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武威市政府工作报告

武威市政府工作报告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8 5:07:00

武威市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字号:大 中 小】【背景色 】 新华网(2011-01-07 08:52) 来源:武威日报

郭承录市长在1月6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四抓三支撑”的总体思路和区域发展战略,不断深化对市情的认识,提出了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和生态安全战略,把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作为首要任务,培育壮大能源化工、食品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劳务经济五大产业,全力推进金武一体化的发展思路,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战胜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干旱、强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全面或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预计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25亿元,年均增长11.7%;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5.9亿元,年均增长16.7%;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12.96亿元,年均增长20.31%;一般预算收入达到6.43亿元,年均增长20.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596元,年均增长11.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450元,年均增长9.7%。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全力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生态环境得到逐步改善。经过积极争取,总投资47.49亿元的《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批复实施。在规划实施中,我们创造性地提出“两个坚定不移、一个积极探索”的思路,着力实施节水增收入户工程,促进了重点治理平稳有序推进,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全市累计关闭机井3318眼,压减配水面积64.25万亩。完成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投资19.58亿元,新建改建干支渠824.67公里。发展设施农业20.15万亩。健全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水权水价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与2006年相比,全市水资源配置总量减少7.14亿立方米,农业配水量减少8.84亿立方米,地下水开采量较治理前削减6.11亿立方米,地下水位下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局部地区开始回升。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机制正在形成,全社会节水意识明显增强。加强生态保护治理,累计完成人工造林67.46万亩、通道绿化2749公里、封山沙育林草98.17万亩,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不断好转。

狠抓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徐古高速、营双高速、金武高速、西武高等级公路和金大快速通道开工建设,武威火车站站房改建、750千伏输变电等工程建成投入使用,一批交通、能源和生态治理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开展。“十一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618.2亿元,是改革开放以来总和的70.45%;成功举办了3届“天马”文化旅游节,累计实施招商引资项目399项,落实到位资金108.2亿元,是“十五”的2.6倍。新建农村公路4200公里、110千伏以上电网483公里,完成水土流失治理1744平方公里、小流域治理192.3平方公里,城乡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

强化政策扶持和协调服务,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加大政策扶持,统筹1200万元设立工业保增长专项资金,注资1亿多元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中心,投资5亿多元,加强两个省级工业园区和七个市级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十一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17.9亿元增加到50.2亿元,年均增长23.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由106.5%提高到140%,年均提高6.7个百分点;累计实施重点工业项目645项,完成投资173亿元,是“十五”的4.8倍。鑫淼30万吨电石及深加工、达利饮料和休闲食品生产线、杂木寺水电站、朱岔峡水电站等项目建成投产,红沙岗煤矿一、二号井、威龙10万吨葡萄酒堡、达利三期扩建等项目加快推进,神树沟蓄能电站开工建设。以能源、化工、食品、原材料为主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企业技术创新步伐加快,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户,累计开发新产品200多个。加强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黄羊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等一批减排项目建成投入运行,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完成。非公有制经济稳步发展,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54.22%。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全面实施促农增收“六大行动”,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五年来,累计发放各项惠农资金22.07亿元,农民人均受益1370元。农业经济快速发展,预计2010年农业增加值达到58亿元,较“十五”末增长72.5%。特色优势作物面积达到240万亩,设施农业建设增速连续5年居全省首位,大田高效节水技术和旱作农业技术全面推广。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2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61个百分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87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671家。新农村试点建设顺利推进。劳务经济快速发展,累计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186.8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18.76亿元。扶贫开发扎实推进,完成移民搬迁10.2万人,减少贫困人口13.41万人,贫困面由“十五”末的14.3%下降到8.8%。

加大城镇和市场建设力度,城市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创新城市建设经营理念,着力推进城市发展由建设主导型向规划主导型、由政府投入主导型向市场经营主导型、由单要素聚合型向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型转变,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面貌发生较大变化。建成了城市道路、集中供热、供水管网、污水处理、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历史文化街区、城区危房改造等一批重点项目。城市新区开发建设启动实施,县城和重点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市区面积由24.6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4.3个百分点,达到34.1%。市场体系建设快速推进,累计投入资金10.2亿元,新建和改造提升各类市场146个。以文化旅游、商贸流通、金融保险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77亿元,较“十五”末增长了176%,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4%。

加强财政金融工作,保障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树立民生财政和依法理财理念,加大财源建设力度,强化税收征管,大口径财政收入较“十五”末增长2.52倍,一般预算支出增长4.41倍,财政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以“保民生、保运转、保重点、促发展”为目标,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各级财政用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民生改善和生态治理的支出达197.2亿元,占总支出的84.8%。大力推进诚信武威建设,积极搭建政府信用平台,金融环境不断改善。2010年,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330亿元、贷款余额达187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68倍和2.83倍。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组建了武威职教集团,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布局调整步伐加快,教

育资源配置渐趋合理。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了4个百分点。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0%以上。低生育水平得到巩固,人口出生率连续五年控制在了9‰以下。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61个、农家书屋1125个,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覆盖面不断扩大。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成功举办了武威市第一届体育运动会,建成体育活动中心3个、乡镇体育活动站93个、村级体育场232个。加强物价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了市场正常供应和质量安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各项指标全面下降。“五五”普法任务全面完成。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维护了藏区稳定。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保持了宗教和顺。创新社会管理,完善维稳机制,扎实推进平安武威建设,保持了社会大局稳定。精神文明建设、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建设、双拥工作不断加强,统计、气象、消防、人防、档案、外事侨务、防震减灾、残疾人救助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效。

