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省黄冈市】2017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理综化学试卷(附答案)

【湖北省黄冈市】2017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理综化学试卷(附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0:17:53

(6)4; 10-15; (7)7.1×10-30。 (8)1.2×

11.【答案】

(1)3d64s2; (2)O>N>C>H; (3)sp3杂化、sp2杂化;

(4)主要原因是联氨分子间形成的氢键数目多于氨分子间形成的氢键; (5)是; (6)是; (7)正八面体;

(8)电子可在两种不同价态的铁离子间快速发生转移; (9)5.2 g/cm。

3

12.【答案】

(1)丙醛;

(2);

(3)羟基; (4)取代反应; (5)(6)15;

2?CH3CHO????CH3CH=CHCHO????(7)CH3CH2OH???ΔΔΔ+NaOH+2Cu?OH?2???Cu2O?++2H2O;

O,Cu稀碱引发剂。

- 9 - / 16

湖北省黄冈市2017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理综化学试卷

解 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答案】C

2.【答案】D

【解析】A.没有指明溶液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溶质的微粒数目,故A错误;B.没有指明气体的状态,无法根据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计算,故B错误;C.0.1mol Cu可被足量的浓硫酸完全溶解,但溶液中Cu2+要水解,其数目小于0.1NA,故C错误;D.D2O的式量是20,分子内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为10,则2.0 g D2O中含有的质子数、电子数均为NA,故D正确;答案为D.

【点睛】顺利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是:一方面要仔细审题,注意关键字词,熟悉常见的“陷阱”;另一方面是要把各种量转化为物质的量,以此为中心进行计算;本题各选项所设置的“陷阱”是,选项A中没有指明溶液的体积,选项B中没有指明气体的状态,选项C不能忽视Cu2+的水解对微粒总数的影响。

3.【答案】A

【解析】A.定容时,当液面距离刻度线下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图中液面距离刻度线远B.大于2cm,应该用玻璃棒引流注入蒸馏水,故A错误;若锥形瓶中生成气体,说明硫酸的酸性比碳酸强,烧杯中生成白色沉淀,说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越强,则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因此比较硫、碳、硅非金属性强弱的实验方案合理,故B正确;C.氨气易溶于硫酸,难溶于四氯化碳,四氯化碳的密度比硫酸溶液大,导管口伸入下层液体可以防止倒吸,逸出的氨气被稀硫酸完全吸收生成铵盐,故C正确;D.锌是氢前金属,铜是氢后金属,前者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的氢气难溶于水,水还能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氯化氢,排水量气法收集氢气,根据氢气的体积可以计算完全反应的锌的质量,进而可以求黄铜中锌的含量,故D正确;故选A.

4.【答案】B

5.【答案】D

- 10 - / 16

6.【答案】B

【解析】A.浓硫酸能将有机物中H、O元素以2:1水的形式脱去而体现脱水性,浓硫酸还将氧化C生成二氧化碳,浓硫酸还体现强氧化性,故A正确;B.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硫酸亚铁溶

2+3+3+

液,溶液变成棕黄色,一段时间后,说明Fe被氧化为Fe,此时溶液中出现气泡,Fe 是H2O2分解的催

化剂,故B错误;C.常温下铝与浓硝酸发生钝化现象,故C正确;D.向等浓度的KC1.KI混合液中逐滴满加AgNO3溶液,先出现黄色沉淀,则说明Ksp(AgCl)>Ksp (AgI),故D正确,答案为B.

7.【答案】C

二、非选择题

8.【答案】

(1)除去尾气中的SO2; (2)B;

(3)由浑浊变澄清;

(4)先加适量的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盐酸与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5)当加入最后一滴酸性KIO3溶液时,溶液变蓝,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6)6H+5I+IO3= I2+3H2O;

(7)25.2 %

- 11 - / 16

已经过量,可关闭装置B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再点燃装置A处的酒精灯,通入氧气;Na2SO3部分变质后生2-成硫酸钠,只要检验其水溶液中含有SO4即可,即取少量的亚硫酸钠固体于试管中,先加适量的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盐酸与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2--(4)在酸性条件下IO3氧化SO3生成SO4,自身还原为I,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IO3-+3SO32-=I-+3SO42-,继续滴加酸性KIO3溶液,溶液里的I-继续被IO3- 氧化为I2,此时溶液变蓝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6H+5I+IO3 = I2+3H2O,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为当加入最后一滴酸性KIO3溶液时,溶液-2--2-变蓝,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根据IO3+3SO3=I+3SO4,消耗KIO3的物质的量为0.1000 mol ?L-1×0.02L=2×10-3mol,则Na2SO3的物质的量为2×10-3mol×3=6×10-3mol,样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为×100%=25.2%; 9.【答案】 (1)+3; (2)+4 ; (3)还原剂,还原MnO2; 10-9 mol ?L-1; (4)调节滤液的pH,除去Fe3+和Al3+;4.5×(5)硫酸钠溶液; 2+-+(6)Mn-2e+2H2O= MnO2+4H; 2++3+2+(7)2Fe+MnO2+4H=2Fe+Mn+2H2O; (8)8MnO2+2Li2CO3高温4LiMn2O4+2CO2?+O2?。 (2)流程中,某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同时含有少量铁、铝及硅等的氧化物),FeSO4有还原性,加入FeSO4的作用是与二氧化锰反应,使锰离子进入溶液; 加入MnO调节pH,将铁离子、铝离子沉淀,得到硫酸锰的溶液; 10-33,当滤液中的pH为6时,则c(OH-)=10-8 mol?L-1滤液中所含铝离子已知的Al(OH)3Ksp为4.5×的浓度为=4.5×10-9 mol?L-1; - 12 - / 1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6)4; 10-15; (7)7.1×10-30。 (8)1.2×11.【答案】 (1)3d64s2; (2)O>N>C>H; (3)sp3杂化、sp2杂化; (4)主要原因是联氨分子间形成的氢键数目多于氨分子间形成的氢键; (5)是; (6)是; (7)正八面体; (8)电子可在两种不同价态的铁离子间快速发生转移; (9)5.2 g/cm。 312.【答案】 (1)丙醛; (2); (3)羟基; (4)取代反应; (5)(6)15; 2?CH3CHO????CH3CH=CHCHO????(7)CH3CH2OH???ΔΔΔ+NaOH+2Cu?OH?2???Cu2O?++2H2O; O,Cu稀碱引发剂。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