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一、生物学特性
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太平洋西海岸至墨西哥湾中部。
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优良虾种之一其它两种为斑节对虾、中国对虾。
该虾生长快、抗环境变化能力强、抗病毒病强、肉味鲜美、加工出肉率高,是中南美洲对虾养殖的主要品种,也是目前国际水产市场的俏销对虾品种。
南美白对虾外形与中国对虾相似,头短、甲壳薄、出肉率高,正常体色为浅青灰色。
南美白对虾适应能力强,能在水温为6~40℃的水域中存活,生长水温为15~38℃,最适生长水温为22~35℃。
对高温忍受极限达435℃渐变幅度,对低温适应能力较差,水温低于18℃,其摄食活动即受影响,9℃以下时侧卧。
南美白对虾自然栖息环境水深0~72米,能在盐度05‰~35‰的水域中生长,据报道2~7厘米的幼虾,其盐度的允许范围为2‰~78‰。
经盐度驯化,也可以在淡水池塘中养殖。
近年在两广地区进行的淡水池塘和低盐度水域养殖已获得成功,并取得很显著的经济效益。
南美白对虾对饲料的营养需求低,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25%~30%就可满足其营养需要。
该虾具有互相残食的习性,而且这种习性随着生长表现更为明显,但池塘养殖的成活率还可以达80%以上,该虾要求水质清新,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但忍受的最低溶氧值为12毫克升,离水存活时间长,可以长途运输,可以活虾销售。 值70~85,氨氮含量较低。
自然环境中海水、咸淡水、江河水、水库水、池塘水及井水等,只要不受污染,均可使用养虾。
南美白对虾生长快、个体大,自然海域里可捕到个体重100克以上的成虾,养殖个体重可达60~80克。
在合理密度和饲料充足的条件下,水温25~35℃,当地幼虾经60天左右饲养,即可养成10~12厘米、个体重10~15克的商品虾。 养殖成活率高达80%以上,产量高,每亩产量高达200公斤,养殖效益显著。
南美白对虾确是对虾养殖的优良高产品种,全国各地都可因地制宜地在海、淡水中进行试养,不断总结经验,决不能一哄而起,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二、人工育苗技术
70年代末,美国科研人员先后完成了南美白对虾种虾的培育、交配、育苗和高密度养殖的科研攻关,在中南美洲已形成产业化发展,1988年7月,南美白对虾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伟权教授引进我国,1992年8月全人工繁殖获得成功,并于1994年人工育苗和批量生产获得成功。 但南美白对虾受种虾成熟及育苗技术的影响,我国至今未能大规模生产种苗,现综述国内外有关南美白对虾人工育苗技术如下,仅供参考。 一育苗设施
南美白对虾育苗设施与我国对虾育苗室基本相似。
其育苗池一般为玻璃纤维制成的长方形水槽或水泥池,容积为10~15米3。
育苗用水必须经过2~4次过滤,单胞藻培养用水处理更加严格。 加温可用柴油锅炉或煤锅炉,用热水循环的方式。 用罗茨鼓风机充气。 二种虾培育
中南美洲使用的南美白对虾种虾多数从自然海区捕捞,但捕捞种虾时防止精荚脱落。
挑选健康无损伤的、体重50~60克的种虾,以雌雄比例1~2∶1放入室内水槽蓄养,放养密度为4~5尾米2,水温26~27℃,盐度33‰~35‰。
每日蓄养池换水50%左右,并进行充气,蓄养池以黑色遮光网遮盖,池内光照度小于100勒克斯。
投喂新鲜牡蛎、乌贼、冷冻沙蚕等饵料,日投饵量为虾体重的10%左
右。
三人工催熟及精荚移植
南美白对虾为开放型纳精囊类型。 其生殖习性与中国对虾不同。
雌雄虾性腺完全成熟后,才进行交配。
交配时,雄虾排出精荚粘附在雌虾胸部第3~4对步足之间纳精囊位置,交配后数小时,雌虾开始产卵,精荚同时释放精子,在水中完成受精。 中南美洲从事南美白对虾人工育苗,大都采取种虾让其自然交配的方式,然后挑选交配过的雌虾,放入孵化槽或水泥池中产卵孵化。 此种方式,虽然能够大量生产虾苗,但需要较多的种虾。
在中南美洲,南美白对虾也采取人工催熟、精荚人工移植技术进行人工育苗,效果也较好。
操作技术如下从自然海区采集种虾,经过一段时间蓄养,待其完全适应池内环境条件以后,即进行人工挤眼球作业。
首先将蓄养的种虾捞入充气的黑色桶内,再将雌雄虾皆挤去右眼球,操作宜在水中进行。
然后将去眼球的种虾放回原池继续培养。
再经一段时间暂养,去眼球的种虾会陆续成熟,此时进行人工移植精荚。
南美白对虾开放型纳精囊位于第3~4对步足之间。 性成熟的雄虾,其精囊呈乳白色。
人工移植精荚,须选择成熟度高的雄虾,在其第5对步足基部以拇指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