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切身问题入手,办成了一批惠民实事。围绕就业、就学、就医、养老、饮水、住房等问题,认真办理省市确定的各项惠民实事,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五年来,全市大中专毕业生多渠道就业1.8万多人,新增城镇就业5.5万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1万人,帮助零就业家庭就业7000人。城乡低保、城镇居民失业和医疗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建立了村干部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进展顺利。新建扩建敬老院19所,集中供养率达到17.9%。改扩建中小学校舍80万平方米,新建改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设施17.6万平方米。新建农村户用沼气5万多户。解决了43.1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51%。住房公积金覆盖面达到85%,单位和个人缴存比例均达到9%。建成城市廉租房6651套、43.3万平方米,改造农村危旧房3.6万户,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着力推进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的内在活力不断增强。深化农村改革,建立了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勘界确权面积84.3万亩,确权率达到85.3%。国企改革全面完成,企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基本完成,粮食市场、购销、储备、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顺利推进,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乡镇机构改革基本完成,财税体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创新资本运营手段,积极搭建多元化的投融资平台,先后组建了发展集团和国投公司,建立了8家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累计融资11.32亿元,探索建立了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和村级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服务机构,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严格依法行政,建立健全政府议事决策规则和信息发布制度,推进政府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对涉及群众重大利益的社会事项实行听证、公示和专家咨询制度。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积极推行阳光行政,进一步规范和减少行政审批、收费事项,提高了行政效能。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肃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强化纪律监督和目标责任考核,加大打假治虚、治庸治懒力度,干部作风有了明显转变。

2010年政府全面完成市二届五次人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0年在全国经济形势总体利好的情况下,我们抢抓国家深

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支持甘肃、藏区发展等政策机遇,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从改善制约加快发展的薄弱环节入手,狠抓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工作,全面完成了市二届五次人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与2009年相比,预计生产总值增长13.5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3.2%,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大口径财政收入增长30.41%,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2.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09‰,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武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一是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近期目标基本实现。蔡旗断面过水量达到2.6亿立方米。民勤盆地地下水开采量控制到了1.05亿立方米。当年新增设施农业7.3万亩。改建干支渠317.8公里,实施田间配套工程67.4万亩。完成人工造林18.78万亩,同比增长17.4%,封山沙育林草19.9万亩,增长76.1%,通道绿化801公里,增长86.7%。向青土湖放水1290万立方米,干涸了半个多世纪的青土湖有了近3平方公里的水面。

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实施各类项目616项,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9项,同比增加42项。预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5亿元,比上年增加71.2亿元。争取交通、城建、农林水、电网、国土资源、新能源及社会事业等各类项目246项、资金16亿元。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22项,落实到位资金40亿元,同比增长115.1%。

三是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突出发展新能源产业,规划新建了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甘电投、中节能、华电3个10兆瓦光电项目,中广核、兰州电机2个49.5兆瓦风电项目和年产2万只太阳能路灯、年产30万辆自行车电动车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光电装机规模达到30兆瓦,风电装机规模达到99兆瓦。着力促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荣华公司易地搬迁技改工程进展顺利,红沙岗480万吨洗精煤、古浪新型干法水泥、青啤武威公司扩能搬迁改造等项目前期工作正在加紧进行。全市新开工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90项,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70亿元,增长179%。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0.2亿元,同比增长21.5%。

四是农业农村经济取得新成效。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推广大田高效节水技术103.6万亩、旱作农业技术46.6万亩,发展以红枣和酿造葡萄为主的经济林药果6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97万吨,瓜菜总产量达到186万吨,肉蛋奶产量达到14万吨。完成劳动力技能培训3.5万人,输转城乡劳动力41.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6.8亿元。完成新农村建设试点投资4.5亿元。实施扶贫项目八大类99项,完成移民搬迁2.04万人。

五是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投入资金5.2亿元,新建、续建和改造各类市场39个,20个市场建成并投入运行,建设标准化农家店200家,累计达到981家,覆盖了全市所有乡镇和70%的行政村。认真落实汽车和家电下乡、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促进了消费快速增长。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200万美元,同比增长68.5%,增速居全省第二。以文化旅游、信息通讯、房地产和金融保险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发展。

六是城市建设力度加大。高质量完成城市新区总体规划,采用多种模式开发建设城市新区,体育馆、博物馆、卫生综合服务楼、太西国际饭店等重点工程和主干道路已开工建设,19条城区道路建成通车,建成城北集中供热工程,城市天然气综合利用项目快速推进。加强土地经营管理,新增建设用地2.58万亩,储备土地3000多亩,实现经营收益8.09亿元,其中净收益7亿元。

搜索更多关于: 武威市政府工作报告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武威市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字号:大 中 小】【背景色 】 新华网(2011-01-07 08:52) 来源:武威日报 郭承录市长在1月6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四抓三支撑”的总体思路和区域发展战略,不断深化对市情的认识,提出了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和生态安全战略,把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作为首要任务,培育壮大能源化工、食品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劳务经济五大产业,全力推进金武一体化的发展思路,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战胜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干旱、强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全面或超额完成了“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