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优质】语文长春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少年中国说》导学案1
《少年中国说》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结合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理解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的关系,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 3.体会排比句和比喻句在表达上的作用。 教学设计: 一、课前导学 1.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年~1929年) 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饮冰子,别署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宣传家。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他的散文条理清晰,笔锋常带感情,别具一种魅力,为晚清的文体解放和五四白话文运动开辟了道路。著有《饮冰室合集》。
梁启超被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而且是一位能在退出政治舞台后仍能在学术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少有人物。辛亥革命前,他在与革命派的论战中发明了一种新文体,介乎于古文和白话文之间,使得士子们和普通百姓都乐于接受。同时,梁启超还是中国第一个在文章中用到?中华民族?一词的人,他还从日文汉字
中吸收了很多新词,像现在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政治,经济,科技,组织,干部?等等很多词汇,皆始于梁启超先生。
2.背景资料:本文写于1900年,是作者在维新变法失败后在日本时写的。全文共10段,约3000多字。课文选录其开头两段及末尾一段,并做了适当删节。文章从日本人和西欧人称我国为?老大帝国?说起,以人喻国,怒斥当权的清王朝封建贵族官僚是保守守旧、顽固苟且的?老朽?号召?中国少年?肩负起救国的责任,为创造一个繁荣富强的?少年中国?而努力奋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两遍,家长签字 4、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恶( ) 澌亡( ) 潜龙腾渊( ) 鹰...隼( ) .
干将发硎( ) 矞矞皇皇( ) 地履其黄...( )
怯nuò( ) jí( )牛 一 xiè( )
汪洋
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惟怯懦也故苟且: ..②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 : ..③干将发硎: ..④天戴其苍: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