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提纲
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提纲
(内部资料,严禁商用)
张舒
华西公共卫生学院·07级预防一班
1、本提纲根据老师讲课重点、漏题点+往年考试试卷+前人经验+本人体会编写 2、平时认真听课+期末仔细看书2遍+背熟本提纲
3、因每学期情况不同,部分为涉及知识点不代表不会考
4、本提纲根据组胚II的考试要求编写,组胚III请自行删减难度 5、本人能力有限,如有错误敬请指正。
? Epithelial Tissue
? 微绒毛:上皮游离面,LM纹状缘、刷状缘,纵行微丝(附着于终末网)→伸长或缩短,
扩大表面积→有利吸收
? 基膜:上皮基底与结缔组织 薄膜,EM下分基板(上皮,层粘连蛋白)、网板(结缔,
网状纤维+基质),支持、连接、固着,物质交换,引导移动,影响增殖分化
? 桥粒:位于中间连接深部,相邻细胞间隙较宽,中间丝,胞质面附着较厚附着板,胞质
中角蛋白丝附着于板上,斑状连接→很强连接功能
? 缝隙连接:又称通讯连接,桥粒深面,连接小体→6个亚单位连接蛋白围成小管→细胞
间直接交通的管道→利于物质交换→传递细胞信息
? 质膜内褶:上皮基底面,细胞膜,垂直内折→(LM)基底纵纹,纵行排列线粒体,扩大
表面积→物质交换
? 内皮:覆于心血管、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有利于血液、淋巴流动以及物质通透 ? 间皮:分布于胸膜、腹膜、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保持器官表面光滑,减少摩擦 ? 纤毛:上皮游离面,指状突起,LM下单根课件毛状结构,EM中央两条,周围9组二联微
管(9+2)→相互滑动→节律性摆动
? 紧密连接:又闭锁小带,游离端,呈嵴状部分融合,环带状→屏障被覆上皮的分类: 10、被覆上皮的分类:
单层扁平、单层立方、单层柱状、假复层纤毛柱状、复层扁平、复层立方、复层柱状、变移上皮
11、连接复合体:四种细胞连接,只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紧邻存在
? Connective Tissue
? 基质:均质性凝胶状物质,填充在纤维和细胞之间,蛋白多糖+糖蛋白+水,蛋白多糖→
分子筛,小于空隙→通过→利于血液于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大于空隙颗粒→起屏障作用→限制于局部
? 组织液:结缔组织中,毛细血管动脉端[渗透]的液体,毛细血管静脉端+毛细淋巴管[回
流],→有利于物质交换
? 异染性:某种物质当用某种燃料染色时,染出的颜色于燃料的颜色不一致的性质 ? 分子筛:疏松结缔组织中,化学成分[形成]立体结构,主要蛋白多糖,
透明质酸为主干+连接蛋白+多糖分子→蛋白多糖复合体立体结构→分子筛,屏障, 细菌+癌细胞→透明质酸酶→破坏→扩散
? 嗜银纤维:网状纤维,Ⅲ型胶原原纤维,周期性横纹,可被银染法深染而呈黑色
? 浆细胞:疏松结缔组织,来自血液中B淋巴细胞,细胞圆、椭圆,核偏细胞一侧、异染
色质成块状,胞质嗜碱性,核附近有浅染区→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
? 间充质:胚胎时期分散存在中胚层组织,间充质细胞+无定形基质,增殖分化能力强→
各种结缔组织细胞
? 胶原纤维:数量众多,新鲜时呈白色,由I型和III型胶原蛋白组成,EM下周期性横纹,
韧性大、抗拉力强
10、弹性纤维:分布广,新鲜时呈黄色,EM下核心由弹性蛋白组成,外覆微原纤维,交织
成网、任意卷曲,外力牵拉伸展拉长,除去外力后,回复卷曲状态
? Blood and Hematopoisis
? 网织红细胞: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细胞总数0.5%~1.5%,煌焦油蓝染色→胞质内网状
残留核糖体。判断骨髓生成红细胞能力的重要指标
? 造血干细胞:生成各种血细胞的最原始细胞,多能干细胞,①自我复制②很强增殖能力
③多向分化能力
? 血像:血细胞形态、数量、百分比+血红蛋白含量,测定结果,患病时有显著变化
? 核左移:杆状核与2叶核的 中性粒细胞 正常时约占中性粒细胞总数的5%—10%,若比
例显著增高,临床上称为核左移←当受严重细菌性感染,大量新生细胞从骨髓进入血液 ? 血浆:血细胞的细胞外基质,主要成分是水,其余为血浆蛋白+酶、激素、无机盐+营养 ? 血清:在体外,血液静置后,溶解状态的纤维蛋白→不溶解的纤维蛋白→包裹细胞+大
分子血浆蛋白→血凝块+析出淡黄色清亮液体
? Cartilage and Bone
? 软骨陷窝:软骨细胞周围的软骨基质
? 软骨囊:软骨陷窝周围一层含硫酸软骨素较多的基质,强嗜碱性,形似囊状包围软骨 ? 骨单位:又称哈弗斯系统,长骨骨密质,内、外环骨板之间,10~20层同心圆排列的 骨
板+骨细胞 →圆筒状结构。中央管(骨膜+微血管+神经),沿长轴排列→支持作用的结构单位
? 骨领:软骨内成骨,软骨雏形中段,软骨膜内的骨祖细胞→成骨细胞→[形成]邻圈状薄
层原始骨组织
? 同原细胞群:软骨组织中,成群分布的,软骨细胞群,是由一个骨祖细胞分裂增生而成 ? 骨板:板层状骨基质,大量平行胶原纤维+少量无定形基质[黏合在一起],细针状骨盐+
