说明指向东,应为东经,右边自然就是西经。 (3)纬度的判断:北极点90度,最外围为0度,中间两个纬线圈的度数分别为北纬30度和北纬60度。如图:
答案:A:90°E,60°N B:45°W,30°N
总结技巧:
1. 面对普通经纬网地图:第一步:判断经纬度及代号。
2. 面对极地为中心的地图:关键是充分利用地球自转方向来判断方向。然后根据方向判断经纬度及代号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