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薄壁空心墩翻模施工工法
工时,采用全站仪对测法予以精确测量,确定高程;
7.2.3采用全站仪对每节墩身进行坐标法放样控制墩身平面偏位误差。也可采用垂准仪对每节模板定位。为避免日照引起墩身侧移的影响,施工放样和复核时应选择在日照影响最小时进行。
7.2.4 相邻浇筑段之间的施工缝是整个结构的薄弱环节,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处理,防止有害物质侵蚀墩身主筋,破坏结构安全。
7.2.5严格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钢筋、模板、混凝土作业。
8安全措施
8.1安全管理
建立了安全交底、监督检查、事故处理、考核奖惩制度,由专职安全员监督各个部门的安全职责和监督检查、考核,定期召开的安全生产小组会议决定重大问题,并由各部门执行,安全员将此增列入监督检查内容,进行日常管理。
根据危险源辨识的结果,工程部制定安全交底卡,将模板安装拆除、钢筋定位安装、混凝土浇筑等安全规程逐项进行安全交底。安全员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跟踪整改结果,不达到要求不许施工。
根据每月的安全检查纪录,评定各个桥墩施工工区的安全工作,评定结果计入月度综合考核之中。
8.2安全设施及设置 8.2.1密目网
在墩身的外侧平台沿护栏安装一圈密目网,其高度可以使上下平台空间间全部被罩住。在模板边角处,防护网连接在一起,不留空档。
8.2.2操作平台
每节外模的背面安装固定的操作平台,模板拼装后平台形成环形,便于通行,在固定位置设置钢爬梯,供人员上下。墩内侧的钢管支架上用木板搭设操作平台,用于内模安装、拆除、混凝土修整、钢筋定位、安装、混凝土浇筑等作业。
8.2.3爬梯
在墩身内测利用筒内支架搭设折返式楼梯,供施工人员上下使用。楼梯两跑之设折休息平台,平台尺寸为0.6m*1.2m,上铺5cm厚脚手板,楼梯两侧设钢管扶手,高度0.9m。
8.2.3隔离区
用隔离网将墩身周围的一定区域隔离为禁入区,墩身施工期间禁止入内,仅允许在非施工期间,由专人负责清理区域内的落物。隔离区随墩高增加而扩大。
8.3安全注意事项
8.3.1筒内脚手架接高时,按照要求设置连墙件,不可超过要求的间
距;立杆接长采用一字扣件,不得采用十字扣件;
8.3.2安装模板时,将模板固定后方可解除吊绳;
8.3.3拆除模板时,用钢丝绳系在吊钩上,并将模板用倒链吊在上面的模板上,防止模板脱落时的剧烈晃动,模板完全脱开后,再起吊;
8.3.4每个高空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安全用品,并正确使用; 8.3.5遵守安全用电和机械操作规程;
8.3.6如果道路必须通过隔离区,则要搭设防护通道; 8.3.7模板的操作平台上必须设置护栏,并加防护网。
9环保措施
9.1执行《环境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的要求,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下发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9.2在施工和作业场地内,合理布置,做到标牌齐全、清楚,各种标识醒目,施工场地整洁文明;
9.3施工废水需沉淀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才可排放; 9.4施工场地、道路要硬化,并做到经常洒水,防止扬尘; 9.5固体废料集中回收、堆放和处置。
10效益分析
10.1经济效益
10.1.1由于该工法采用常规材料、设备,通过优化模板设计、支架
设计和施工组织,做到了支架和模板用量少,施工速度快。
10.1.2常规方法施工速度为0.8-1.0米/天,采用本工法,根据本工程应用情况统计,正常施工时,每3~4天完成一节混凝土浇筑(4.5米),施工速度可达到1.3米/天。以施工30米高墩为例,一般工期要33天,采用本工法则工期至少可以缩短10天,施工速度提高显著。
10.1.3通过设置内支架,利用常用的脚手架材料,做到了“一架三用”,节省了钢材材料消耗。经与常规的型钢支架相比,减少钢材消耗达到40%~50%。
10.1.4由于施工速度快,节省了吊车、混凝土搅拌、运输等机械设备费用。而且由于高墩一般为控制工期的部位,所以墩的工期缩短直接带来总工期的缩短,节约管理费用。
10.2环保节能
10.2.1本工法与常规方法相比,不会产生额外的废弃物,所以对环保没有增加不利影响。
10.2.2用于本工法可以减少钢材消耗,节约钢材,所以做到了节能降耗。
10.3社会效益
10.3.1高墩一般是桥梁控制工期的部位,所以墩的工期缩短直接带来总工期的缩短,工程提前投入使用,可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