胶原原纤维→薄板状机构。同一骨板中的胶原纤维相互平行,相邻骨板中的胶原纤维相互垂直,增强骨的强度
? 骨质:钙化的骨组织细胞外基质,有机成分,胶原纤维+少量无定形基质;无机成分,
骨盐,含水量极少
? 类骨质:未钙化的骨基质
? 骨细胞:扁椭圆多突起,单个分散 骨板内或骨板之间,缝隙连接,胞体→骨陷窝,突
起→骨小管(向连通),少量组织液,溶骨+成骨+调节钙平衡 10、骨陷窝:骨细胞胞体所在腔隙
10、骨小管:骨细胞突起所在腔隙,相互连通
11、穿通管:骨干中,与骨干长轴几乎垂直走行的管道,内含血管+神经+疏松结缔组织,在
骨外表面开口即为滋养孔
12、膜内成骨:原始结缔组织内直接形成骨,间充质→原始结缔组织膜,间充质细胞→骨祖
细胞→骨细胞(骨化中心→骨小梁→松质骨→[外侧改建]密质骨)
13、软骨成骨:人体大多数骨的发生方式。间充质→软骨雏形→[替换]骨(先中段→骨干后
两端→骨骺)
? Muscle Tissue
? 肌节:相邻两条Z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1/2I带+A带+2/1I带,肌原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
本单位
? 肌原纤维:肌纤维的肌浆内,由粗、细肌丝,沿肌纤维长轴按特定的空间排布规律平行
排列形成的结构,由于空间位置排列关系,使每条肌原纤维上呈现明、暗相见的横纹,心肌的~不如骨骼肌的~规则和明显,平滑肌则无肌原纤维
? 横小管: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的管状结构,骨骼肌位于明暗带交界处,心肌位于Z线
水平,同一水平面上的横小管反复分支→包绕每条肌原纤维→将肌膜的兴奋迅速传导至肌纤维内部
? 终池:骨骼肌纤维和心肌纤维中位于横小管两侧呈环形扁囊的肌浆网
? 三联体:主要见于骨骼肌纤维,由一条横小管与两侧的终池共同组成,能将兴奋从肌膜
传递到肌浆网膜
? 闰盘:相邻心肌细胞间深染的线状或阶梯状的结构。EM横位位于Z线水平→中间连接+
桥粒,纵位→缝隙连接;具有连接相邻心肌细胞并传递细胞间信息的作用 ? 肌纤维:肌细胞细长呈纤维状,因此又叫肌纤维 ? 明带:肌原纤维上只有细肌丝存在的区域 ? 暗带:肌原纤维上有粗肌丝存在的区域 10、H带:肌原纤维上只有粗肌丝存在的区域
11、肌浆网:肌纤维中特化的滑面内质网,位于横小管之间,纵行包绕每条肌原纤维→纵小
管,两端扩大呈扁平囊状→终池,肌浆膜上具有钙泵和钙离子通道
12、肌卫星细胞:骨骼肌中,扁平有突起,附着于肌纤维表面,可增殖分化→参与肌纤维的
修复
13、心肌纤维:不规则短圆柱状,借分支互联成网,连接处有闰盘,有一个核(少数两个)
中央,周期性横纹
? Nerve Tissue
? 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部位。根据连接部位
分为(轴-树、轴-棘、轴-体)根据传递信息的方式分为(化学性、电)
? 神经元:神经细胞也称神经元,具有突起的细胞,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具有接受体内
外刺激,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
? 化学性突触:以释放化学性物质为传递媒介的突触,由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突触后
成分构成
? 尼氏体:神经元胞质内的强嗜碱性斑块,HE染色下呈蓝紫色,EM下由平行排列的粗面
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组成,是神经元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 运动终板:运动终板是运动神经元的轴突终末与骨骼肌纤维共同形成的效应,分布于骨
骼肌内,支配肌纤维的收缩。有髓神经纤维抵达骨骼肌时失去髓鞘,其轴突反复分支,每一分支形成葡萄状终末,与一条骨骼肌纤维接触。一个运动神经元和它所支配的全部骨骼肌纤维组成一个运动单位。
? 触觉小体:分布皮肤真皮乳头,卵圆形,内有扁平横列的细胞,外包结缔组织被囊,有
髓神经纤维末梢盘绕在扁平细胞之间→感受应力,产生触觉
? 树突:每个神经元有一个或多个,短而粗,分支多,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把兴奋传向胞体 ? 轴突:每个神经元只有一个轴突,细长,分支少,没有嗜染质细胞器,将兴奋传离细胞 10、树突棘:每个树突干发出许多分支,在分支上有大量短小的分叉交树突棘
10、髓鞘:于周围神经纤维由施万细胞的胞膜同心圆环绕轴突形成的,在EM下呈明暗相间
的板层状,于中枢神经纤维由少突胶质细胞突起末端的扁平薄膜包卷轴突,主要化学成分是髓磷脂,具有疏水性,在组织液与轴膜间起绝缘作用
11、郎飞节: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呈结段性,相邻髓鞘之间的狭窄处,称郎飞节,此处轴膜
裸露,神经冲动从一个郎飞节跳到另一个郎飞节,加快传递速度
12、神经原纤维:神经元胞质内细丝结构,交错排列成网,并伸入轴突和树突内,EM下,
由神经丝+微管组成→神经元的细胞骨架结构,微管→胞质内物质运输有关,尤在轴突运输中起重要作用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